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創新服務“三農” 努力開拓成人教育工作新局面

2009-06-15 09:35丁德潤
中國教育科學雜志 2009年2期
關鍵詞:成人教育三農創新

丁德潤

【摘要】成人教育是解決“三農”問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新時期成人教育必須立足服務,研究市場走向,通過強化自身建設、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服務行為、激發廣大群眾接受教育的積極性,來滿足廣大農村各類人員的需求,做大做強成人教育工作,為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創建學習型社會提供良好的支撐。

【關鍵詞】發展;創新;成人教育

教育部副部長陳希在2008年紀念中國成人教育改革發展三十周年暨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年會

講話中指出,成人教育是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渠道,是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發展新時期的成人教育,要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為宗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不斷拓展成人教育發展新的戰略空間。就我縣實際而言,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朝著建設科學發展示范縣目標加速前進,已經成了全縣人民目前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凹涌彀l展方式轉變,提升經濟綜合實力,著力改善民生”,這些任務都對農村成人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村成人教育必須抓住這一契機,跟得上時代步伐,與市場需求接軌,真正做好服務“三農”這篇文章。

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農村成人教育在掃盲工作、職工學歷教育、各種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沒。但是目前看來,農村成人教育出現了一些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受冷落,人們對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無端漠視使成教幾乎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甚至一些領導干部也認為農村成人教育工作太空太虛,無以凸現政績,把成人教育排斥到中心工作之外,至使成人教育出現了諸如機構名存實亡,有位無為,常規管理失范,職工作風浮躁,教師知識結構不合理等不如人意的現象,在服務上呈現的是“招之不來,不揮即去”、“學無正點,教無規律”,嚴重制約了成人教育的發展。

筆者認為成人教育必須樹立大發展觀,在強化自身建設的同時,轉變職能,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對廣大農村群眾實施應有的教育,滿足人們多層面、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造就大批專門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努力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劑,提高廣大公眾的幸福指數,提高社會滿意度、認可度,贏來成人教育的新發展。

1 進一步加強農村成人學校建設,完善和拓寬學校功能

1.1 要構建和完善以縣成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成人學校為骨干,以村成人教學點為依托的縣、鄉(鎮)、村三級農村成人教育培訓、服務網絡。要切實把成人學校辦成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培訓與推廣、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扶貧開發服務的基地。要努力改善農村成人學校的辦學條件,調整充實成人教育資源,為農村從業人員提供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奠定基礎??h成教中心不僅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用技術培訓,還應擔負起培訓鄉鎮成人學校師資,指導鄉鎮成人學校管理建設以及為他們提供應用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真正發揮龍頭作用。鄉鎮成人學校應圍繞中心工作,對廣大農民和農村干部以及鄉鎮企業職工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農業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服務。

1.2 各成人教育學校干部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通過篤學、勤思、踐行,使自己適應或超越時代及農村教育發展提出的更高標準的要求,校長能“雙肩挑”,既要懂教育、又要懂經濟;教師要成為 “雙師型”既是講師,又是經濟師、農藝師、工程師,要通過努力,短時間內,要精通一二種農村專業技術,掌握幾項農村實用技術,能勝任工作。

1.3 切實加強對成人教育工作的領導和考核力度。成教中心、各鄉鎮教育辦要把發展農村成人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開動腦筋,謀劃思路,拿出措施,真抓實干,做出實績。各級行政部門要把對成人教育工作的考核納入工作計劃中,通過考核促進成人教育工作的持續、高效發展。

2 轉變服務理念,優化服務行為

農村成人教育應在新的社會和經濟背景下重新審視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所處的地位、所應發揮的作用,用新的經濟規則與教育理念來加快自身的發展。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在通過對廣大農民的繼續教育、轉崗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做的愿景,制定的計劃、采取的措施、開展的活動都必須深深植根于農村,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熱情、鍛煉服務能力。

要堅持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積極參與科教興村、科教興鄉等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工作。要與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緊緊圍繞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多層次、多渠道進行培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增強農村各類從業人員掌握新技能、運用新技術的素質和能力;做好農村大、中專學歷教育,實行就地入學,聯合教學;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要全方位地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政治進步和文化進步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真正成為“物質、精神、政治文明”的重要載體。

優化服務行為關鍵是要建立與市場需求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建立與市場需求互動式人才培養機制、動態教學管理機制、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并全面創新課程體系、組織手段和教學手段,實現成人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發展。如結合成人學習的特點,改革教育形式,采取聲、像、實物等多種形式、多種手段豐富課堂教育,做到簡潔直觀、通俗易懂,符合培訓對象接受能力的實際;充分利用農村家庭、勞動現場、集市貿易,群眾集會等場所,送教、送技術到農村各類從業人員手中;開發與挖掘農村各類成人教育的學習資源;建立與各類科研院所、技術咨詢、市場信息等部門的聯系,爭得技術和信息支持,發揮合力優勢;緊密跟蹤市場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系基層農戶、專業戶,隨時了解掌握他們的需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為農服務網絡。

3 激活內驅力,創造學習型社區

農村成人教育要想走出低谷,除強化成人教育自身軟硬件建設外,我們還應把目光瞄準供求市場,解決農村成人教育需求問題。找好需求的前提,是讀懂農民。一直以來,力避生存威脅、墨守成規、小富即安、從眾觀望等農民意識制約著農民追求新的知識和技術以及更高品位的文化生活。這種不積極的態度,使農民認為學習可為可不為,沒有形成自覺學習的內在的動機和迫切的要求。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是:要把握其思想脈搏,明晰他們小農生活的觀念與態度,通過弘揚價值觀、人生觀,激發農民最高層次的需求,通過不斷追求、發揮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只有農民建立了新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他們才會更新觀念,使渴求知識成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產生各種學習需求,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將學習變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創造學習型社區的基礎。激活農民對終身教育的需求,光靠主動施訓是不行的,要通過宣傳、教育、明確工作體系以及各種政策的導向等途徑,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努力。成人教育必須在參與宣傳教育、營造“人人學習、終身學習”氛圍的同時,努力在終身教育和社區教育的大平臺上,做好教育與農民、農村之間的對接、耦合這篇大文章,盤活終身教育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資源,把工作做得更具有實際意義、更客觀、更積極、更前瞻,將終身教育變成開放的、連續的、生成的、動態的農民不斷學習、成長系統,為他們一生的任何時候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讓每一個農民都覺得終身教育體系有用,通過終身教育,使農民成為更睿智、更有人品的社會成員,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富裕、開放。

在農業經濟向技術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轉化過程中,適應與發展是從事成教工作的最高指針和法寶,我們應審時度勢,了解需求,研究發展走向,找準切入點,在創新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活功能、活思路、活形式,鞏固成教陣地,做大做強我們的事業。

參考文獻

[1]《不斷拓展成人教育發展新的戰略空間》陳?!吨袊逃龍蟆?/p>

猜你喜歡
成人教育三農創新
贊分鹽鎮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ERP系統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分類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實踐探索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2013年度“三農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