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2009-07-30 09:09
中學生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9年3期
關鍵詞:語法語言活動

柴 瑛

摘要:任務型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已被廣大中小學英語教師認可和接受。本文旨在反思任務型課堂教學的現狀,就如何有效發揮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優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任務設計課堂活動

收稿日期:2008—12—01

作者簡介:柴瑛(1973.04—)女重慶市江津第六中學校一級教師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交際式語言教學的方法之一,強調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師生共同完成語言教學任務,使學生自然地習得語言,旨在把語言教學真實化,使課堂社會化。它反應了外語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體現了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變革趨勢,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哉f,任務型教學在外語和母語之間架起了一道學習的橋梁。

一、問題與反思

近日,我校英語教研組開展的《中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順利結題并獲獎。在歷時兩年的研究活動中,我們通過對初中07級、高中07級各一個班的教學探索,真切地感受到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師的教學手段得到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自主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課堂活動中仍存在諸多不足。

問題一:教學任務比較模糊教師沒有對學生提出明確的任務,整個教學過程缺乏主線;課堂內容過多過雜,學生思維明顯滯后,顯得無所適從。課堂幾乎成為教師表演獨角戲的舞臺。

反思:教師沒有理解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真正涵義,簡單地認為只要有課堂討論就等于實施了任務型教學,因此片面追求形式,教學效果不明顯。

問題二:課堂活動流于形式教師要求學生圍繞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整個課堂看起來很活躍,但有的學生只是在湊熱鬧,語言十分貧乏,內容相當膚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反思: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水平估計不當;學生課前缺乏足夠的準備和調查,對所要討論的問題了解不深,導致無話可說。

問題三: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往往是語言能力強的同學發言、匯報、表演,而有一些同學習慣于當聽眾,很少甚至不發表意見,對一切學習活動漠不關心。

反思:很多教師習慣于當眾表揚正確,指正錯誤,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組活動時教師又往往游離于學生討論之外,沒有加強監督和指導,尤其沒有關注學習困難的學生,更使他們產生了畏懼心理。

問題四:完全淡化語法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十分重視課堂組織的嚴密性和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卻很少引導學生歸納語言現象,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把握不牢固,不能準確地運用,也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

反思:有的教師把任務型教學和語法教學相對立,誤認為講解了語法就是回到了舊的教學模式中,一味強調任務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而忽略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勢必矯枉過正,同樣不利于學生的運用能力。

二、啟示與策略

新《課程標準》不僅關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同時重視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

良好的個性品格;新《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目標的任務型教學方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把握好任務設計、任務安排、任務完成等幾個重要環節。

(一)精心設計任務

外語教學中的“任務”通常指以真實世界為參照,以形成語言意義為主旨的活動。教師在設計任務時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1. 真實性:任務要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要把學生熟知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境中。學生應該清楚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之間的關系,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

2. 功能性:教材在每個單元都安排了一個語言功能項目。然后根據該項目確定了相關的話題(topic),圍繞此話題有幾個情景活動。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應該具有導入性。學生通過一系列的任務訓練,學會自主推理,總結語言規律,理解語言功能,并舉一反三,在交際中真實的應用。

3. 階梯性:任務的設計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原則。在語言技能方面應遵循先聽讀、后說寫的順序。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可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

4. 整體性:課堂活動要圍繞教學主線展開,貫穿課堂設計的每個環節,且過渡自然、邏輯性強,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才有所依托。

5. 可操作性:由于地域、師資、學生素質等方面的影響,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避免在課堂上出現冷場的現象。

(二)科學布置任務

1. 合理分組

這是完成任務的重要保證。在分組時,教師要對全班學生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既要考慮到學生人數、性別、成績、能力等因素,還要注重學生的個體性格特點。每組都應該有較為活躍,善于關心他人的學生,才能充分調動整個小組的學習氣氛,增強合作意識。

2. 明確分工

任務型教學要求學生要進行合作學習,這是一種集體行為,需要足夠的團體意識。教師應要求每組內的成員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明確自己的職責:組長要負責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督促每個成員完成任務;主持人要掌握任務完成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控制發言時間;記錄人要準確地記錄下小組成員的發言內容。一般而言,性格外向、組織能力強的學生適合當主持人,性格內向的學生適合記錄工作,但在適當條件下(如任務的要求較為簡單),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適當調整角色,讓英語成績不太好或不善表達的學生擔當匯報員。這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

3. 合作學習

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前應熟知教學任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看書、上網或請教家人積極搜集相關信息,形成自己的見解。在小組活動中應避免從眾心理,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小組內的交流應具有平等性和非強制性,應在主持人的統一協調下依次發表意見,每一位學生認真傾聽,學會尊重他人,不隨意中斷他人說話。

(三)共同參與任務

在實施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應擔當任務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評價者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宏觀調控整個任務學習活動的過程,還應以一個活動參與者的身份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當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遇到了困難,教師應給予及時的幫助,必要的時候還應與學生一起討論、給學生做示范,并適時地調整任務,降低學習難度,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比如:

