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社會 走向成功

2009-10-14 06:37楊繼軍
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招聘會職業指導就業指導

楊繼軍

摘要: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的今天,高職畢業生數量占據半數的現在,如何才能發揮自身優勢,著身定位尋找屬于自己的崗位。本文分析了近年來的就業形勢,介紹了招聘應試的相關技巧。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分析技巧

中圖分類號: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09)5-0023-02

解決好學生的就業難題,不僅關乎到學生個人和家庭未來幾年內甚至更長遠的發展問題,也是關系到“構建和諧社會”目標能否實現的問題。要解決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只有從國家宏觀調控的規范化、實效化加大調控力度,學校加強對就業學生方向的引導教育,學校、家庭對學生個人就業目標的實際化出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緩解就業人數增加帶給個人的就業壓力。

1 目前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式,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各大、中專院校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方面,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1)在指導對象和內容上:對職業指導的理解還不全面,只是一種狹義的就業指導,其服務內容和范圍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就業指導的對象范圍僅僅指向畢業生,忽視了各大、中專院校更廣泛的學生群體,對大多數學生的指導呈現空白。這就使得對大、中專學生的指導實際上處于低效率,甚至無效率的狀態。指導對象的狹窄,必然導致很多本該開展的內容沒有開展,指導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在指導的功能上:不少人認為就業指導只是一種信息政策的傳達和部分就業技巧的指導,其功能只是在于幫助學生尋找職業,畢業生找到工作就是萬事大吉,忽視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職業觀、創業意識教育。實際上,就業指導所要完成的職業指導功能遠非如此,更多的是要幫助學生在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和能力上的準備,以及學會做出現實的職業決策的技能?,F在,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達“大眾化”水平,而部分畢業生的擇業觀仍停留在原有的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在擇業和就業方面期望值過高,與現實情況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些都是需要在職業指導中予以糾正的。

3)在組織構成上:盡管大部分各大、中專院校設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部門或由專人負責,但就業指導工作往往限于部分就業信息的發布和就業政策的宣傳這兩項內容,對于其他本應開展的各大、中專院校職業指導內容難以完成。在對各大、中專院校各年級學生實行多種內容和形式的職業指導方面做的顯然不足。究竟如何組織現有的就業指導機構,如何滿足其人員構成上的數量和質量要求。是擺在當前各大、中專院校職業指導部門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4)在指導的形式上:由于上述原因,當前我國各大、中專院校就業指導的形式也非常單調,只有很少的幾所各大、中專院校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其他各種各樣的職業指導形式尚未有計劃、有目的地得到利用。

針對上述問題,我以為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應該與時俱進,更新觀念。

(2)樹立職業指導的理念

要改變就業指導“以大四學生的就業環節為主”和“以完成簽約手續為中心”的局面,必須樹立全新的思路,樹立“就業指導”的新理念,解決好工作定位的問題,達到與國際的接軌。這是我們走向全面市場化應當樹立的重要工作范疇,其基本理念是促進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具體來說,包括“全程指導、注重服務、面向市場”幾個方面的理念。

1)樹立促進職業生涯發展的理念

現代教育的理念是為了人的終生發展,大學生就業工作要與國際接軌,就要符合國際性的就業指導理念,從完成畢業生“出校門”的就業具體手續的工作狀態,上升到幫助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高層次。這不僅應當成為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最基本理念,而且也是構成現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說,職業生涯的理念體現為:引導大學生從廣闊的視野審視個人職業問題,幫助其正確進行人生定位和對未來進行合理的規劃,幫助其正確地選擇職業,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和較快地適應工作,為個人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2)樹立全程指導的理念

要樹立對大學生“從一年級做起”、進行四年全程指導服務的理念。在大學一年級,側重進行專業與職業規劃教育,將所學的專業與未來的素質要求和就業出路相聯系。大學二、三年級是學生積累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階段,要引導學生思考和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結合社會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適當的技能培養,以塑造適應未來就業市場需要的“全人”。大學四年級是實現就業的關鍵性階段,要根據其特點進行就業制度政策和求職技巧方面的指導,并注重對部分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心理輔導,幫助其做好“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角色轉換,因此,就業指導教育應貫穿大學四年之中。

