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把作文當作最好的伙伴

2009-10-28 07:01緱喜生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畫畫童話機器人

緱喜生

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作文應該是快樂的事。心中不快,通過作文渲泄,達到心平氣和;心中歡喜,通過作文訴說,心情恢復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可以連接千里,審視古今;可以嬉笑怒罵,痛快淋漓……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要以平常心對待作文,要把作文當作自己的伙伴,當作貼心的朋友,對它哭,對它笑,對它訴說心事,對它暢想前程,無話不說,無所不談,一天不見就不舒服,一天不和它溝通就嘴癢癢的、心癢癢的,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走出作文教學的怪圈,才能徹底放松學生的手腳,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快樂作文。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把作文當作最好的伙伴呢?

一、和作文一起游戲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們最正當的行為,讓游戲滲入到作文訓練中,或者說讓學生在游戲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戲,玩中學寫,寫中再現玩趣,作文也就成為最稀松平常的事了,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戲的快樂,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記得有一次教三年級的學生作文,我讓學生兩個一組玩“遙控機器人”的游戲,一個做遙控師,一個做機器人,機器人得用紅領巾蒙住眼睛。我掛出一幅簡筆畫,一只小鴨子,遙控師根據圖畫內容,用語言指揮機器人畫畫。游戲一開始,整個教室炸開了窩,一個個嚷著:“畫一個圈,不對,不對?!薄按笠稽c大一點?!薄爱嫷街虚g去?!薄霸僭谙旅娈嬕粋€小叉”等等,指揮畫畫的同學都憋紅了臉,既為自己指揮不當而后悔,又為“機器人”不聽指揮而著急,恨不得自己抓住筆畫,機器人則是一臉茫然,既不知道自己要畫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畫的是什么,只能想當然,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成了個傀儡木偶。一聲停止,展示作品,課堂上一片笑聲,一張張興奮的臉,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接下來寫作文,同學們眼睛都閃著喜悅的光芒,紅潤的臉蛋上堆滿了微笑,這是以往作文課所沒有發現過的現象。30分鐘,學生交卷,都有三四百字,且篇篇內容具體,情景交融,學生真正體會到作文的快樂。事后,學生一直追問我什么時候再上作文課。

二、和作文一起聊天

作文是最忠實的伙伴,天天陪伴著同學們。當你煩惱時,可以向它傾訴,當你快樂時,可以和它分享,當你痛苦時,它會給你安撫,當你愁悶時,它會悄悄地到你身邊,默默地跟著你,讓你不覺得孤獨。當上大隊委,和作文聊聊值日的情景:“早上6:30離開家門,踏上一條忙碌之路。一到學校,就和值日生一起站崗,一起打早讀鈴,值日生吃早餐,我得去巡視各班早讀,上完第一節課,又得空著肚子獨自去檢查早餐的情況,望著誘人的面包,只能干吞口水,好容易檢查完,催命的鈴聲又響了,只能打起精神和饑餓做斗爭——這樣的日子持續一周,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就像快要被吊死的人突然松了綁?!睙赖臅r候,和作文說說自己的心理話,排解心中的煩惱。作文是最好的傾訴對象,你可以盡情地對它說,沒人打攪,沒人干涉。

三、和作文一起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們周圍的生活寫出來,把我們平日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的寫出來,敘述喜聞樂見的事情,刻畫具體可感的人物,描寫時時變化的風景,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房前屋后栽了竹子,乘涼時,觀察一下它的各種姿態,欣賞一下它輕輕搖曳的竹影,把園中之竹變成眼中之竹,進而變成“胸中之竹”,這樣,寫起來,揮灑自如,得心應手。草地上,飛過一只美麗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悄悄地跟過去觀察一下它那對美麗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態,它自由自在地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寫的東西太多,校長的講話,老師的講課、父母的叮囑、上學路上的風景、交警指揮、餐桌上的閑聊、一次實驗、一次體驗、一陣風雨、一張照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會成為你忠實的記錄者,成為你最好的伙伴,讓你進一步體會生活的滋味,豐富敏感的心靈。

四、和作文一起幻想

兒童的心理結構是想象和幻想,用神話般的方式來觀察現實和解釋世界是他們固有的心理特點。兒童一般都喜愛童話,對童話里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在現實生活,碰到什么問題、難題或者一時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們就會充分發揮想象,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來解決問題。記得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寫一篇童話,時間是一星期,字數不限,結果第二天就有學生交上作文,寫了七八頁,說當天晚上一直寫到11點多。我一看文章,寫一個小女孩發現了一種奇異果,可以凝固灰塵。文章想象奇特,文筆流暢,很有環保意識和創新意識。為此,我決定編一本童話集,學生十分踴躍,真出乎我的意料,就童話題目也可以看出學生思維的活躍,諸如:在香水瓶子里的小女孩、偵探王阿里、末日之刃、1000只警衛貓、殺毒王和病毒王、小蟑螂歷險記、魯德茜和魯德南、七彩花、埃拉西亞的光復、魔術手槍,一篇篇童話都傾注了學生的心血,不僅篇幅長,情節曲折,表達方式多樣,敘述手法有變化,擬人、夸張、比喻、排比等修飾手法都會運用。

五、和作文一起學習

當學生用心去學習,認識大自然的規律,把握教學的奧秘,體會語言的玄妙,深入旋律的世界,參與體育運動,解讀形與色的世界,實際就是積累信息,這些信息都可以轉化為文字。

1.和作文一起學習語文。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即是學生學習的范文,通過它領悟作者的寫作技巧,又提供了練習材料,在學習中寫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閱讀的能力。學了《放風箏》,學生可以練習一下扎風箏,再寫《扎風箏》,借鑒書中關于風箏的外形描寫,降低了難度,學生在學中動手,動中練寫,以課文為基礎,又強化了對課文的練習。學了《凡卡》,續寫一篇,想象一下凡卡的結局,或者給凡卡寫一封信,告訴他怎么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學了《長城》,想一想勞動人民是怎么修筑長城的,描寫一下當時修筑長城的場面。

2.和作文一起學習自然。自然課一般都要求學生動手做實驗,并觀察實驗情況,總結觀察結果,有時在課堂制作一樣東西,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材料。觀察實驗,可及時做好觀察記錄,并通過一定的分析得出結論,這就是作文。做了一個小物品,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步驟,做成什么樣子的,有什么作用,一一寫清楚,又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3.和作文一起聽音樂。音樂課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覺,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練就靈敏的耳朵,拓寬觀察的手段,會在生活體驗中用音樂的耳朵去聆聽去感受。聽了《北京喜訊到邊寨》,想一想哪一段旋律最優美,哪段旋律最強勁,音樂運用哪種樂器來表現,有幾個層次,各層次又是怎么變化,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包括其他同學是怎樣反應的,老師是如何引導的,一一想清楚,也就可以有條理地寫清楚,再一次清晰體驗到音樂的美。

4.和作文一起畫畫。畫畫就是教人學會“看”,學會觀察、欣賞大自然,訓練學生觀察形狀、色彩的能力。學生的作文可以用畫來再現,看到一幅畫,可以用文字來表現。觀察的表述過程實際就是再現一幅幅畫面,再用文字寫出來,作文和畫畫關系十分密切,和作文一起畫畫尤為重要。山坡下有幾株松樹,直直地挺立著,濃綠的樹冠,鑲上了金燦燦的寬邊。面對這樣的場景,用眼睛去摹畫、去勾勒、去著色,會發現松樹不同的美。

猜你喜歡
畫畫童話機器人
童話鎮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午夜童話鎮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我愛畫畫
老樹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