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論基礎教育下的“因材施教”

2009-10-28 07:01魏建用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學校

魏建用

下面看一個《讓兔子奔跑》的故事:小兔子是奔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有人認為這是小兔子的弱點,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師就強制它去學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時間也沒學會。它不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F實生活中如果只注意改正一個人的缺點,而不重視發揮它的優點,只能造就一個平?;蚱接沟娜?。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也比比皆是:如社會和家長的“人才觀念”,似乎是大學畢業生才是“人才”,于是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真正的現實是有超過50%的學生因學習態度、學習基礎等原因要步入社會,或上技工學校職業學校等,這些學生的文化素質不可能上大學搞科學研究,而家長或教師還想按照培養大學生的模式進行施教,難怪學生學不好、學習壓力大甚至于輟學或在社會上游蕩。又如在評價觀念上存在的問題:不管是評價學?;蛟u價一個學生,唯一的標準就是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子。升學率成了評價學校教育教學好壞的唯一標準。學校評價一個教師的標準也是終結性的評價——教學成績。于是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抓應試課程,只重視智育。教師不重視非應試課程,不重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不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品格的培養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等。再如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有的教師在班級集體教學搞“齊步走”,既不管優秀生“吃不飽”,也不顧后進生“受不了”。有的教師熱心于抓尖子,溺愛優秀生,而不顧大多數,對差生更是愛不起來。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蛞越虨榛A,先教后學。學無條件地服從于教,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學的獨立性、獨立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終成為遏制學的“力量”。

俗話說做衣服要“量體裁衣”,種莊稼要“因地制宜”,育人要“因材施教”。朱熹在《四書集注》中把孔子的教學經驗概括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個人的才能和專長,以形成每個學生的最佳素質結構,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地適應社會的需要。作為基礎教育的工作者,我覺得應從下面三方面落實具體工作,去貫徹“因材施教”這一原則,才能真正體現課改的新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并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張揚和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培養和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責任”。

一、社會、學校、家長要營造正確的“人才觀”

樹立基礎教育正確的“人才觀”,能影響學生自信、自強心態的形成,進而影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推進,影響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所以具有正確的人才觀,是提高基礎教育實效的基礎,對基礎教育健康發展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我們知道“人才”不等同于天才,那些“德才兼備”、“又紅又?!暗娜耸侨瞬?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人也是人才,特別是身體健康、思想品德人格健全、心理品質良好的學生也是合格的勞動者,也是人才。如上面的案例貓頭鷹說:“小兔子是為奔跑而生的,應該有一個地方讓它發揮奔跑的特長?!庇行W生他思維能力強學習好,那么我們就得讓他上高一級學校去發展;有些學生他操作技能強,學什么像什么,那么就得讓他去掌握一技之長;有些學生他不愛學習,思維能力又差,那么只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質,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那么他也是人才。只有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行行出狀元”,才可能營造一個正確的人才觀?!白屚米尤ケ寂?、讓烏龜去游泳”各得其所各取所需,都能有所發展,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能考上大學繼續深造的學生應精益求精,使他成為高層次的人才;而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就把他培養成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才等等。如我們學校的初中部的培養目標是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的生源;還有培養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品質良好的合格的社會公民(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后者可能更為重要。

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綜合素質為基”的教育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促進學生發展。學生是什么?學生是有著完整生命表現形態的發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體性和發展的能動性。我們要尊重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把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建構者,教學不再重教知識,教育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關注學生的生命體驗,它是師生富有個性化的生命活動。

又如柳斌同志在《三談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中所說,“轉變教育思想應著重提出兩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總法則?!敝园岩虿氖┙谭Q為“總法則”,原因就在于它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已經被賦予全新的含義,成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尊重每一個國民的受教育的權利、有助于每一個國民發展個性和養成健全人格”的必須遵循的一條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學原則。不言而喻“因材施教”在今天的基礎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標推行的大背景下,依然活力四射,煥發出勃勃的生機,推動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因而基礎教育應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本出發點,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人人有才、人人可成材”的學生觀是十分重要的。學校要努力創造必要的育人環境和條件,在提高全體學生基本素質的同時,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使之成為社會有用之材,這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目標。而教師相信學生能成才,才會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才會在教育、教學上做出真正的投入,才會既面對全體學生,又因材施教,找到針對性強的措施,才會千方百計、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成人、成才。也只有教師具有“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個個成才”的學生觀,才能引導學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我們學校50%的學生學習跟不上,你不能期望所有學生都考上高中,以后考上大學,去搞研究,去科學探索,不現實也沒有意義。但是3年以后,大部分要走向社會或上職業學校就讀,因而要求我們的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培育適應于社會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即提高全民素質;一方面要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又要面向每個學生。在實施基礎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個別差異,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標。不能只重點培養優秀生,放棄對“差生”的教育,失去教育的公正性。要求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有發展、有一技之長。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方法

根據基礎教育生源參差不齊、學生個體差異較大的實際,要求所有學生都按一個模式、一個標準成才是不實際的,也是不必要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千差萬別,學生畢業后都面臨擇業和就業,初中教育不應苛求每個學生都成全才,應鼓勵學生在基本素質合格的基礎上量體裁衣,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形成自己的專長和特色。在上述案例中談到:在生活中似乎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定律,讓人們努力改正弱點。父母和家長往往關注的也是孩子的缺點,而不是他們所真正擅長的方面。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決劣勢問題,而不是去發現優勢。因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借鑒孔子的做法:(1)教師對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學習態度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體等方面的特點,都要充分了解,以便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2)教學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體教學上,又要善于兼顧個別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3)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別設計不同個性特點學生成才的最優方案。發揮學生的長處,例如在一個班級中,他們的智力、能力、知識程度都有差異,他們的動機、興趣、努力程度,學習習慣和方法也各不相同。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調整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這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也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和特長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才能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如分層教學法。每個班里幾十個學生在一起學習,雖然學的是同一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智力上的差異和其他原因等等,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各種不同情況,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區別對待。所謂共同要求,就是你是幾年級的學生就要把幾年級最基本的內容學會,所謂區別對待,就是要引導學習好的學生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經過輔導,學會本年級的基本內容。這樣,學習好的同學有學頭,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奔頭,課堂里才能人人有勁頭。分層教學模式,既強調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又滿足了學生個性的差異要求,充分發揮了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過程在育人上的作用。第二種教學方法是“先教后學”:教師布置預習提綱,學生根據提綱要求自學,自己解決問題,探索知識,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討論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學習討論,讓學生體會知識形成過程,學會學習的方法等。

“因材施教”滲透著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它看到事物之間的差異,主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注重教育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觀規律;重視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把統一要求與培養特長結合起來,充分體現教育對人的完整性建構,強調人的全面發展,關懷人的生命成長。由此可見,因材施教,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在今天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現實意義,都已經得到廣大教師確認。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促使學生主動地發展等全新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體現在我們的教學行為、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張巖.淺論啟發式綜合教學模式.

[2]徐海元.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兩種不同教學原則.

[3]趙月望.論高職教育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

猜你喜歡
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學校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問題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運用的原則
小學英語課堂再創新
當前學校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學校推介
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揚長避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