3)將管理性轉變為服務性

不論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就業指導機構,還是學校內設置的就業指導機構,所從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其機構的性質類似于事業單位,本質上是完成在大學領域的公共就業服務職能。為此,要淡化和去除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將習慣性的、具有一定居高臨下特征的“管理”面孔轉變以學生為中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熱心為學生服務的新風貌,通過快捷、可靠、優質的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就業。

2 作為高校畢業生自身,要審時度勢,了解社會背景,掌握應聘技巧

2.1 了解社會背景 獨辟蹊徑就業

無論從全國還是山東省來看,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的矛盾仍然是阻礙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原因。有數據表明,以上海、廣州為代表的東部發達省市和大中城市吸納了全國50%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一些省市及至地級城市,吸納的畢業生人數不足20%;在山東省以省會城市濟南和青島、煙臺為代表的東部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吸引了省內半數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靠近內陸其他地市的一些中小型城市吸納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呈日趨減少之勢。寧可回家“啃老待業”或準備另行考研,也不愿意“屈就”。

針對這種“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習慣性就業情況,解決之道除了國家在大學生就業方向上的宏觀引導及政策扶持外,學生所在的高校在學生就業教育方面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除了地域性人才吸納偏頗之外,學科性就業的不平均也是使一些文科類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那些實用性較強的工科類畢業生則在就業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在有些地區,部分高職類畢業生竟然比大學畢業生還受用人單位歡迎,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家長紛紛讓中考的學生直接進職業中學,職業中學招生率一年高過一年的關鍵因素。以上這幾點,是近幾年就業過程中產生的新狀況。

究其原因,有專家指出,這是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所致。本科教育是一種通才教育,在大學期間受到的教育只是奠定了一種職業發展的基礎,在這期間,學生最應掌握的是一種能力的培訓,包括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這些能力接受的過程就是學生本人基本素質提高的過程。大學里的專業教育多數情況下不會直接應用到就業的過程或以后參加工作的過程中,這也就是用人單位在接受大學生應聘的時候,大多數并不是看重其專業背景,而更看中應聘者個人的實踐能力,在單位實習過程中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相關的數據表明,只有不到30%的大學生就業時能夠“專業對口”,70%多的大學生畢業時選擇了“先就業后擇業”。這對于那些執著于“專業對口”的畢業生來講,“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方式不啻為一個可供借鑒的方式。

2.2 大學畢業應聘需掌握的幾種基本知識

針對大學生就業所遇到的種種情況,大學畢業生本人只有盡可能的發揮自身的優勢,使自己具備比別人更多的實踐操作能力或是更加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素質,才能在就業競爭中占有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面臨就業時,就需要多收集一些就業相關的知識,以便能為找到一個可心的工作增加些成功的機率。

大學生就業時,有許多知識結構需要“重組”。記住關鍵的幾點對學生就業是有幫助的。首先,切忌盲目參加招聘會。參加大中專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幾乎是每年大學畢業生都要經歷的。每年一二月份,寒假前后,各地的大中專畢業生招聘會如期舉辦,并且各地招聘會基本都會主動選擇同時召開,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參加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各地新聞媒體往往把參加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用“人頭簇動、人山人?!钡仍~匯來形容供需見面會的現場氣氛之火熱。然而,在這些表面現象之后,更隱藏著許多不和諧的內容:越來越多的學生交了入場費,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用人單位交納了場地費卻沒有聘到可心的人才。大學畢業生參加招聘會是有好處的,此舉畢竟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應聘機會,為人才與用人單位搭建了方便的溝通橋梁。但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學畢業生參加招聘會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了。四處參加這樣的應聘會,讓大學生更加盲目的“趕場應聘”,交通費、食宿費、入場費等大量增加,造成了就業成本的支出。

