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述評

2009-06-19 04:26沈玉順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精品課程國家評價

苗 苗 沈玉順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近六年來關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文獻研究資料,對“國家精品課程”的內涵解讀、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與共享、高校建設國家精品課程的經驗總結、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等進行重點分析,以期對國家精品課程的政策制定和高校精品課程的實踐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普通高校

國家精品課程課程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3-0037-06

本文旨在全面回顧自2003年“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啟動后,眾多專家、學者以及高校管理者對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和理解,深入分析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文獻資料與建設經驗,希望以此為政府部門和高校管理者制定、完善國家精品課程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在推進精品課程建設、推動優質課程和資源建設、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文獻述評的范圍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檢索的方式,利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其中包括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四大數據庫,以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為時間節點,用“國家精品課程”題名檢索的方式獲得192篇研究論文,以“國家精品課程”關鍵詞檢索的方式獲得51篇研究論文。通過對這些檢索文獻的初步分析和篩選,以文獻研究的主題、意義、創新性以及期刊質量等級為標準,精選了200余篇文獻作為本研究的主要資料來源。

二、研究主題及其特征

(一)國家精品課程研究文獻的特征

從時間上看,國家精品課程研究文獻的時間跨度不是很長,基本上從2003年國家開始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活動以來,各位專家、學者和高校管理者才逐漸掀起對精品課程研究的熱潮。從研究的主題看,關于國家精品課程的內涵解讀、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與共享、高校建設國家精品課程的經驗總結、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對策等是這類文獻集中的主要問題。從文獻的類型看,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兩部分,無論是微觀層面的“精品課程”詞源分析,還是宏觀層面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均納入了課程專家和學者的研究視域。與此相關的專著更側重收集和整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文件和領導講話、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以及各學科專業的國家精品課程等資料。從研究的作者特征看,專家和學者主要集中在高校領域,更多的是高校行政管理者及高等教育研究者開展這類主題的研究。

(二)研究主題與主要觀點

1.關于國家精品課程的內涵理解

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正式下發,標志著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正式啟動?!秶揖氛n程評估指標》中明確指出,精品課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但是這種對精品課程含義的解釋具有高度的凝煉性和簡約性,再加上人們對于構成精品課程這個詞組的兩個關鍵性詞根“課程”和“精品”迄今并未形成共識,因此對精品課程的定義及其內涵做一探討,有助于正確理解國家精品課程的深層內涵和重大意義。

劉彬讓將高等學校的課程建設和課程評價納入研究視域,在展望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國課程評價和建設的發展趨勢后,對精品課程的內涵進行了梳理。他提出,就課程而言,其“精”在于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豐富而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師具有精深的教學藝術、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嚴格的教學管理和具有優秀的教學效果。鄭家茂和張胤在“課程”和大學“課程”概念的基礎上,對精品課程的先進性進行了提煉,認為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及課程教師水平的先進性才是精品課程的重要特征。李靜等指出,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等教育的理念也日益豐富,如教育平等、終身學習、開放共享、內涵式發展等。我國的精品課程建設作為“質量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對現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實踐與發展。馬曉春認為,現代教育理念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大學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因此,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也應踐行這一理念,實現以學生為本,強調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可以看出,不同的學者由于研究視角不同、關注的焦點不同,對于精品課程的內涵理解有著不同的解讀。歸根到底,先進性、新穎性、可持續性是其主要特征,同時,精品課程的建設和利用也應以學生為本,遵循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念。

2.國家精品課程評估研究

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宋烈俠和楊承運對《國家精品課程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進行了再思考。認為《標準》的制定應考慮三條原則:一是力圖科學地反映精品課程的基本特征;二是鼓勵學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上下功夫,主動創新,發揮特色;三是《標準》要科學、簡要、具有可操作性。吳敏強調精品課程指標體系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她將模糊評判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提出符合客觀實際的評價精品課程的數學模型,促使精品課程的評價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國家精品課程的評價模式。周超指出,國家精品課程評價基本上涵蓋了四部分內容,即教學內容、課程基本建設、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這種評價模式是在吸收泰勒的“目標評價模式”、斯塔弗爾比姆的“CIPP模式”和斯太克的“外觀評價模式”等國外的課程評價模式的合理因素,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而形成的。它最大程度地體現了評價設計者所期望達到的評價目的和評價效果。

