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09-06-19 04:26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學習者教學資源課程

高 鷹 謝 靜

[摘要]隨著教學信息化建設的迅猛發展,網絡課程建設水平必須不斷提高。本文分析了網絡課程的內涵及優勢,總結了網絡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改進完善網絡課程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網絡課程建設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843(2009)03-0049-02

大學教育的最基本元素是課程,搞好課程建設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而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又是保證培養高質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近年來,隨著網絡教育的發展,網絡課程的建設已引起各界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許多高校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踐。在網絡課程的應用中,我們發現網絡課程建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可引以為鑒。

一、當前網絡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網絡課程建設突飛猛進,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著與教育學習不相適應的方面,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內容堆砌呈現,情境設計欠缺

部分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呈現不符合課程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沒有體現網絡學習自主性的特點。沒有根據教學目標對整個課程作統一的規劃,缺少教學組織設計,資源簡單堆砌的編排和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知識背景、認知特點、學習需求等諸多因素。一些課程雖有學時安排、學習方法介紹等涉及教學設計的東西,但多半是過去傳統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并沒有根據網絡教育的特點進行較為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制作者更多地是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課程的開發、教學策略設計的。

網絡課程的設計首先要考慮學習者的心理特點,要充分注意學習者自主性的發揮。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十分必要,但更為關鍵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設置模擬真實的學習情景,讓學習者主動地接受教學內容或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網絡課程不是僅提供資料,而是影響學生使其成為自己的“教師”,因而好的網絡課程應有比較詳細的關于本門課程學習方法的介紹,適合于自學的學時安排,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的導入,及時的練習,以便于學習者檢測自己的掌握程度。

2.媒體表現單一,重難點不突出

網絡課程原本是通過聲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實現的,旨在克服紙質教材的呆板,但目前許多網絡課程在表現形式上比較單一,部分網絡課程基本上是課本的網上搬家,媒體表現形式單一,呈現方式以靜態網頁和文本為主,網頁更新頻率跟不上,沒有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優秀教師的資源優勢和網絡教學的特長,其教學內容的呈現有三種方式:(1)純文字版本,即教師講稿加上大量習題,網絡課程仿佛變成了一本“電子翻書器”;(2)文字版+PowerPoint,頁面被一分為二,頁面一角為教師端坐講課的畫面,其余頁面為純文字(即教師講稿),整個畫面幾乎靜止不動,缺乏生趣;(3)制作成介于紙質教材與CAI課件(計算機輔助教材)之間的教材,只有教師講解才能讀懂。由于學習者注意力的保持不僅與材料的性質有關,還與材料的變化有關,這種單調的表現形式很容易使學習者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僅難以體會到教師教學的魅力,也容易失去對主講教師的信心。

此外,很多網絡課程缺乏對課程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的把握。在面授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并針對教學現場反應,適當增加和減少講授內容。網絡課程與傳統的授課方式不同,不能通過教師的反復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雖然有的網絡課程設專欄的“重點難點”,但也大多是概括講解或將學習內容進行提煉而已,這就容易導致學習者一知半解,無法抓住學習的重點。

3.管理機制薄弱,資源利用率低

目前,還沒有形成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的制度環境。表現在:沒有良好的經費投入機制,沒有明確、具體的立項招標管理辦法和操作步驟;高校管理部門、高校和學科網絡課程建設與管理的職責任務不明確;沒有參與網絡課程開發與教學應用的教師教學工作量計算標準;對于如何評價教師網上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等關系各方切身利益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較好的評價與解決辦法;對招標立項后的網絡課程建設缺乏監管和指導,缺乏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網上課程教學管理工作沒有相應的規定,沒有嚴格有效的答疑制度,不能定期收集、分析、處理學生的反饋意見,網上課程考試的科學性、公正性不能保證,考試的信度和效度不夠。網絡課程應該是集科學性,先進性、教育性、整體性、有效性于一身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建設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包含了許多一流教師的智慧,應該重視它的使用效率,使優質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4.重視前期建設,忽視后期應用