因此,有專業人士支招,應屆大學畢業生參加招聘會不應盲目出擊,只有全方位衡量自己希望就業的城市,權衡之后,再針對性的認清了解自己即將參加的招聘會的性質或參加單位,認真分析應聘單位的用人條件,從不同的方面思考自己如果就業將會給單位帶來哪些改變或是其它一些有益的東西,而不是盲目發簡歷、千篇一律性的應聘,這樣做不僅用人單位不太認可,對自身的求職經歷也是一種“荼毒”。所以說,嚴肅的、認真的、有針對性的、慎重的應聘才會不至于“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其次,了解就業社會背景,依據自身的技藝專長有目的的選擇性就業。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學生要解決的就業問題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講,其實也有一個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就業畢竟是以后發展的一個基礎。好多大學生畢業的時候都有一種無所適從的心理,認為自己幾乎什么也沒學到,有一個什么樣的未來更就無從談起。其實,正是因為大學生的這種不確定性,所以,才會讓社會上的人稱大學生為“天之驕子”,大學生有許多可以暢想的未來,只要他們愿意,“通往羅馬的大路總會有千萬條的”。一條來自省內東部某沿海城市媒體最新消息報道,該地區獲得“全省百名首席技師”稱號的僅有一人,由此反應了地區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現狀。所以,從這一條新聞折射出來的問題可見,有些有技長的工科大學畢業生只要在某些專業技能方面能夠掌握更多的“絕招”,不僅會為就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就是以后的成才之路也是可以預期的。

再次,廣開就業渠道,多角度就業。大學生就業其實在考驗很多方面,不僅是大學生自身,也在考驗社會各個層面。專家建議,大學生就業,渠道不僅僅在于學校安排的供需見面會,或者是參加社會召開的招聘會,就是熟人、親友的就業信息介紹,也是提高就業機會的一種方式。如今,社會上有許多中介公司,他們其實就是把用人單位的需求“出賣”給尋找就業機會的人,他們的“賣點”在于“信息集中、快捷”,許多人,不僅包括大學生就是社會上求職的人也會向中介公司伸出求助之手。然而就業必須得保證中介的可靠性,這是學生自己無法完全確認的,所以,當有單位用人的消息經親朋好友知道后,讓他們為自己穿針引線,搭建一個“短平快”的供需見面平臺,然后再經過全方位的能力測試后,求得滿意的職位,這不僅對個人,就是對企業也是有利的。所以,這種方式對于那些相對比較單純的大學生而言,不是簡單的“走后門”,而是現代經濟學概論中所講的“降低甲乙雙方投入成本”的一種。

再有,有約在手不能遲疑。大學畢業生尋找就業機會,就如同那個著名的“揀稻穗理論”所說的一樣,在求職過程中面對各種機會,總以為“最大稻穗會在下一棵”,持這樣的心理等到走出稻田卻發現雙手空空!筆者也有切身的體會,當初自己畢業時,參加一個大型的招聘會,投出的第一份簡歷就被一家地區性事業單位認可,他們當時只有一個條件:馬上簽約。然而,筆者卻由于平生第一次參加招聘會沒有經驗,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稻穗”是不是比這個還要大,所以,眼看著身邊的人急急簽名,自己卻放棄了以后再也沒有出現的優惠政策,自己當時不知道當時錯過了什么,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因為那時社會經驗比較缺失,沒有迫切意識,以致機會錯過不可重來了。眼下,大學畢業生人數一年多過一年,就業壓力也比五六年前大許多,而學生畢業時的尋找就業機會的經驗并不比那會增長太多,所以,遇到合適的就業簽約機會可不能輕易放過。

最后,再對已經獲得試用的大學畢業生提出一點建議。那就是“認真做事,好好做人”。在試用期間,發揮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快速的特點,對新工作、新同事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融入到其中,不以“試用員工”的態度要求自己,切忌不能終日抱定“懷才不遇”的心態來工作,因為,只有將手中的工作做得格外出色了,才能證明自己有點“才”。就業是自己通往成長巔峰的必由之路,“萬事開頭難”,只有走好了這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以后的“成長通途”才會在你面前徐徐展開。

“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人而出現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只是對這一課題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我們相信,隨著這一課題研究的不斷深人,必將促進我國各大、中專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促進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同時也將促進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走向社會,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樂章。

猜你喜歡
招聘會職業指導就業指導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優化策略探析
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及對策
教育部:中職學校應至少配備1名職業指導教師
如何提升職業指導的效果和效率
試論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創新與優化分析
北京:招聘會行政許可將取消
陽春
如何給高職學生上好就業指導課
英語職業招聘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