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心理測量技術

2009-10-14 06:37
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 2009年5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

李 君

摘要:隨著心理測量技術的發展,心理測量已廣泛應用于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本文根據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介紹心理測量在該領域中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心理測量技術 心理健康 評價中心技術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09)5-0139-02

西方工業革命后,對勞動力的需要急劇增加,勞動分工日益精細,對人才培訓、人員選拔和職業指導的需要大增。同時,精神病治療的實踐和教育實踐中對弱智兒童的鑒別,這些都成為心理測量學蓬勃發展的現實需要。1904年,比奈與西蒙合作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 比奈一西蒙量表,用于測驗和鑒別智力落后兒童,從此科學心理測量開始存在并不斷快速發展。目前心理測量已廣泛應用于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本文根據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介紹心理測量在該領域中的應用現狀。

1 心理測量的概念及其特征

心理測量是指依據某種心理學理論,通過一定的操作程序,對個體的能力、人格或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或行為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心理測量是一門科學,它有自己的一套嚴謹、系統和科學的研究方法。而心理測驗是心理測量的一種具體方法和手段,它是利用量表,對某一特定個體素質進行測量的一種手段。一個科學而有效的心理測驗,必須具備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心理測量具有下面的一些特征:

(1)心理測量的間接性

心理特質與客觀的物理現象不同,心理特質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我們不能對心理進行直接的測量,對心理的測量只能是一種間接的測量。根據心理學特質理論,某種內在的不可直接測量的特質,可表現為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外顯行為。因此,心理測量只是測量了一個人對測驗項目所進行的行為反應,心理學家對測量結果進行推論,從而間接了解人的心理屬性。

(2)心理測量的相對性

對人的心理或行為進行比較,沒有絕對的標準,而只能選取群體中的其他人作為標準。所以心理測量的結果通常參照每個人處在一個群體中的位置,而位置具有相對性。例如,測得一個人智力的高低,就是與其所在總體的人的智力標準相比較而言的。同時,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3)心理測量的客觀性

客觀性是一切測量的基本要求。測量的客觀性實際上就是測驗的標準化問題。心理測量是一門科學,因此它的測量結果應該是客觀的。它的每一個步驟,無論是測驗項目的收集與選取,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檢驗,施測過程,數據的處理與結果解釋,均按照標準化的程序來進行。

2 心理測量的分類

通常按照心理測量功能分類

(1)能力測驗

從心理測量的觀點來看,可將其分為實際能力與潛在能力。實際能力是代表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技能,是學習的結果。潛在能力是個人給予一定的學習機會時,其行為能達到的水平。通常測量潛在能力的心理測驗又稱之為能力傾向測驗。能力測驗又可分為普通能力測驗和特殊能力測驗。普通能力測驗就是通常所說的智力測驗。例如“瑞文推理測驗”,“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等等。特殊能力測驗是測量在某個特殊領域的能力。

(2)成就測驗

用于測驗個體在接收學習后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例如學校的學科測驗,或者某種標準化的資格認證的考試。成就測驗多是測量有計劃的或者比較確定情境(例如學校)中學習的結構。

(3)人格測驗

人格測驗主要用于測量性格、氣質、興趣、態度、動機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人格測驗又可以分為自陳量表、評定量表和投射測驗。例如:埃森克人格問卷、MMPI、16PF、羅夏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等等。

3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心理測量

在現代企業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理測量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

(1)心理測量在職業選擇中的應用

美國心理學家斯特朗曾就興趣與職業上的成就之間的關系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他說:“能力與興趣的關系恰似摩托艇的馬達與駕駛員之間的關系相似。馬達相當于能力,它決定小艇的速度,駕駛員則相當于興趣,他決定小艇的方向。小艇前進的距離便是成就。成就是由馬達與駕駛員的綜合作用決定。興趣與行為結合起來﹐便成為促進行為的力量?!?/p>

基于此,他于1927年編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個職業興趣測驗“斯特朗職業興趣量表”。 繼斯特朗之后,坎貝爾主持了該量表的修訂后改名為“斯特朗—坎貝爾興趣問卷”。該量表是一個應用很廣的職業興趣量表,不但能為人們提供職業方向,而且還能對職業轉換和職業發展提供參考意見。測試結果可以與不同性格類型、不同職業群的常模作比較,以此了解自己在工作類型、職業興趣、培訓專業等各個方面感興趣的程度,明確自己的職業興趣以及可能的成功領域。

(2)在企業招聘中作為選拔錄用的測試工具

心理測驗可以在短時間內準確的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個人能力和其他個性心理特點,為員工招聘提供一個客觀的度量標準,使得員工招聘評價結果具有可比性。20世紀40到50年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開始越來越重視人職匹配的問題,于是心理學家開始尋求方法評價應聘者的“崗位適合度”。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心理學家對應聘者進行一系列紙筆測驗,通常包括個性心理問卷、能力傾向測驗、投射性測驗。根據不同的職業選拔需要,心理學家從眾多心理測驗中選擇合適的進行施測。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言語測驗可以作為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言語理解和人際溝通能力的衡量工具。利用投射測驗,如主題統覺測驗考察應聘者的工作動機和與工作有關的生活態度。利用各種人格問卷,如卡特爾16PF測驗,埃森克人格問卷EPQ,測量應聘者的人格特征,作為職業匹配依據。

(3)評價中心技術(Assessment Center,AC)在員工素質測評中的應用。

自從1952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首次使用評價中心技術并取得理想效果后,該技術在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強調多種心理測驗技術的綜合運用,采用不同類型的工作情境模擬技術選拔人才、培訓人才,目的在于創設一個較為真實的模擬工作環境,從多角度考察對象。評價中心所采用的主要技術有公文筐測驗、無領導小組討論、模擬面談、角色扮演、管理游戲等等。

其中,公文筐測驗是模擬工作事件公文處理的紙筆測驗,用于評價綜合分析、統籌規劃、決策能力、信息處理等能力。無領導小組討論主要通過團隊互動進行測評,評價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團隊合作、影響力、語言表達等人際交往能力。角色扮演和管理游戲則是通過讓應聘者扮演某種管理角色或者模擬某種工作事件,目的在于反映真實環境下應聘者的工作表現,了解應聘者的心理特征和個人素質。

(4)心理測驗在員工心理健康方面的應用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一個較為突出的趨勢是,現代企業越來越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于是各種心理健康測驗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應用比較廣泛的心理健康問卷有: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抑郁狀態量表、康奈爾醫學指數(CPI)、心理適應性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量表?,F代企業員工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和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員工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甚至導致員工自殺事件發生。應用心理健康問卷能夠及時發現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的員工,及時進行干預。

參考文獻

[1] 金瑜.心理測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戴海崎,張峰,陳雪楓:心理與教育測量[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3] 林仲賢,丁錦紅[J].心理測驗的含義及其應用.中國臨床康復,2004,(3).

[4] 王信琳:心理測驗在人才選擇中的應用價值[J].探求,2002,(6).

[5] 鄭日昌,蔡永紅,周益群.心理測量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
第七屆“健康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獲獎名單(第一批)
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