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入學期心理困境與學校社會工作的專業診療

2009-06-20 03:11李曉瑩李慧超
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調劑學期新生

張 婧 李曉瑩 李慧超

關鍵詞:入學期心理困境 社會工作專業診療

摘要:學校社會工作是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基礎性管理方式,專業理念先進,實用性、操作

性強,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對學生的心理關注愈來愈多,可以引入此專業為我國的教育管理帶來新的啟示。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更是一個需要用專業技巧特殊關懷的時期。此階段學生的良好發展是其取得最終良好學習效果的有力保障。

在為期三年的中學教育和四年的大學本科教育中,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起著非常關鍵的基礎性作用。在學生如果能順利的度過這一時期,正確認知學科特點、合理掌握學習方法、確立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就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學生會產生迷茫、厭學等不良情緒,阻礙以后的發展。在這一時期中,不同年紀不同專業的學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面對這復雜的情況,我們可以所采用新興的學校社會工作理念,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過渡期和適應期。

一、學生入學期心理困境的表現與原因分析

1.入學期心理困境的表現

(1)中學階段學生表現為對新的學習環境不適應,掌握不了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不能快速融入同輩群體。

在國內,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教學的第一學期,學生們都面臨著一全新的課程和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對學生來說,適應這一情況,迅速的與以前的學習過程接軌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但新的學習階段中的學習方法和以前的階段長存在著一定差距,不經過一定次數的嘗試和自我體會學生很難順利掌握新的課程要求。特別是初中的新生來說,課程與小學時期相比有較大差距,學校和家長的期望也從更多偏向學生本身的發展到對考試成績的更高追求。學生感到不能真正理解又無從下手。新生的具體表現是自信心不足,面對新的情況表現出逃避、沉默不語、亢奮或喋喋不休等不適應現象,進而可能發展到不能跟上講課進程甚至厭學的程度。

(2)大學階段學生入學期的不適狀況較為復雜,可以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對專業內容好奇,對專業理念基本無認知,就業狀況茫然,專業信心明顯不足。

在國內,大學的專業選擇中還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很多學生在入學前甚至從沒有聽說過自己要上的專業名稱,更談不上專業認知了。大學的物理、外語等成熟專業的課程與學生的高中課程具有很大的連續性,新生面臨的是進一步學習的問題,在專業認識、學習方法等方面不存在障礙,易于適應。有些課程的的公眾普及率很低,專業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專業方法和特殊技能等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課程,學習方法也和高中的文科課程有較大差距,學生感到好奇又無從下手。此外,由于我國現有的各項就業保障政策還不健全,就業壓力嚴重,所以大學學生在就業方面沒有明確穩定可預期的保障,這必然造成學生對于畢業后出路的擔憂。新生的具體表現是在不同場合會不斷的向教師、高年級學生詢問有關專業、就業、考研的各種問題。甚至明明一個問題剛剛問過,其他同學還會再次重復相同或相近的問題。

②學生中存在著大量的調劑行為,調劑生常具有嚴重挫折感

調劑生是我國大學普遍存在的現象,某些新興專業甚至出現了調劑生比例遠遠大于第一志愿生的現象。以社會工作專業為例:此專業為新興專業主動填報志愿的生源很少,大多為調劑生,其比例普遍可以達到70%以上。對北方地區H理工大學連續5年的調查顯示,每年新生中調劑生源占92%—96%,其中理科調劑生占46%—72%。[1]由于我國傳統“重理輕文”的教育理念和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選擇因素,這些調劑生,特別是理科調劑生大部分具有挫折感和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問題。很多學生覺得社會工作專業是“別人挑剩下的”、“沒有用的‘萬金油 ”專業,專業自信心和專業認同感差,學習積極性受挫。[2]

2.學校社會工作的管理理念

學校社會工作是一種用科學的方法、手段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方式。它以幫助學校中的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學習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學習問題;實現個人在學校內的的和諧一致,促進教學的穩定與發展為宗旨[3]學校社會工作來源于西方,其理念在誕生之初具有歐洲宗教傳統,是在市場經濟和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有實力以“助人自助”方式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考慮整個社會福祉時出現的。中國傳統的福利思想和人文理念雖然和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在關注點和具體解決問題的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使得我國傳統的“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技術型學習目標和“學而優則仕”的管理型學習目標在社會工作專業面前都顯得不合適。學生在從以競爭勝利為行為目標,以金錢或權利多少作為成功標準的行業理念向社會工作專業以“助人自助”為行為目標,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和幫助別人的技巧為成功標準的行業理念轉變中必然會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二、專業回應和解決辦法

面對各階段新生在實際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除了依靠團委、院系等部門所采取的傳統型疏導方式,如新生歡迎會、新生專業介紹和新、老生聯誼會等,還可引入學校社會工作的理念,利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對學生對癥施藥。我們可以利用“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區工作”這三大社會工作方法具體解決學生們面臨的困難。其具體方法包括:[4]

1.利用小組工作對新生進行集體輔導

小組工作的特點是可以開發利用小組中組員的自身優勢,獲取更多的資源,在小組領導者的協調帶動下小組成員完成合理的自我認識并獲得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對中學階段此種方法主要以班主任或專職輔導老師為社會工作者,讓他們以平等的態度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對新的學習階段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認知程度和社會協調性。對于大學的新生來講,只要能讓他們了解專業的內容和理念,講清專業發展方面,輔導專業學習方法,并理順他們在高考當中種種不利帶來的心理負擔,大多數學生還是能順利進入學習狀態的。

2.利用個案工作對個別新生的深度不適進行幫助

個案工作具有于工作方法細膩,可以深度解決案主特有的問題,針對性強,適用問題廣泛等特點。中學教育階段中具有特殊經歷或特殊心理問題的學生,大學階段的冷僻專業學生和理轉文的學生,他們面臨的問題更深入,更加多種多樣,這些都可能會使得有些學生的心理及專業問題有其特殊性,個案工作在此正可以發揮其自身特點。

3.利用社區工作營造有利于專業發展的學校氛圍

除了對新生自身進行疏導和調整外,學生生活學習的外在環境也對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熱情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工作專業應發揮自身的社會組織能力和影響力強的特點,在校園內多組織宣傳社工理念、增進學校助人氛圍的活動,讓學校的大環境能想著有利于專業發展的方向轉變,消除新生的邊緣感,增強學生的專業榮譽感。

社會工作涉及公共救助、家庭服務、康復服務、兒童服務、老人服務、就業服務及矯治服務等諸多領域,為滿足社會的廣泛需求,促進社會的福利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尤其是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壯大更是必須推進的過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積極介入對專業學生入學期心理困境對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應該引起教育者廣泛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張婧.河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滿意度測量,2008

[2] 于晶利.弱勢群體與社會工作.社會工作[J],2004(4):23—24

[3] 李漢林,李路路.單位成員的滿意度和相對剝奪感[J].社會學研究,2000(2):3—7

[4] 王思斌、熊躍根.社會工作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調劑學期新生
能“二戰”考研盡量不要調劑,不然就是浪費時間
重獲新生 庇佑
要不要服從調劑?
新生月賽優秀作品
枯蓬新生
2019年考研調劑復試開始
新生
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D)
八年級上學期易錯題
期末綜合復習測試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