國家精品課程網絡資源評價。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的主要目的之一。王佑鎂研究發現,通過可及性參數分析與評估可以為高校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建設提供依據和參考指標;用評估結果檢視已有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和內容的可及性,能為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提供建議,形成更為完善的評估體系和評審機制,促進精品課程建設與網上資源共享。

3.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模式研究

精品課程構建模式的研究。李尚群提出,建構精品課程是一種理性行為,有兩種不同的構建模式:第一種是科學設計模式,強調精品課程可以進行跨越式的建構;第二種是經驗提煉模式,強調精品課程是漸進式的演替。他分析,在具體的精品課程建構實踐中,高等學??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與教育哲學來選擇,也可以把兩者整合起來,走一條“外延發展”與“內涵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改革教學模式的研究。師黎和常永英指出,國家精品課程必須實現上網和免費開放,以達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這就要求構建和諧的教學體系和模式。她認為“和諧教學體系的構建有助于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正確處理精品課程建設中所遇到的諸多問題”。肖陽和馮玲在多年精品課

程建設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提出了“一點兩線”的精品課程教學創新模式,即面向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和要求,以提高精品課程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為基本點,把握好教育者與學習者互動、課堂與課外結合的教學途徑,把握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開放式學習能力的學習途徑。教學模式的改革離不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謝泳涓針對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對高校年輕教師發展內涵進行了分析,指出國家精品課程是高校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它體現在國家精品課程在課堂教學上的示范作用,遠離教師成長“近親繁殖”、一門課程的闡述及教案編寫等三個方面。

配套機制建設的研究。李立通過對精品課程內涵的深刻認識,提出要保障和促進精品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設完善的評價、激勵、質量監控等配套機制。如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完善的激勵機制和完整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姚恩全以對高校精品課程建設認識的研究為基礎,結合學校實際,從組織管理與關鍵環節建設兩個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進行理論與實踐探索。他著重指出,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在于人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網絡課程資源、實驗室與實驗教學體系等相關配套體系和機制的建設。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課程建設的方方面面。研究精品課程的構建模式,提出精品課程與優質課程結合、與優質教材結合、與教學研究立項和教學名師評選結合,加大和保障評價、激勵、質量監控等精品課程配套機制的建設,有助于提升課程建設水平和質量。

4.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共享研究

自2003年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和評選項目啟動以來,關于國家精品課程的研究從沒有停止過,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上,究竟如何根據現實需要將國家精品課程進行推廣利用和資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則不是很多。從2005年開始,國家精品課程的評選力度加大,截至2008年為止,共有2318項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的行列。如何實現優質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何建立課程資源利用和共享的機制,在推廣和使用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逐漸成為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

推廣和共享的意義。龔志武通過分析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論述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資源共享的重大意義?!熬氛n程建設與教學資源共享相互作用、互為影響。一方面,精品課程的建設將極大地提升教學資源建設的質量;另一方面教學資源的共享又將進一步完善精品課程建設與規劃”。他試圖以國家精品課程遴選為線索,探索了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以精品課程為核心,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為機制的資源建設策略。

推廣與共享機制的建立和發展。吳愛華等對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回顧,尤其對共享情況進行了系統考察。他指出,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初具成效,為國家精品課程的進一步開放共享奠定了基礎。關于國家精品課程的應用效果,吳愛華等人認為,“現有的國家精品課程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網絡共享、形式和內容融合等特征,能較好體現不同學科的特點,代表不同學科的總體水平,能為使用者提供形神兼備的豐富教學資源,能使高校、教師、學生、社會受益”。