1. 在黑板上為學生提示重要的詞匯或列舉提綱,使學生能用英語交流;

2. 將較難的口頭表達的練習改為句子排序、判斷正誤、連線等形式;

3. 將較難的書面表達練習改為完型填空。

學生在任務型教學中的角色則相對單純,他們主要充當的是參與者。但有時教師會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當某同學在講臺上表演或作匯報時,其余大多數人并沒有聽,或心不在焉,或自行其事,課堂紀律隨之變得渙散。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完成大任務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一些小任務,讓學生有事可做。比如:

1. 在一個學生發言的同時安排其余學生記錄下與本單元語法項目相關的短語或句型;

2. 在一組學生表演或展示的時候,讓其余同學充當評委為其打分;

3. 簡要復述其他組的匯報情況或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有了這些細節的連接和點綴,我們的任務才具有更強的操作性,教學活動才得以有效的開展,才可以保證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

(四)有效利用任務

根據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課堂教學不能以語言形式為目標,但也不能排除語言形式,所以要在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中融入并運用語言形式,使語言形式的學習為語言交際服務。采用任務型教學方式的目的不是省略語法教學,而是優化語法教學;在語法教學中可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實踐,使枯燥的語法知識變得生動活潑。因此,教師應改變以知識傳授為特征的語法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法知識。

1. 熟悉語法功能

教師在上課前要熟悉各語法項目的功能,了解學生運用該語法的情況。新教材中語法項目呈現在課文對話、閱讀理解中,形成形式、意義和運用三者的統一。它體現了現代語法教學的新理念,重在培養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正確地、有意義地、恰當地使用語言。

2. 創設語言環境

語言學習要從單純的語法講解和死記硬背中解脫,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形成語感,掌握語言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要圍繞語法項目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運用該語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在設計任務時要注意:同一任務要避免多次使用,否則學生會失去興趣;任務的各個環節要精心設計,保證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3. 把握教學深度

新教材的編寫以話題為主線,當某個話題需要運用某些語法項目時,教材中就會出現相應的內容。語法教學強調實踐和運用,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語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切不可過度延伸。比如:在學習某個重點句型時,教師只需要創設語境讓學生反復操練,待學生熟練運用后再加以拓展。這樣學生才會記得牢固,用得準確。

4. 歸納語法要點

一般來說,新教材中的語法講解以歸納為主,即讓學生先接觸語言材料,通過給學生輸入大量的真實語言實例,使學生對所學語言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并進行思維加工,從中歸納出語法規則;但對于學生較難理解的語法教學內容,教師也可采用先給學生呈現語法規則,再適當舉例的教學方法,等學生熟練掌握后再創設情境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5. 發揮能動作用

教材是靜態的,而課堂教學是動態的,語法呈現和語法練習這兩個環節為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了極大的空間。教師完全可以適當地調節教材內容,設計和補充相關練習,在導入知識、鞏固練習上多下功夫,積極地、有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此外,語法教學還應與閱讀緊密結合,教師要利用好教材中與各單元語法項目聯系緊密的閱讀文章,通過分析其中的語法現象加深理解。

在我校一年一度的藝術節舉行之際,我們設計了初中任務型教學案例,僅供同行參考。

教學案例

活動任務:討論參加藝術節各項活動的學生名單。

活動目的:通過比較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熟練掌握和運用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

活動形式:6人-8人小組。

情景設置:各項報名者人數均超過了學校限定人數,由同學們討論決定最終代表班級參賽的同學。

活動過程:

1. 任務準備階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文娛委員處搜集報名者名單。

2. 任務實施階段:

(1) 教師導入:用課件呈現超級女生比賽的畫面。

教師描述:He Jie sings very well .

Zhang Liangying sings better than He Jie.

Li Yuchun sings best of all the singers.

(2)教師布置任務:

I am glad that so many students would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Now Let's decide who will take part in the event?

(3) 大屏幕提示:draw, handwriting, dance, good(well)/better/best,tall/taller/tallest, beautiful/more beautiful /most beautiful等。

(4) 教師分發報名表。

(5) 學生分組討論,確定各項目參賽者名單。

Does Li Lei draw better than Lin Tao?

Is Wang Hua taller than Zhou Jun?

Who dances best in our class?

3. 任務總結階段。

(1) 抽取部分小組代表報告討論結果并陳述理由;

(2) 啟發學生歸納形容詞、副詞比較等級的基本用法;

(3) 文娛委員收齊報名表,匯總后公布參賽者名單;

(4) 評選出和參賽名單最接近的一組獲勝。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應反復斟酌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英語水平,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合理調整教學步驟,大膽取舍教學內容,認真組織教學活動,力求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真正為學生搭建起一座學習英語的橋梁。

參考文獻

1. 龔亞夫.任務型語言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語法語言活動
“活動隨手拍”
跟蹤導練(二)4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參考答案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