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數學的課堂教學

2009-05-22 03:38田友根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2期
關鍵詞:高職數學創新教學模式

田友根

摘 要:“服務專業、注重應用、更新計算技術、全面育人”的思想為指導,優化教學內容,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體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革考核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創新

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是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切實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下面,我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對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加以闡述。

一、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現狀

現行的數學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做題→復習→考試,比較傳統和陳舊,學生總是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數學學習就意味著坐在教室里聽那些他既不理解、也不感興趣的知識,然后努力記住一堆公式、定理,然后再做練習,目的主要是應付考試。多少年來,教學的內容都是一些老面孔,與專業結合不密切,反映現代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內容單薄。這就影響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影響了高職數學課程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高職數學老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往往忽視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以這樣陳舊、失衡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顯然不符合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目標的要求,創新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刻不容緩。

二、建立優化的高職數學課程內容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國民科技文化素質,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第一線技術應用型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所以,高職數學教學內容要體現“服務專業、注重應用、更新計算技術、全面育人”的特點和要求,為學生打下較為扎實的數學基礎,為將來發展提供有力的知識支撐。

1.整合教學內容,服務專業需求

高職數學教學內容必須緊貼專業需要,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將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整合成計算機數學,將經濟數學、線性規劃、概率統計整合成新的經濟數學等;教學中減少枯燥的理論推導,加大信息量,滲透現代數學的觀點,精選經典教學內容,引進不同專業的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材、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著力于高職數學的應用教學。要注意介紹數學概念的形成背景,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引進專業模型,強化概念的運用。要實現這一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要積極求教于專業教師,請他們提供專業課上所用的數學知識點,弄清數學在專業上的應用情況,將相關的專業模型引到數學課中來,突出數學的應用性,拉近數學與專業的距離[1]。比如在講了導數概念及其計算后,在經貿專業可介紹產品總量對時間的導數就是總產量的變化率,產品總成本對產量的導數就是產品總成本的變化率(邊際成本);在制藥專業授課時可介紹身體對藥物的敏感度;在機電專業授課時則可介紹質量均勻分布細桿的線密度,變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非恒定電流的電流強度,電子電路課程的感應電動勢、磁場的變化率等變化率問題,加強學生的導數概念在專業實用性方面的認識。

2.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注重數學應用

數學建模是數學知識與應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結合點,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和接受不斷涌現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的實踐能力,學習進行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為學生所學專業服務,給課程設計、畢業論文撰寫提供強有力的方法論指導。教師教學應盡可能地將相關的專業模型、其他學科領域的外部應用引到數學課中來,突出數學的應用性,有意識地強化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培養訓練,使其親身體驗到數學確實大有用武之地,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講授連續函數性質時,可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如四條腿的桌子、凳子只須任意旋轉幾次就一定可以使四條腿同時著地放穩[2]。在講授函數最值時,可結合建筑工程、醫藥、保險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實例。這樣用學生將要大量接觸的、與專業有聯系的實例講解,能夠提高整體教學效果,也能拓寬學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3.借助數學軟件,更新計算技術

傳統的數學教學,非常重視對學生運算能力和運算技巧的培養。而對于技術應用型人才,從業以后不會要求他們用嚴密的邏輯來證明一個純數學問題或公式,數學是他們從事專業工作的工具,學數學主要是為了用來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的。如果遇到了數學問題,會通過數表、計算器、電腦等工具迅速、準確地加以解決,他們就是完成了任務。這說明使用數學工具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整合后的高職數學教學內容豐富且專業針對性更強。但隨著高職教育加大技能實踐學時的呼聲日益高漲,高職數學作為基礎理論課,面臨“減少學時”的壓力將更大。因此,我們必須借助數學軟件,更新計算技術,減少大量的煩瑣計算。數學軟件的日臻完善和數學實驗的興起,也為此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結合數學實驗進行教學,不僅能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感覺,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減少大量的煩瑣計算,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為用數學建模解決專業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加強人文教育,全面育人

高職教育不僅要是使學生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美的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遠大的眼光,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我們要加強人文教育,把情感、態度、理想、價值、職業道德等也作為高職數學課程的內容,這些知識的引入,將對學生的交往能力、工作能力、遷移能力、美好情操、意志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一定要注重學生各方面的均衡發展,使之成為既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又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能,既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和世界性的開放眼光,又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專門人才。

三、改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應由“知識的傳授”與“例題—練習”的模式逐步轉變到以“對學生的鼓勵”和“積極的探索”為特色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來,積極探索啟發式、討論式、自主探究式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稍O計具有啟發性、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對數學的較為全面深刻的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從依靠教師“教會”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己“學會”,并使學生“會學”,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地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現代化。

1.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數學教學的結構與組織形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呈現事物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過程的特點,簡化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過程。例如,在講解定積分的定義時,我們往往用求曲邊梯形的面積作為引例。講述了分割、近似替代、求和這幾個過程之后,單純地用語言描述取極限的過程——當分割加密之后,n個小矩形面積之和趨近于曲邊梯形的面積。這顯然顯得比較抽象。如果使用多媒體動畫來展示這一變化過程,學生就會看到一系列連續的畫面,很容易就理解了曲邊梯形面積的求法,從而得出曲邊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即求和式的極限;繼而再抽象出其中的數學含義。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和設備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學習資源。如使用講義課件、網上答疑、題庫、數學軟件、數學文化、數學論壇等,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有很大的促進。而且網絡教學可隨時進行,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時間、內容和進度,避免了選修課與必修課在上課時間上可能出現的沖突。網絡技術促進了教學的自主化、互動化,使數學教學更現代化,更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新的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是教師。它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培養高職人才的需要,教師應優化自身的知識技能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成為新時期的合格的高職數學教師。

參考文獻:

[1]楊祿源.數學概念教學淺談[J].數學理論與應用,2003(12).

[2]姜啟源.數學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黃文.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多媒體教學實驗新嘗試[J].科技資訊,2006(8)

猜你喜歡
高職數學創新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數學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融合
高職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探討高職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