推廣和共享存在的問題。王玲華結合現在國家精品課程的推廣使用情況,發現一些國家精品課程網站存在打不開、無法統計訪問數據、網址補報和自檢遲緩等問題。而主要原因在于軟件支持不足、服務器分散、網絡課程資源規模過大、隊伍建設滯后。謝幼如等人采用網上調查的研究方法,對隨機抽取的8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本科類)進行比較。通過分析發現,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數字化資源以電子教案、試題庫、在線錄像、鏈接資源為主;單一媒體的資源表征形式仍占較大比重;資源共享與交互的方式以資源下載為主;課程資源更新與維護不足;課程對學生學習支持力度不大;課堂教學模式以講授型為主等等”。劉連臣和吳澄指出,隨著精品課程建設的不斷深入,國家精品課程的集成共享應用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如課程資源加工缺乏標準,重用性差;各校課程平臺設計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精品課程資源更新率較低;部分課程網站連通性差,不能保證服務質量;精品課程資源分散存儲,課程資源獲取困難。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推廣與共享是2005年以來高等教育課程研究領域和高等學校課程建設關注的焦點和核心。通過研究和分析國家精品課程資源推廣和共享的重大意義,論證推廣與共享機制的建立和發展,探究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將會促使廣大學者、專家和高教管理者更好地開展國家精品課程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工作,促進國家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的廣泛推廣和應用。

5.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案例研究

自從教育部開展國家精品課程評選活動以來,2003年至2008年,相繼評選出2318門精品課程。建設的國家精品課程涉及十一門學科的各個專業,這每一門國家精品課程的改革和實踐,均是高等學校課程教學團隊智慧的結晶。

孫文鐘和張亭立分析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古文》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基礎課程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示范意義。朱蘇康結合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的教學改革,探討了“機織學”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蔡懷字等人總結了近年來天津大學爭創“工程光學”國家精品課程的改革與實踐,特別是在課程體系,教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規律、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嘗試,以及積累的大量經驗。楊秀平介紹了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創建“動物生理學”國家精品課程的體會。柳禮泉等人對建設湖南大學國家精品課程“毛澤東思想概論”的回顧與思考。陳美華介紹了東南大學加強“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和經驗。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高校對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和結果進行了理論探索和經驗總結。研究文獻表明,建設國家精品課程是一項重大工程,是涉及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技術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學過程管理的系統工程?!霸诮ㄔO過程中,必須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教材建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等各個課程建設環節下足精神和力氣”。

還有學者指出,教師在建設國家精品課程的過程中要做到“頂天立地”,即踏踏實實從事教學為“立地”,重視教育教學觀念的指導為“頂天”?!敖處熞龅健斕炝⒌匦枰^念上的升華,帶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的飛躍;用量化的方式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地捕捉教學上的創新點”。

6.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建設政策。龔志武系統地調查和分析了自2003年我國開展國家精品課程評審以來,精品課程建設政策導向的一系列變化。據調查顯示,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制度建設、運行管理、經費管理、激勵機制四個方面,初步構成了校級、省級、國家級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初步形

成了一批優勢學科群。下一階段精品課程建設的策略應集中在從抓建設向抓應用、促效果傾斜;從本科為主體向高職高專、網絡教育并重傾斜;從單一建設向共建共享傾斜。

評估方法。周超認為,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中的評價體系已經應用了四年,在實踐應用中這套指標體系雖較好地體現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項目設計意圖,但在課程評價方面,它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第一,精品課程評價的行政化需求比較濃重;第二,評價主體單一,缺少其他利益相關者參與;第三,評價標準單一,忽視高等院校的層次和類別差異;第四,評價手段和方法突出量化功能,忽視過程管理和價值判斷。

建設效果。黃寶玉和項國雄通過訪問中國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協會網站中的中國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課程導航,對課程資源建設、教學評價、網站運行形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在此基礎上指出,目前國家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存在精品課程涵蓋面廣、冷熱失調,課程內容過分保護、開放性與共享性不強,課程資源形式多樣、重復性大、實踐性不強等問題。

存在的問題。郭炳通過對2006年底公布的國家精品課程名單進行分析,發現理工科課程明顯多于文科,人文科學課程數量比重嚴重偏低。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應在促進公民整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是促進經濟發展后再提高公民的素質,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也應如此。同時,他對國家精品課程評價的可信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不均衡性和社會效益也進行了深入思考。

