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責任

2009-12-02 10:20靳立鴻
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 2009年11期
關鍵詞:責任感民族責任

靳立鴻

【文題展示】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長期從事學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財經大學胡連生教授說?,F在少數學生中存在的迷戀網絡、虛度光陰、不求上進等現象,從根本上講,都是責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現。一個連對自己和父母都不負責任的學生。怎么會承擔對集體、國家和事業的責任?

《中國青年報》上《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一文說:“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才會真正把自我實現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p>

不久前辭世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老人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文中說:“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恐怕就在于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p>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聯系社會實際或你的人生體驗,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

【命題分析】

第一則材料例舉胡連生教授對時下學生現狀的看法,有三個地方值得注意:一是限制詞“少數”,這是對學生現狀的基本認識和客觀估計,由此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不加以遏制和引導,這目前的“少數”就可能演變成多數,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覺。二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少數學生“迷戀網絡、虛度光陰、不求上進”的實質是“責任感缺失”。迷戀網絡,沉溺虛擬世界,面對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現實世界則采取回避或漠視的態度,最終只能是不思進取,失去生活方向。三是思維梯度分明,話語具有鞭策人警醒徹悟的作用?!斑B……都,怎么……”的句式反問有力,言猶在耳,毫不掩飾,直擊人的心靈世界,叩問人的靈魂價值。同時這個句子還暗含了“少數”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命運不負責任的意思。由對自己不負責任,對自己的父母不負責任進而上升到對集體和國家不負責任,層級遞增,發人深思。

第二則材料是從《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一文中有意抽出的關于學生要有“社會責任感”問題的句子。具有了社會責任感,才有主人翁意識,才有盡義務、負責任的內驅力。將實現“自我”的價值和關注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談,突出“自我”的力量雖小,但正是由這許多個“自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承擔起了國家振興的重任,扛起了民族復興的大旗,個人的價值才在國家富強民族進步中彰顯出來,因此,個人的榮辱得失與國家民族的榮辱興衰息息相關。這段話從正面說理,簡潔地說明了個人富有社會責任感對于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有很好的導向激勵功能。

第三則材料引述國學大師季羨林老人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一文中的一段話。這段話雄視千古,高瞻遠矚,從人類社會發展的縱的角度,高度概括其發展規律;然后又從橫的角度。點出每代人都相應承擔起傳承文明,弘揚民族美德的責任?!岸沂墙^非可有可無”,意在強調“必須如此”,只有眾人投身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完成歷史賦予的莊嚴使命,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與價值。

比較這三則材料,我們不難發現她們之間的相同之處。

其一,材料豐贍,意蘊深邃。這三則材料直面現實。有的痛擊時弊責任感缺失,有的積極引導人增強社會責任感。有的督促人果敢地擔負使命,又都統一在“責任感”上。豐厚的文化底蘊折射出沉甸甸的責任,鏗鏘的話語傳達出諄諄的告誡,意境可謂深遠。

其二,指向明確,一目了然?!柏熑胃小币辉~出現的頻率高,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責任感”的重要意義;層次分明,從論述對象上來看,由個人、父母說到集體、國家民族;從立意來看,由個體責任、家庭責任說到社會責任、國家民族責任乃至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格調逐次升華。

其三,命題開放。要求具體。兩“自”(實際上含有“自定文體”)以及字數要求是對寫作的硬性限制,聯系實際談感想,在限制中又有不限制,留有馳騁才思的廣闊天地。只要圍繞“責任感”,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談切身的體驗,相信一定會成竹在胸,很快審清題意,理清思路。

【思路點撥】

材料是為行文構思提供立意依據而設的,雖然是三則材料,但采用層層剝繭法,稍加整合材料,“橫看成嶺側成峰”,就會發展多個角度立意。

首先,先看材料設置的角度:第一則材料從反面切人,指出當今少數學生沉溺網絡。不求進取的表現,實質是“責任感缺失”。進而推論“一個連對自己和父母都不負責任的學生,怎么會承擔對集體、國家和事業的責任?”那么,我們就倒過來分析,通過“少數”看主流,反向求證,以事實為根據,指出當今絕大多數學生并沒有迷戀網絡,耗費時光,而是有節制地、有效地在開發網絡資源,利用網絡平臺構建精神家園。

