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2009-07-30 05:55王炳偉
考試周刊 2009年24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建議因素

王炳偉

摘 要: 體育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可持續發展必然受到來自社會中各種因素及其體育自身內部因素的影響。對這些因素的研究,特別是對那些制約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將對我們制定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措施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體育 可持續發展 因素 對等 建議

目前影響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大體上分為體育環境、體育的法制與教育、經濟、政府體育行為、體育人口等幾個方面。

1.主要因素分析

1.1體育環境因素。

體育環境指體育得以發展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綜合體,包括鍛煉氛圍和自然地理環境。環境因素在體育可持續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環境越好,引起的人對體育的認知過程就越深,生理變化相應的增加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感受,激發個體或群體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誘導良好體育行為的發生,從而吸引人主動地投身到體育活動中,加快體育的生活化進程,增強人的身心健康,使體育資源的配置和利用實現高效率;反之,會影響人對體育活動的參與,使體育行為的發生受阻,影響對良好生活方式的科學認識,同時也會造成體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尤其是體育的人文社會環境,對體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它可以激發體育工作者對體育改革的創新、創造精神和能力,激發體育參與者對體育的激情,使體育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反之,則會超越體育需求和體育資源所規定的范圍和程度,破壞體育的健康發展。

1.2體育的法制與教育因素。

法制主要是指國家的政策法律。政策體現國家對體育發展的原則和思路,是國家對體育可持續發展調控的手段。法律是體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因素是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智力源泉,是有生力量,教育有利于人們掌握體育的科學知識,便于體育科學知識的推廣和普及,使人養成科學的體育觀,幫助人正確理解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1.3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是體育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因素。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是發展,體育的發展依賴于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而經濟的增長又依賴于全體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體育發展的核心是為了“人”身心的持續發展,經濟的發展是為了給人類提供更好的生存條件。體育發展促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后者又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的發展又能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1.4政府體育行為因素。

體育工作,尤其是群眾體育工作,對于政府體育管理部門來講,由于其涉及面廣、人員多、組織難度大等問題,往往是花了大力氣,但收效甚微,或者說所產生的社會效益需要長期的工作和發展才能見效。體育事業并不等于體育產業,尤其是事關國民體質的群體工作,地方政府應將其作為一項公益事業來抓。

1.5體育人口因素。

人口是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主體和核心要素,是體育可持續發展中唯一具有能動性和調控性的因子,也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數量大、素質高和結構合理的體育人口對體育可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提高體育人口素質、優化體育人口結構、大力發展體育人口數量是實現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現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人類愈加關注自身健康的時代,也是人類重新審視體育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所具有的價值和功能的時代??沙掷m發展理論必將轉化為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一種理念,為人類所接受,可持續發展模式也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一種模式。

筆者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針對影響體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結合當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實際狀況與體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提出當今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2.1實現體育管理體制的戰略轉變,加強地方體育法規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轉變思想觀念,遵循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加強體育部門與當地社會各行各業各系統的橫向聯系,使體育與當地社會各行各業各系統之間真正成為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協調統一、規范有序的合作伙伴。理順體育內部各關系,正確處理好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和社會體育之間的關系。走“以學校體育發展為重點,依托社會,提高競技體育實力”的體育發展之路。

2.2合理引導體育產業的發展。

群眾對體育需求的增強使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發掘體育的經濟價值,恰當地利用市場規律,體育事業才將逐步走向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道路?,F階段政府部門除了加大對體育的投資外,還應推動民營體育企業的發展,在政策、資金和技術上對民營體育企業加以扶持,依托社會,走多元化道路,充分調動社會、集體、個人的積極性,共同發展社會體育。

2.3創設良好的體育環境。

加快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充分發揮體育協會具備的技術指導力量優勢,在利用當地自然地理環境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現代體育項目。

2.4充分利用和合理開發各地區體育資源。

利用和發揮學校體育的資源優勢,加強其與社區體育開展的充分結合,以使資源共享。以學校體育帶動社區體育全面開展,以社區體育的開展促進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互惠互利,形成一個“以個人帶群體”、“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發揮各地自然地理的資源優勢,結合當地民族體育項目的特點和生活方式,合理開發和利用各地體育的自然地理資源,比如拓展運動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項目。

2.5發揮學校體育的輻射作用。

重視和加快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展,加強校內體育活動與校外居民體育活動開展的聯系,以影響和帶動學校周邊居民對體育的參與和支持,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的區域性體育發展的社會網絡。

2.6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

在體育可持續發展中,體育競賽的功能與作用不可忽視。面對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激烈的競爭,人更應具有競爭精神、合作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體育運動在培養參與者的競爭精神、合作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

2.7大力發展體育人口。

體育人口是衡量一個地區體育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在發展體育人口數量的同時,一要注重提高體育人口的素質,也即體育活動參與者的體育行為對非體育人口產生體育行為的正面影響;二應注重體育人口結構的合理

化,使體育人口中性別、年齡和知識層次群體分布合理。

3.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加快與《體育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規政策的建設。

3.2規范體育競賽制度,開展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賽事。

3.3對民營體育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和服務。

3.4加強學校體育的建設和發展,重視對學校體育教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在學校附近建立與社區生活相聯系的,具有獨特社區特點的體育文化中心。

3.5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應大眾化、普及化,與居民社區體育項目的開展相配套,便于居民進行體育活動。

3.6群眾體育活動點的項目安排,應注意男女性別的體育價值觀念和項目選擇的差異,以及居民對項目選擇的傾向性。

參考文獻:

[1]虞重干等.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學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3.

[2]唐宏貴.武漢市社區體育現狀調查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R].第六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00.

[3]宋全征等.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初探[R].同上,2000.

[4]岳寶愛等.論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同上,2000.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建議因素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解石三大因素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短道速滑運動員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建議答復應該
幾點建議
怎樣理解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