?

《穆斯林的葬禮》與伊斯蘭喪葬文化

2009-05-18 02:41馬倩妮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伊斯蘭教回族

馬倩妮

摘要:本文從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入手,簡要概括了穆斯林葬禮的基本禮儀,在此基礎上對穆斯林葬禮中所蘊含的伊斯蘭喪葬文化進行了剖析。

關鍵詞:《穆斯林的葬禮》;伊斯蘭教;回族;喪葬文化

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164-03

《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第一部表現回族人民特別是現代都市回族人民的生存境況和內心情感世界的史詩性作品。全書近五十萬字,時空跨度大,人物眾多,內涵豐富,氣勢恢宏,具有鮮明的伊斯蘭宗教文化和回民族文化特色。冰心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到:“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書里每一個細節,我都很陌生。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它以獨特的情節和風格,引起了轟動的效應?!弊髌废蛭覀冋故玖嘶刈迕癖娚畹姆椒矫婷?,包括婚禮、葬禮、節日、飲食等種種帶有伊斯蘭文化色彩的風俗習慣,大大開闊了非穆斯林民族讀者的視野。本文擬就小說中所描寫的穆斯林喪葬禮俗做一番探析。由此探尋其廣闊深遠的宗教、文化內涵。

一、《穆斯林的葬禮》中所描寫的回族喪葬情節

《穆斯林的葬禮》用不小的篇幅描寫了回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儀式,使之成為情節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突出的例子如葬禮和婚禮。小說中,共描寫了兩次葬禮。這兩次葬禮前后呼應。具有對比的意義,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

梁亦清是一個中國傳統的穆斯林形象。他手藝高超、擅長琢玉,但為人木訥,又不懂得生意場上的互相傾軋,最終在資本商匯遠齋老板蒲綬昌的壓榨下含恨死去,從而引發韓子奇、梁君璧誓為之報仇及后續情節的發展。

梁亦清的葬禮標志著小說情節的開端,亦表現了穆斯林葬禮的基本特點:土葬、薄葬、速葬,最為簡樸不過,同時卻隆重而莊嚴?!啊了固m教的葬禮是世界上各民族、各宗教中最簡樸的葬禮,沒有精美棺木,沒有華貴的壽衣,沒有花里胡哨的紙車、紙轎、紙人、紙馬,沒有旗、鑼、扇、傘的儀仗,沒有吹吹打打的樂隊。沒有滿天拋撒的紙錢……一心歸主的穆斯林,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來粉飾自己?!蔽┯星f重念誦古蘭經的聲音陪伴死者寧靜地入土。

韓新月作為霍達精心塑造的美好形象,美麗聰慧、純潔善良,對人生、事業、愛情都抱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但因病被迫輟學,來自于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又使其對愛情絕望,終致夭折。

新月的葬禮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高潮,是對其短暫一生的總結,也是作者感情的大爆發。在此,作者強烈真摯地祈求真主助佑穆斯林埋葬吃人的文化生態環境:“穆斯林們肅然跪在墓穴前,默默地為新月祈禱;美香燃起來,神圣的經聲在墓地回蕩;一切贊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

書中的這兩次葬禮,都是在極具伊斯蘭宗教文化色彩的氛圍中進行的。從病人臨終前的提念“清真言”,到洗滌亡人時純凈簡樸的“洗禮”;從沒有任何陪葬品、只穿白色的“克番”下葬,到“朵斯提”質樸真誠的“拿手”禮,從阿訇和鄉老在“伊瑪目”率領下為亡人站“著那則”,到下葬時,由亡人親屬試墓穴大小、平整與否的“試坑”,再到守葬、阿訇誦經。直至封閉墓穴等穆斯林喪葬禮儀,這一切無不是穆斯林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亡人表達情感。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穆斯林葬禮的隆重、莊嚴和質樸,“它是為亡人舉行的一次共祈……是忠實的靈魂對于真主的無限崇敬,是每個人衷心情感的傾瀉,是為了全體穆斯林包括亡故的人而向真主發出的切望于將來的吁請?!?/p>

那么,小說中所描述的兩次葬禮習俗是由什么決定的,它又具有怎樣的禮儀和特征,我們可以從下文中尋到答案。

二、伊斯蘭教義下,穆斯林葬禮的基本禮儀

臨終前:無論男女老幼,家人和親屬都要向他(她)提念:“清真言”,“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蹦康膭t是要亡者臨終前不忘主圣,從而得到信仰。

