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2009-12-01 02:43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09年9期
關鍵詞:辦學中心大學

閻 晶

高校既不能只強調以科研為中心,也不能只強調以教學為中心,而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人的發展是最根本的,現代的高校教育不是對學生的管理、約束和控制,而是創造條件發展學生。

一、“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涵義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8年寫進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宣言的?!缎浴分赋?在當今日新月異的世界,高等教育顯然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視角和新模式。

教育部于2005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學校管理規定》進一步在高等教育領域明確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精神。這一規定為新時期高校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學生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一切要從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一切要從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出發,真正代表學生的利益,為學生做好服務。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倍诟叩冉逃I域中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逐漸成為新時期高校的一種新的辦學理念。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現實意義

(一)以學生為中心是時代發展對現代高校的要求

國際上高等學校的決策者,把學生及其需要作為關心的重點;把學生視為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負責的參與者,包括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討論、評估、課程與內容改革、制定政策與院校管理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必將對整個21世紀的世界高等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標志著以學生為中心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成為現代大學的辦學準則。

21世紀高等教育面對激烈競爭,迎接嚴峻挑戰,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從積極的意義看,這是一個好的發展態勢,對整個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二)以學生為中心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對現代高校的要求

大學生們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在大學里找到答案,多樣化的素質需要在大學里培養,而大學的領導者和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需求給予滿足,指導學生對所需的問題找出答案。所以,高校不能讓學生把問題帶進大學里來,再讓學生把問題帶出大學。這就要求高校應全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思想,將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育思想的核心。從這個意義上講,必須將以學生為中心作為高校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教育思想。政府和社會辦大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我們的高校所辦的一切事業,一切體現國家和民族意志的落腳點都在學生身上。

(三)以學生為中心是高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要求

縱觀高校的辦學思想定位,各有特色,但要確定一個具有先進、實用、有效的辦學思想,體現高校的本質特點,發揮現代大學引領時代發展、為社會服務的功能,現代大學的辦學思想只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質量為評價高校的重要依據。目前對高校較有權威的評價就是教育部開展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學校所抓的一切工作、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生進行,學校的辦學目標等結果的檢驗都要落到學生身上。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中心是高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要求。

(四)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

大學為學生而設。在社會對當代大學的許多期望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學能教好學生,對學生負責,這是大學的主要使命。大學是人才培養機構,以學生為中心,培養高質量人才,是大學的基本使命。以學生為中心,明確了學校和學生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說,學校是賣方,學生是買方;學校應更加關注學生的權利;學校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的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發展的要求。

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以學生為中心”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革命,要通過各個方面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措施來保證和落實。從宏觀上講,大學必須關注四大需要:學生的需要、家長的需要、政府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而學生的需要是多樣化的,并帶有鮮明的個性化色彩。學生的中心地位的確立需要高校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一)明確高校辦學定位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高校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宗旨,辦出自己的特色,找到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的最佳結合點。

(二)師資建設

目前中國高校師資呈現兩點不足:一是總量不足,二是素質不夠高。大學要快速發展就必須不斷吸引優秀教師,只有優秀的教師才能吸引并滿足學生的需要。大學要積極進行人力資源開發,一要面向國內外延攬高水平教師,二要開發校內人力資源,深化大學人事制度改革與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貢獻率,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同時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變“管”和“教”為服務,善于引導、幫助和促使學生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我會學習”,徹底改變其行為導向,變依賴性學習為自主性學習。其中,最主要的是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尤其要激勵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重視學習動機的作用,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尤其是要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實現這樣一種人才培養目標,在當前的高校教學改革中,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模式,更新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三)管理者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從大學校長到中層管理隊伍直至一般管理服務人員的工作,都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環境,創造氛圍,包括黨團組織、導師制度、道德養成、生活與安全等,一切都要圍繞學生而工作。

1.管理者要轉變思想觀念,要從學生需要和發展出發

圍繞“以學生為中心”,每一位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教職員工都應把最新的知識、最前沿的信息、最真摯的情感、最好的服務引入到學生管理過程中。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完善管理與服務措施。樹立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要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就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基本權利和責任。有學生工作管理專家指出:“管理是引導,不是去左右;管理是影響,不是去支配;管理是感染,不是去教訓;管理是解放,不是去控制?!币詫W生為中心是對學生人性的喚醒和尊重。真正的管理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讓學生體驗學校生活的美好,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同學間友誼的純潔,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培養他們積極的人生態度、鮮明的價值判斷、豐富的思想體系。學生管理要高度關注學生的自由、幸福、尊嚴和生命終極價值,用全面發展的視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學生管理要體現人文關懷和道德情感。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田建國教授曾談到:無論現代管理手段多么先進,都不能否定面對面的教育工作;無論現代傳媒多么發達,都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融合;無論各項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視人文關懷和道德情感?,F代管理要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將外在規范要求內化為思想品格。學生管理工作要認同學生在學校的主體地位,了解他們、尊重他們、為他們服務。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不僅要掌握學生的群體特點,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不僅要把他們看作教育法律關系中的權利主體,還要把他們看作能動的、有創造力的行為主體,真誠關愛學生健康成長,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從青年大學生發展需求出發,把職業發展、心理健康、幫困育人作為人生指導的重要內容,把教育著力點從消極防范和控制轉向積極引導和真誠服務上來。

2.以學生為中心,構建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服務管理體系

要做好以下重點層面的工作:進行全方位、多層次、有實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抓好健康、文明、有序的宿舍文化建設和學生骨干隊伍建設,開展心理指導、幫困助學、就業指導等。在管理工作中,要多激勵,立足于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多活動,立足于學生素質的培養;多發展,立足于學生政治思想的培養;多實踐,立足于學生能力的鍛煉。

“以學生為中心”不光是一句話、一個理念,而應該是一切高校工作的行動指南。必須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急學生所急,慮學生所慮,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必須環環相扣,形成完善的教學、管理和服務系統。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認真考慮整個教學和管理環節中的各個細節,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培養人才,服務地方、服務社會。

圍繞“以學生為中心”這個核心,對于高校來說,就是育人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優秀人才;辦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建設和諧校園。把“以學生為中心”落實到教育工作實際中,就是要以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為中心,堅持“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樹立“學生之憂為己憂,學生之樂為己樂”的思想,各項工作都要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思學生之所想、憂學生之所慮、急學生之所求,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實現理想、成就事業的機會和能力。因此,以學生為中心,就要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服務觀念,增強責任意識,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光”,讓學生變得更豐富、更智慧、更快樂,讓學生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猜你喜歡
辦學中心大學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