顧玉林對高校精品課程的創建及其理論進行了探討,“不能把精品課程評價體系規定為過分強調,統一的、完全量化的指標??梢允褂藐P鍵的評價要素所組成的半定量體系”??蓮慕虒W梯隊、教學教材、教學藝術與教學改革、教學實驗條件、教學效果、相關貢獻和精品課程資助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等方面構建精品課程評價體系。

梁翎和賈讓成對我國高等本科院校2003年至2005年間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的課程地域分布、學科分布、課程組成以及科研、教學進行了統計分析。認為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經歷近3年多的發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共享優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家精品課程的評價體系是衡量課程質量的尺度和標準,改進評價指標,使用關鍵要素進行評價可以完善評價體系。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改變觀念,解決技術難題,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共享優勢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三、研究現狀評析

(一)在若干重要問題上的共識及其意義

截止至目前,關于普通高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仍在持續,這類文獻的研究現狀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第一,肯定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重大意義。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和推廣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和方式。第二,強調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加大和保障精品課程配套機制的建設,如精品課程評價機制、精品課程激勵機制和精品課程監控機制相結合,才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課程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第三,關于國家精品課程資源推廣和共享的問題是近三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的文獻資料主要涉及到國家精品課程資源推廣和共享的重大意義、論證推廣與共享機制的建立和發展等方面。通過研究和分析,將會促使廣大學者、專家和高教管理者更好地開展國家精品課程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工作,促進國家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的廣泛推廣和應用。

(二)尚未系統、深入研究的重大問題

眾多學者、專家和高校管理者對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和推廣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從目前的研究資料看,仍有一些重大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第一,如何建立對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評價機制。如何評價一門精品課程被多大程度的使用和共享,以及如何評價應用的共享化程度,這是需要探討的問題?!叭绻麅H片面追求精品課程的評比結果,忽略了應用和共享資源建設,那就違背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第二,如何建立健全國家、省市和高校三位一體的精品課程網絡資源體系、如何通過課程資源推廣和利用實現教學內容、過程和方法的切實改進等都是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點。第三,正如有的專家所提出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存在不均衡性,“通過統計發現,大理科的課程門數占了約67%”,也就是說,在國家級精品課程中把人文教育看成了次要的教育,由此很可能會造成人文文化教育的缺失。這也是廣大研究者和課程建設者應注意的重要問題。除此之外,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研究涉及高等教育課程理論的眾多知識和內容,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課程發展的機制研究、課程建設公共政策學和高校課程建設國際比較研究等都應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大問題。

(三)方法論缺陷

從目前的研究文獻資料來看,關于國家精品課程的研究普遍采用文獻研究法,即通過對現有的精品課程統計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運用思辨的方式對國家精品課程進行分析。其次,調查分析法也是研究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問題采用的主要方法。深入細致地開展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推廣和評價研究需要運用多學科的方法進行分析探討,因此需要多元化的課程評估方法,如比較研究、案例研究、實驗研究、政策學分析等都可以進一步運用到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領域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描述、多角度分析、有重點評估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政策及其實踐效果,才能有助于提出改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政策和實踐的對策建議。

四、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為深入探討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和推廣應用問題,應進一步明確今后的研究方向。首先,擴展研究取向。從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眾多的研究文獻是通過分析精品課程的內涵、意義,進而為建設本校某門課程成為國家精品課程而服務,過于重視為實踐服務。今后研究的取向應從只注重為實踐服務轉到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并重上來,以提高理論研究的地位。第二,深化研究主題。某些有待拓展的研究領域,如課程開發的機制研究、課程建設政策研究、課程投資效益研究、課程建設的未來趨勢等都可以成為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重點和主題。第三,完善研究方法。除目前普遍運用的文獻研究和調查分析之外,思辨研究、案例研究與實驗研究、多學科視野等也可以廣泛應用到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當中,以期為完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政策和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責任編輯:趙淑梅)

猜你喜歡
精品課程國家評價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高等職業教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教育部-微軟精品課程”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