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離婚前后:孩子的心都需要及時安撫

2009-11-11 09:17王天高
關鍵詞:離婚

〔關鍵詞〕離婚;離婚前后;單親孩子

家長咨詢:王博士,您好。我兒子九月份開學就要上高二了。兒子上初二那年,我和他媽離了婚。當時,孩子剛好進入逆反期,加上我和他媽談判離婚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兒子沒心思學習,成績逐漸從位于前列滑到了班級的倒數,為此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我的抱怨,他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近些日子,兒子竟然有放棄讀書的想法。我應該如何是好?

分析點評:父母離異受到傷害最大的不是離異的雙方,而是孩子。因為父母離異常常會使孩子感到沒有了安全感和歸屬感,會覺得失去了父母的愛,十幾歲的孩子還會認為父親或母親作風不好、人品不好、自私等,產生對父母甚至周圍人的仇視和敵對心理。

完整的家、和諧的家必然會給孩子帶來一個溫馨的避風港,是最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但如果夫妻已打得焦頭爛額,確實緣份已盡,在不得不離的情況下,我建議離婚前要堅持三個原則:一、不在孩子面前吵鬧。應盡量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靜,不要吵起來肆無忌憚,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是和壞話。二、父母都要愛孩子。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都很愛他/她,只是爸爸媽媽之間出現了分歧而不能生活在一起,但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改變、不會減少,無論孩子跟誰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都會時刻關心著孩子,經常會來看孩子。三、給孩子自主權。要盡可能讓孩子自己選擇和誰生活在一起……總之,夫妻離婚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撫工作,盡量減少給孩子帶來的恐慌、不安和傷害。

當夫妻離婚后,我建議夫妻雙方也要堅持三個原則:一、父母雙方更要加倍關心孩子,做孩子心理上、情感上、生活上的堅強后盾。如果因為離婚而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家長要努力安撫和感化孩子。二、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家長,要尊重孩子,盡量抽時間多跟孩子在一起,運動、旅游、娛樂、交流和溝通,把孩子當作家庭的重要一員,大小事盡可能與孩子商量,傾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覺得即使生活在單親家庭也不孤單。三、沒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家長,更要定期抽時間與孩子電話聯系、短信問候、交流溝通,讓孩子覺得父母雖然分開了,但離開的一方(爸爸或媽媽)并沒有遺棄自己,而是時刻愛著自己、牽掛著自己。

對于問題比較嚴重的孩子,家長最好帶著孩子一起到有關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心理疏導,化解心結,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更多學習問題案例分析,請登錄王天高博士博客:blog.19lou.com/11862892)

(作者單位:浙江現代青少年研究院,310012,電郵:wtgcp@tom.com)

編輯/陳 虹 終校/于 洪

猜你喜歡
離婚
“離婚”二字從何而來?
離婚糾紛按揭商品房分割問題探析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完善
從西門慶說婚外戀
婚姻欺詐法律規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英國和歐盟:注定艱難的“離婚”
背負“離婚” 原罪的張歆藝, 還是幸福了
如果英國和歐盟真的“離婚”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