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初中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

2009-05-21 01:56孫有才
現代教育科研論壇 2009年12期
關鍵詞:教職工學校管理

孫有才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步步走近,農村城市化的趨勢逐步加快。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初中的入學人數呈連續下降趨勢。針對這樣的情況,如何進行創新的學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何創辦一所有特色、有質量的學校,怎么樣搞好學校的管理,已經成為學校管理者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F就如何加強當前農村初中學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做一些簡單的探討。

1.轉變管理理念,提升辦學品位

1.1不斷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新課程在課程目標上,要求變學科知識本位為學生發展本位的“主本”觀。強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教育的歸宿也是人”。這樣才能有利于每個學生全面、和諧、充分、持續地發展。這就要求學校在推進新課程改革時,必須要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新課程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學校管理上,變剛性的集中統一管理為寬松和諧的“師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師的創新性去創設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新課程下的“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就是要提倡從課改前的領導權力本位走向教師能動本位,使教師真正成學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師工作的靈活性、創造性、全能性的特點,打破種種束縛教師的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枷鎖,形成寬松和諧,高度凝聚和富于創造的管理機制和活動空間。

1.2 不斷加強開放性的管理理念。開放性的學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靈活動態的,學校的管理要實行“彈性模式”,除了教師的全方位參與外,還必須有家長、社會的合力。要架設起學校、家長、社會溝通的橋梁,使學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化。開放性學校管理還要求教育思想是開放的。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依賴學生、教師和學校,更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而不能夠各自為戰,自我封閉。要采取開放、整合、為我所用的原則,借助“他山之石”以達到“攻玉”的目的。

1.3 不斷加強個性化的管理理念。實施個性化管理,要求學校的管理從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出自己專業特色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提供廣闊的空間。個性化管理還要求學校的評價模式要從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傳統教育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尺度,極大地壓制了大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潛能。真正的評價應該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個性化的管理還要求學校管理具有獨創性,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開拓與創新,讓個性鮮活起來,讓學校的特點凸顯出來。

2.創新制度管理,推進自主內涵發展

創新管理模式、科學構建學校的管理體系,營造有利于學校自主發展的平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幾年來,我們通過認真學習《中小學管理規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學校校情的管理體系,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2.1創新管理模式,增強內部活力。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學校的各種利益群體出現了多元化的目標和多元化的需求。我們只有通過制度的不斷創新,把校內各種資源最充分地調動起來,在有利于加快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協調、兼顧,使每個群體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使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調動?;谶@樣的思考,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了學校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為統籌兼顧各管理層次關系,要求各部門、各年級、各學科根據學??傮w目標分別制定分層次管理目標和職責,切實落實目標的分級推進,以確保學校整體目標的穩定和提高。

全面實行教師全員聘用制,淡化教師的身份意識,形成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和用人環境。此舉實現了教職工校內動態流動,進一步優化了教師結構,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挖掘了內部潛力,形成了競爭機制,增強了內部活力,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2.2 落實人本理念,增強民主意識。在所有的制度建設中都始終堅持師生“知行合一,完美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寬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際環境。把學校工作和教職工的個人幸福、尊嚴以及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結合起來,追求和體現人的終極價值,讓廣大教職工體驗到勞動的價值,成功的喜悅和個性的尊嚴。

3.激發教師群體的活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1 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為了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能扎實地、有創造性地開展,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邀請教育專家到校講學,不斷進行校本課程的培訓,大力開展先進教育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為準則,使得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確定,知識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人的發展。

3.2 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學校把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重中之重,積極開展師德師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師培養工程、青年教師成長工程,完善考核機制,注重人文關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為學??沙掷m發展和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針對農村學校教師教科研意識淡薄的現象,學校通過設置考核制度,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實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意識和教學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滲透各種教改思想,大膽實踐,細心探索,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和諧氛圍

4.1 美化自然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陶冶學生心靈,熏陶學生行為,啟發學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讓校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為無聲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應文明而得體。

4.2 優化人際環境。據權威調查表明“領導+長者+朋友”型的領導角色和“師長+父母+朋友”型的教師角色及互助互愛、情同手足的同學角色是現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頗受學生歡迎。讓他們在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從小懂得互相尊重、幫助、關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4.3 凈化心靈環境。在社會經濟浪潮的沖擊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校及學生自然受到影響。學校開展各類活動,凈化學生的心靈環境,青年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對其動之以情,曉知以理。

實踐證明,在學校管理工作過程中,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高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才能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團結、師生和諧的大好局面。

收稿日期:2009-12-01

猜你喜歡
教職工學校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集大教職工抗疫優秀作品選登
從教職工福利談高校工會工作的創新
學校推介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用先進文化引領教職工思政教育創新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淺談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管理的另一半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