少數網絡課程沒有反映本門課程發展前沿和教學改革成果的精、新、尖的信息內容。信息資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和充實,難以滿足教學需求。部分單位網絡課程前期建設力度大,投入多,制作完成、驗收合格后便萬事大吉,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沒有在如何用好網絡課程、發揮網絡課程效益上下功夫,致使網絡課程成了擺設,建設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網絡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網絡課程是遠程教育中承載教學信息的主要載體和傳播媒體,學生主要通過網絡課程獲得信息進行自學,完成學習活動。因此,完善網絡課程建設,成為網絡教育中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

1.加強新技術培訓,提高教育技術水平

教師的新技術應用水平是網絡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隨著網絡教育的興起,對教師來說,信息處理技能是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因而,大學必須加強對教師的技術培訓,提高廣大教師在應用教育技術方面的水平。網絡課程的有效應用依賴于廣大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技術水平。

2.建立導航系統,引導自主學習

網絡課程應建立明確的課程結構說明和操作說明,避免學習者由于方向不明而迷失方向,以至于降低學習興趣。具體而言,結構說明包括課程層次、目錄結構、學習記錄與學習內容、資源檢索與導航幫助等,使學習者能夠對整個課程一目了然;操作說明應包括介紹界面設計、超文本鏈接的內容和使用等。網絡課程應該建立一個層次清晰、網絡明確的學習導航系統,使學習者能夠切換自如,在任何章節隨進隨出,并通過檢索方式的幫助查找概念和關鍵名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加強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資源共享平臺

網絡課程所具有的開放性、協作性、交互性等特點迫切要求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實現網絡課程的共建共享,讓更多的學生和教師有機會使用和分享優質教育資源。首先,應該搞好校內網上教學資源的共享工作,品牌課程要走出去、引進來,不僅要共享本校網上教學資源,還應共享校外的教學支撐服務體系。其次,網上資源建設要加大經費投人,減少重復建設,協同開發豐富的高質量網上教學資源、試題庫及網上測試系統,保證網絡教學的順利進行??梢院托值茉盒T谡咴试S的范圍內簽定優質資源的交換協議,也可以共同投資合作、開發使用網絡課程,從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4.開展論證工作,規劃設計開發

充分開展課件和網絡課程開發制作的論證工作,本著系統的原則,規劃設計開發工作環節以及網絡課程各個模塊的功能定位。設計開發工作要在科學的規范下,嚴格按照媒體設計稿本和有關說明資料進行。

5.專家評審驗收,不斷修改完善

設計制作完成的網絡課程要經過專家組的評審驗收,并在開放教學環境中試用,在教學實踐中及時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意見,并進行及時修改完善。設計制作的課件和網絡課程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才能成為對學生適用、好用和愛用的學習資源,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6.重點難點分清,靜態動態結合

網絡課程要注意靜態教學資源與動態教學資源相配合,以便于教師對動態資源的修改和更新。要按照知識系統的框架結構找出主要知識點,以形成單元模塊,每個單元要有學習目標,兼顧知識系統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內容表述要科學、準確、精練。要利用流媒體技術,通過色彩、動感畫面、內容調整和補充,增加學生的點擊率,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網絡課程的吸引力。

7.強化設計,建設精品

具備良好教學效果的網絡課程,離不開精心的教學設計。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是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在整個網絡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前導和定向功能,直接決定著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優化程度。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內容設計、結構設計、教學策略設計、導航設計、交互設計和藝術設計等多個方面。應注重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分析,注重網絡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和對教學媒體的選擇,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開放性、交互性、引導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協作性,開設學習資源、師生論壇、虛擬教室、遠程考試、在線管理等功能模塊,創設良好的網絡教學情境,充分發揮不同媒體的優勢和作用,使各種教學資源相互配套,相得益彰,提高網絡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王慶玲)

猜你喜歡
學習者教學資源課程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資源開發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新型教學資源在綜合課程中的應用
新型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