無常(咽氣)后:家人閉攏亡者雙眼,扣合下頜,順其四肢,使其靠右側而臥,頭北足正。南面朝天房,并以白布覆蓋其體,然后在家門外貼出喪單,并請專人向街鄰親友報喪。

蓋面:聽者在收到喪訊后,應盡快趕到亡人家中,看看亡人的遺容。向喪主家屬表示哀悼。并送一些錢物等實用品,幫忙盡快安葬亡人。

洗禮:又叫“著水”、洗“埋體”(亡人遺體)。即給亡人洗小凈和大凈。男子無常后請阿訇凈洗,女子無常后則請本族老年或中年婦女凈洗。洗法如同活人一樣,即由上至下,先右后左,唯不漱口嗆鼻。凈洗完畢用凈布將水輕輕拭干,并在亡人七竅涂抹麝香,以除味防蟲。嘲犧牲于戰役中的烈士不洗大凈,為其穿上血跡斑斑的衣服安葬即可。這是對殉教者尊重的一種表示。

穿“克番”(喪衣):穆斯林只用白布裹身,忌用殉葬品,克番一般男三件女五件,并各有其不同的尺寸要求。布料一般為白棉布,不可采用綾羅綢緞和其他昂貴的布料??朔蠈懹薪浳?,意為:“我作證,除真主外,別無主宰;我又作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北硎舅勒呱笆莻€敬畏真主的、有信仰的人。

殯禮:殯禮又稱“者那則”,是穆斯林葬禮中的主要宗教儀式,也是活人對亡者最后的祈禱禮,是最隆重的、最莊嚴的,也最簡樸的。殯禮的參加者必須有大小凈。且不致悼詞、不鞠躬、不扣頭。只是眾人由伊瑪目或亡人的至親帶領,領拜師相對亡人的胸膛而站,眾人隨立其后。舉義,抬手,贊美真主,念誦四次“泰克比爾”,祈求真主賜福亡人,使其天園有位。同時反省自己,求主寬恕。

埋葬:殯禮結束后,就將亡人抬往專門的回族墓地。一般由四人來抬,其他人幫扶輪換。至墓地后,一般先由亡人親屬試探墓穴的大小、是否平整,再將遺體從匣中取出。緩緩送入所挖之墓坑內。亡人足南首北面西,以示朝向圣地麥加。用土坯砌好偏洞口以后,再將墓坑填滿。埋葬時需念誦《古蘭經》的若干章節。因伊斯蘭教不主張修飾墳墓,故只立標記以便識別即可。

喪葬畢,一般當天不在家準備茶飯。有的地區穆斯林在四十天、百日、周年等日子,亡人的家屬要親自或請阿訇念誦《古蘭經》的相關章節、炸油香和請阿訇上墳,以示紀念,并祈求真主憐憫亡人、寬恕亡人。

三、伊斯蘭喪葬文化的主要特征

顯而易見,既然葬禮的主體是穆斯林,那么伊斯蘭喪葬文化就必然呈現出與非穆斯林民族的喪葬文化相異的特征,相較之下有以下幾點:

(一)土葬

如不是特殊情況,穆斯林一般實行土葬,并且,這種土葬方式十分徹底。不用棺材,墳底也不鋪木板、石板、水泥等非土物質,墓坑的具體結構,個個教派則有所不同。以中國的格底目教派為例,墓坑一般深約4米,長約2米,寬約1米,內置土梯。在墓坑底部西側挖一偏洞,稱為偏堂,是亡人的安身之

處。偏堂外觀呈圓拱形,拱頂距坑底約有1米;內部則南低北高,長度約為1.8米,寬度則不到1米。穆斯林將亡人遺體直接放入偏堂中,讓遺體腐化后立即被泥土吸收,以附合伊斯蘭教人之出于泥土、歸于泥土的教義。

(二)速葬

速葬即三日必葬。一般早上無常,下午埋葬,下午無常,次日埋葬。如果親屬不在場,也最多等三天,三天內必須埋葬亡人。穆斯林認為,“亡人入土如奔金”。若停放遺體時間過長,就是對亡人的不敬。如《穆斯林的葬禮》中韓新月死后,她的父親舍不得離開她,不斷地向妻子乞求:“讓女兒多留一天,再多留一天,女兒走了,就再也見不到了!”“韓新月又在家住了兩天,該走了,決不能超過三天,非走不可了?!倍?,穆斯林不提倡把遺體運回故鄉,主張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在穆斯林中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話“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如果不具備土葬條件,比如在海上航行時,就可以在船上舉行凈儀和殯禮,將亡人投入海中,為之水葬。