再深入一步求證,絕大多數學生珍惜時間,好學上進,胸懷大志,有責任感。他們參加汶川地震賑災和爭做奧運會志愿者,就是明證。他們這樣做是對自己負責任,對父母負責任,對集體負責任,將來也一定會對國家民族負責任。這樣由實到虛,由已知的事物推知隱藏在這一事物對立面的事物,思路頓時開闊。

其次,第二則、第三則材料都從正面談及“責任感”,都從較高角度立意,顯示了高雅的情志,高尚的人格,高遠的立意。古人一向追求文品及作者人品的統一,“格超蘭之外,品在竹之間”,“高沽韻同修竹,孤情操比寒梅”,讀其文想見其為人,收到“讀文如晤”的效果。第二則材料韻致高邈,要求學生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勇敢承擔對集體、國家民族的責任聯系起來,這從題目《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的“低處”與“高處”的對比以及對“靈魂”的價值確認就可以看出來。第三則材料關注人類命運,傾心弘揚文化,志在薪火相傳,直擊人們的靈魂世界,拷問“我的人生意義與價值在哪里”,吐露人文情懷,境界高遠。

再次,責任,就抽象的名詞或短語可以列出:責任感、責任心、責任意識、責任追究、責任事故……還有成語:責無旁貸、盡職盡責、責任重于泰山等。按責任的類別和性質分,有個人責任、家庭責任、集體責任、國家責任以及政治責任、法律責任、道義責任、歷史責任等。要做到馳騁想象,化抽象為具象就必須注意三點。

其一,縱橫聯想,面中取點。古今中外具有責任感的人和事舉不勝舉,屈原因感于楚懷王昏庸,聯齊抗秦的政治主張受阻而賦《離騷》,司馬遷忍辱發奮,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而著《史記》。歷史上著書立說,開宗立派的如諸子百家,三曹和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等都是盡了歷史責任的人?;羧ゲ 靶倥礈?,何以家為?”班超投筆從戎,戊邊三十一年,蘇武持漢節十九年不變,馬援踐行了馬革裹尸的誓言。他們把衛國戍邊當作自己的責任,彪炳千秋。這些都是富有責任感的表現。

其二,挖掘內蘊,擷英萃華。錢偉長到清華大學國文系報到的那一天,正值“九·一八”事變,錢老毅然要求改學物理,因為要擔當科學救國的責任;張瑞敏狠抓“名牌戰略”,使“海爾”躋身世界品牌行列,因為要擔當打造民族工業品牌的責任。這些典型事例都說明了什么,我們要分析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盡心盡責的內在原因和精神動力,同時,思維要全面,不能走極端和出現片面性,如根據能力大小,能擔當什么責任就承擔什么責任,不要脫離實際;我們要對承諾負責任,但對于違背原則和道德的所謂“責任”。必須說“不”。責任附麗于誠信、善良、正直、進取、孝心、感恩、愛國等美德,才益顯價值。

其三,選定文體,寫出個性。擅長寫哪種文體,就發揮主觀能動性,展示個性特長。議論文、散文、記敘文甚至獨幕劇、相聲、小品都可以選擇。

總之,“責任”這個話題,我們并不陌生,這方面的素材不很多??赡苡腥擞X得話頭“俗”?!八住辈灰o,關鍵是選好角度,立意新穎,“俗到高處品自雅”。只要化俗為雅。寫出真我,寫出個性,有創意地表達,就能寫出令人口舌生津的文章來。

猜你喜歡
責任感民族責任
初中生責任感發展的差異性調查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MINORITY REPORT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誰的責任
責任(四)
責任感等2則
傳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