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小企業融資難

2009-12-09 05:54
經濟視角 2009年10期
關鍵詞:小企業金融機構信用

劉 茜

2008年9月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波及范圍之廣、沖擊力度之強、連鎖效應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出口導向型且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金融風暴沖擊下,我國40%的中小企業已經倒閉,另外還有40%正在生死邊緣掙扎。要想走出生死線,中小企業必須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

但實際情況是,目前中小企業融資很難。盡管近些年我國相關部門在很多方面努力開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一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在“2009年中國小企業多元化融資對洽會”上,原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表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特別是在最近,4萬億刺激計劃里,信貸上半年增加得很快,有7.38萬億,真正民營中小企業得到的很少。從我國看,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既有中小企業自身的問題,也有體制和機制的問題。融資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一、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一)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弱

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是其融資難的根本原因。中小企業規模小,一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和市場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差,容易遭到市場淘汰。企業發展具有不確定性,信譽度不高,加之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愿。

從調研的情況看,目前的企業大多是以合伙經營為主要經營方式發展起來的,科技含量低,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產權單一;積累少,投資規模與市場競爭力不足;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中小企業會計報表真實性的懷疑,導致其資信等級不高,對其缺乏足夠的信心,為保證信貸資金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都不愿意冒險向中小企業貸款。

(二)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條件嚴格

銀行經營理念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企業經營環境趨緊,銀行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放貸條件比以往更加嚴格。有的銀行還對中小企業貸款進一步上浮利率并附加條件,收取保證金或財務費,加大了企業融資成本。由于從銀行貸不到款,不少企業被迫轉向互?;蛎耖g高利借貸。

但由于民間資本的數量有限,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主要還得靠銀行信貸部門?,F在的中小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不僅數量多,規模小,而且單個企業需要資金量相對較少。即使是自認為較大型企業的資金需要量也不足千萬元,絕大多數都是幾十萬元。一定數額的資金貸給大型企業只須幾戶即可,且成本低,風險系數小。而貸給中小企業則麻煩得多,且成本高,經營風險大,回報率較低。因此銀行通常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不愿為資金需求量小且分散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不健全

在為中小企業服務方面,金融機構做了許多努力,但總的看,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多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擔保難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是擔保機構總體規模較小,抵御風險能力不強,信用擔保放大系數低,功能不完善,管理亟待加強。

(四)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比較窄

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滯后,民間融資、上市融資、發債融資等渠道不暢,創業投資機制尚未形成,產權交易市場功能尚未發揮,中小企業難以通過直接融資渠道獲得有效的資金供給。直接融資渠道窄,資金總量少,使得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進一步加大,加劇了銀行貸款的難度。

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目前,金融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現狀還遠非理想?!懊鎸χ行∑髽I的快速發展,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按照出手快、出拳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精神,按照專業化經營的思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等問題,促進健康發展?!?/p>

(一)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首先是政府要高度重視

深化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銀行業從業工作者和高級管理者的思想認識,從保增長、保民生、保就業和促進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真正認識做好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工作的重大戰略意義和做好這項工作是雙贏戰略的真正含義。

我們欣喜的看到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小企業工作高度重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也十分明確。國家有關領導也多次提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1.要落實政策,要把國家對中小企業扶持的相關政策落實到實處,確保相關政策、優惠措施能夠真正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2.要提供優惠的稅收政策,降低中小企業的納稅金額,緩解他們的資金壓力。3.制定有關補貼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補貼力度。

(二)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練好內功,提升素質

把解決當前困難和謀求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自主創新,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引導企業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正確研判形勢,增強風險意識;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切實加強管理,千方百計節能減排、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支持中小企業發揮經營機制靈活的優勢,更加注重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突出研發、品牌和營銷,抓好品種質量,向“專、精、特、新”以及產業集群方向發展。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改造,中小企業應走產權主體多元化之路,引進優秀管理人才,降低經營風險。打造誠信企業,這樣才能提高信用等級,增強融資能力。

(三)金融業機構應轉變觀念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絕大多數為國有商業銀行,從風險控制、收益最大甚至各種利益分配的角度考慮,商業銀行更愿意為各類國有大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2009 年頭幾個月,不少商業銀行貸款投放均大幅度增長,有的甚至可形容為“天量”放貸,但貸款結構多數投向了國有企業或者有政府背景的企業和項目,中小企業獲得的信貸支持相對較少。