(三)薄葬

薄葬即葬必從儉,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是穆斯林的又一傳統美德。無論亡人生前是富甲一方還是一貧如洗,是位高權重還是潦倒低賤,他們的葬禮一律禁用棺材和陪葬品,遺體一律用同樣尺寸同樣質地的白布包裹,墓穴以同樣的面積挖掘,殯禮以同樣的方式舉行。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穆斯林的葬禮隆重,莊嚴而簡樸,沒有絲毫的浮華。它是為亡人舉行的一次共祈……它沒有鞠躬和叩頭,只有站立和祈禱。沒有音樂。穆斯林的祈禱不需要任何音樂來伴奏,它是對真主沒有任何擾動的靜默,它以特殊的形式而永垂不替,以莊嚴地站立去感覺真主的真實存在。去沉思他的偉大、光榮和慈愛?!?/p>

四、以伊斯蘭喪葬文化看穆斯林的生死觀、人生觀

上文提到,伊斯蘭喪葬文化的主要特點即:土葬、速葬、薄葬。而這些都是在穆斯林獨特的生死觀、人生觀的直接影響下,以其為基礎,產生、發展、確立的。

穆斯林實行土葬,是由于伊斯蘭教認為,人是由真主用泥土創造的,實行徹底的土葬,可以使人與泥土化為一體,最終回歸本源。

當一個穆斯林無常后,其遺體必須在三天之內被埋葬,以表示對亡者的尊重,體現亡人入土為安的意義。

薄葬則體現了穆斯林的簡樸本質,伊斯蘭教認為,既然人是赤身來到今世,就應孑然一身地離開。除了“信仰和善行”可以伴他(她)進入后世外,人世的任何物品,對亡者都毫無作用。

中國穆斯林稱人的死亡為“歸真”,意即皈依真主。當親人氣絕時,家人朋友感到悲痛、泣不成聲,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大聲哭喊和捶胸頓足,要表示忍耐和順受。如《穆斯林的葬禮》中梁亦清死后,他的大女兒梁君璧“跪在父親的身邊,望著那張蒼老、疲倦而又死不瞑目的臉,她的熱淚‘刷地滾落下來。但是,她沒有叫喊,沒有搖晃著亡人訴說一切,她知道,父親已經歸去了,在他離開人間走入天園的時刻,是不應該打擾他的,讓他靜靜地走,從容地走,帶著‘依瑪尼——崇高的信仰?!蓖瑯?,當一個穆斯林聽到同胞去世的消息后,應順應主命,以誦念“我們是屬于安拉的,我們都將回到他那里”(《古蘭經》的經文以示悼念。

在伊斯蘭看來,生老病死都是真主的旨意和安排,死亡也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它僅僅連接著今世與后世,是真主的前定,是短暫今世的結束和永久后世的開始。人的肉體死后,人的靈魂卻不會消失,人的意念或精神仍然存在。

伊斯蘭教信仰后世,確信末日審判?!豆盘m經》說:“今世生活,只是游戲、娛樂、點綴、矜夸,以財產和子孫的富庶相爭勝;譬如時雨,使田苗滋長,農夫見了非常高興,嗣后,田苗枯槁,你看它變成黃色的,繼而零落。在后世,有嚴厲的刑罰,也有從真主發出的赦宥的喜悅?!本褪钦f今世的榮華富貴如過眼煙云,轉瞬即逝。人的最終歸宿還是在后世。

當然,伊斯蘭并不否定今世,其認為短暫的今世是到達永久后世的必經階段,所以人活在今世時,在謹守“五功”的同時,就應當正直善良、誠實忠厚、堅忍不拔、寬容大度、慷慨仗義、謙虛謹慎。需知,無論金錢權勢、身份地位,每個人最后都會有同樣的歸宿——一個土坑,一片漆黑,是福是禍,全憑生前?!豆盘m經》說:“競賽富庶,以使你們疏忽,直到你們去游墳地?!泵總€人都應為自己生前的行為負責。因為“在今世與后世,安拉以堅固的言辭使信道者堅信,安拉使不義者誤入迷途,安拉是為所欲為的?!庇纱丝梢钥闯?,伊斯蘭注重“兩世”的平安、吉慶與祥和。

伊斯蘭一詞的意義為“順從”“皈依”或“信服”,即“順從真主而獲得安寧”之意。伊斯蘭的生死觀、人生觀決定了穆斯林對死亡這一不可避免的事實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與眾不同的伊斯蘭喪葬文化。穆斯林在對待死亡時,通常都采取不回避、不忌諱、不恐懼的態度。一般情況下,都能平靜對待、理性處理。其人生態度亦非常積極樂觀向上,視死如“歸”。正如《古蘭經》所說:“我們的確是真主所有的,我們必定只歸依他?!?/p>

猜你喜歡
伊斯蘭教回族
中國穆斯林與中國傳統節日
固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名單
中國西北伊斯蘭教門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響研究
《回族文學》2015年總目錄
伊斯蘭教蘇菲派人神和諧關系探究
伊斯蘭教純屬躺著中槍(點評)
《回族文學》2014年總目錄
《回族文學》2011年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