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經濟下企業理財目標——企業資源最大化

2009-11-23 02:46
中外企業家 2009年4期
關鍵詞:最大化知識經濟利益

馮 威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的經濟狀態,是一種知識資本型經濟、知識產品型經濟、知識分配型經濟。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各個方面的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就包括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在這種新的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的目標也要隨著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保證了財務管理的目標與時俱進,才能保證企業對其的要求,從而有助于企業的發展。

1.知識經營觀念

知識經營就是創造、使用、保存并轉讓知識、智力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它把人力資源的不同方面和信息技術、市場分析乃至企業的經營戰略等協調統一起來,共同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從而產生整體大于局部之和的經營效果。

2.軟資源第一觀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將戰略性資源轉移到知識、信息及其創新能力上來, 企業在經營全部資源的基礎上,更重視對軟財務資源的潛能開發,服務于企業的各方關系及社會。企業在理財時確立了“軟資源第一”的觀念,并通過合理的資金運作,培育和擴張軟資源,以此優化企業資源結構,順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

總之,知識經濟改變了理財環境,對企業提出了新的理財觀,企業理財目標作為理財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有必要尋找更為可行的理財目標來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變化,即企業資源最大化。

企業資源最大化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增量資源最大化,即資源效益最大化。指利用存量資源獲得盡可能多的增量資源,使資源得到保值、增值。第二,存量資源最優化,即資源質量、結構最優化。其中,質量最優化是指,不斷提高資源增值的潛力,減少不良資產。結構最優化是指,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組合。

資源最大化目標是財務管理目標的理想選擇,但還需考慮其實現的可能性問題。只有目標能夠達到才是合理的、可行的。知識經濟為資源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創造了條件,同時,以資源最大化為理財目標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一、知識成為戰略性資源,要求拓展理財范圍

1.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首位資源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資本來發展的經濟,知識資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90%。產品價值中物化勞動轉移價值的減少和知識價值的增加,使產品虛物化程度提高。對一個企業來說,知識資源的擁有量是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知識資源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首位經濟資源。

2.知識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實踐證明,21世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已經不是土地、勞動力數量或資本存量等硬財務資源的增加,而是主要依賴于人的知識、能力和技術水平等這些軟財務資源的提高。

3.樹立“以人為本”理念

知識經濟的企業效益源于知識資源的開發與投入,改變了傳統經濟依賴自然資源耗費求效益的做法,人是知識的載體和智能的源泉,只有發揮了人的積極性,才能使知識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所以樹立人本管理理念,調動人力資本持有者的積極因素,應是知識經濟中企業理財的主攻方向。因此應改變傳統理財中以物為本的做法,把管理客體轉移到以人為本上來,企業不僅要重視擁有人才,而且要尊重人才,利用人才,建立能發揮人才作用的管理機制。

知識成為戰略性資源,對這部分戰略性資源的管理必將成為財務管理的重點,它不僅應在財務管理的目標中體現,而且應成為目標的主要方面。但知識資本又非傳統意義上的資本,要推動知識資本的運營,必然要拓展理財的范圍,理財的著眼點應是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組成的企業的全部資源,即要由資本運營進入資源運營不能只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資本。

二、產權觀念變化,要求企業服務對象擴大

知識經濟時代,物質資本的地位相對下降,而知識資本的地位上升,不同資本所有者對企業均有經濟利益方面的要求。這一重大變化,決定了企業的經濟利益不僅僅歸屬于股東,而且歸屬于“利益相關者”。在如今多元化社會里,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同企業之間擁有的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約的關系,如出資人、員工和顧客,也包括其他利益相關者,如所在社區、特殊利益團體和社會公眾等。而且,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知識具有可共享性和可傳播性,使得企業與社會的聯系變得更為廣泛而深入,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更加取決于社會對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因而也就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其社會責任,重視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這就表明,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社會目標在其目標結構中的地位必將提高。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財務管理服務的對象應是多元化的,即不僅要追求股東利益,也要追求其他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企業要處理好各方利益關系,只有通過整體資源的有效運作,獲得資源最大增值才能實現。

三、無形資產利用潛力巨大,為理財提供廣闊天地

隨著知識產業的發展,無形資產的價值越來越高。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正成為日益重要的資本。此外,無形資產這一生產要素具有可共享性,傳播的速度快,因而其資本化的潛力巨大,企業不能忽視對這部分資產的開發、利用、管理與配置。如果這部分資源能充分資本化將為企業創造巨額財富。如果只關注財務資本的運營,忽視無形資產的利用,將會一葉障目不見輿薪。

四、虛擬企業出現,為發揮資源潛力創造條件

“虛擬企業”就是幾個公司將自己具有優勢的部分和其他的企業經行聯合起來,來開發和研究一項產品,這樣的企業,不存在實體,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是存在的,一旦產品開發完畢,企業即宣告結束。在虛擬企業中不同的企業將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生產要素作為聯盟企業內部進行合作的資本,與其他企業交換本企業所需的技術和信息等生產資源從而分享共同成本。這也意味著企業的生產要素能夠存在多個虛擬企業當中,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知識生產要素與傳統生產要素不同,它能夠通過虛擬企業實現最大程度的共享,也就是說知識要素的機會成本是不可限量的,如果不關注知識利用的最大化,企業必然存在潛在的巨大損失。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日益重要以及虛擬企業的出現為資源轉化為資本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五、協作為資源配置創造有利條件

知識是一種獨特的資源,因為知識是無限的。如果得到分享和傳播,知識就能增加。因此,協作是企業如今出現的最重要的趨勢。合作已在經濟方面產生效率,因為它自身就涉及到知識和思想的交流或集中。在舊管理體制下,企業認為主要任務就是賺錢,為了省錢而解雇員工,這是一種過時的管理方法,因為員工是企業依賴的主要知識來源,利用員工的智慧建立起更為強大的生產和贏利體制,對企業更為有益。

不僅企業內部資源可以資本化,如商譽、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等,外部資源如地理位置、特殊政策、公共關系等也可以資本化。知識經濟中企業的一大任務是發現、利用可資本化的資源,并尋求其與外部資源的結合,從而實現自身資源的最大化。

六、知識經濟下競爭加劇,資源最大化是企業競爭力基礎

知識經濟下,產品生命周期縮短,技術更新加快,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化不定,使得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獲利越來越取決于能否保持競爭力。企業不具備競爭力,不強化競爭力,即使短期內獲利,從長期來看也是很難立足的。而獲得和保持競爭力不僅要關注收益情況,還要關注資源的質量狀況。因此,追求資源最大化才能保持企業長久的競爭力,才能實現企業的目標。

(鄭州鐵路煤炭運銷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最大化知識經濟利益
知識經濟背景下優化企業法務體系問題及改進對策
回音壁:這篇文我很喜歡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I Love You, Dear China
評價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人本管理,發揮圖書館場所功能最大化
創新網絡活動對大中型企業研發績效動態影響研究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鏈的終結?
超級最大化軟件有“面子”
關于IE瀏覽器默認窗口大小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