對于銀行來說,正確處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與加快自身發展的關系,適當降低對民營企業貸款門檻,加大信貸扶持力度,實現銀企雙贏很重要。1.要鼓勵各級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推出相應的鼓勵和優惠政策,使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放貸可以獲得同向國有企業、重點企業放貸相同的回報。2.推動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機制創新和服務創新。支持銀行內部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貸款機制,如設立中小企業事業部,落實信貸責任,加強業績考核,放寬呆壞賬核銷額度等,調動基層銀行的積極性。

1、 建立風險評價機制

對中小企業的利息收入能夠覆蓋資金成本、管理成本、撥備成本。這樣有可能使得對中小企業的利率要高于大企業大項目貸款?,F在,市場化的改革也充分給予各商業銀行根據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成本來制定貸款利率的條件,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在成本核算基礎上,科學合理制定貸款利率。

2、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對于大企業、大項目貸款,管理成本相對較低,規模效益比較明顯,而小企業經營風險,千家萬戶,相對比較分散,管理成本比較高。所以為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信貸人員、管理人員必須要有特殊的激勵機制,使他們能夠盡可能去做這些小企業的溝通、調研和風險評估,為小企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3、建立盡職的免責機制

過去很多銀行、很多信貸人員不愿意做小企業貸款,除了沒有激勵機制以外,大家還有一個很大的擔心,就是貸款出了問題,變成壞賬,可能要追究責任,甚至被追究終身責任。而作為大企業、大項目貸款,即使發生了不良貸款,變成壞賬,相對來講,也沒有更多追究信貸人員的責任。這里存在一個道德風險的問題。要想使商業銀行特別是信貸人員能夠愿意去做小企業貸款的,去提供好的金融服務,提高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除了激勵之外,要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應建立盡職、免責,瀆職、問責的制度,只要盡職,即使貸款發生壞賬,也不應該給予處罰,這樣使銀行信貸人員放下包袱,使廣大信貸人員愿意做小企業的信貸服務。

4、建立高效的審批機制

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管理機制,要調整管理的流程,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的環節,要放低門檻,這樣才能適應小企業對信貸資金短、平、快的要求。

(四)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隨著我國金融機構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金融市場越來越細分的今天,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必將應運而生。由于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問題,中小企業成本最低的金融服務來自于中小金融機構。一些經濟學者認為,不同的金融機構給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和效率是不一樣的,大力發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是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根本出路。

建立和健全中小銀行組織體系。允許創辦股份制的區域性中小銀行,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專門化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的優勢在于可以更加貼近企業,降低目前各商業銀行實行的授權授信制度的門檻,另外,這種金融機構專門從事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活動,更加有利于不斷積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經驗,提高中小企業融資的質量,促進企業和銀行的共同健康發展,從而達到企業和金融業和諧、互利的共贏局面。

(五)積極發展擔保制度

目前的中小企業創業風險大,又缺乏必要的要件,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抵押或者質押,得不到銀行貸款的支持。因此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顯得尤為重要。這時就要充分發揮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引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擴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功能。

促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建議財政繼續加大風險補償、保費補貼、稅收支持等政策力度,落實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補助、營業稅減免等政策,支持地方多渠道籌資,大力建立和完善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形成有效的信貸風險分擔機制。使擔保公司能根據風險控制能力和企業實際狀況,最大限度地放大擔保倍數和額度,全力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用擔保服務。同時,可以試點發展互助性擔保制度。它的優勢來自于民間擔保的產權結構、區域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機制。處于劣勢的中小企業通過互助性擔保聯系起來,可以爭取到更多、更優惠的貸款。

(六)社會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共享體系

有關部門要加快搭建完善的共享信息平臺,盡快建立中小企業的信用記錄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咨詢機構,為金融機構提供中小企業全方位、多視角信用狀況有償咨詢,建立嚴格有效的中小企業信用獎罰機制。對于發展前景良好、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的中小企業,可建立“信譽良好的中小企業”名單;對于有騙貸或違約行為的中小企業,應在金融同業中予以通報,增加中小企業及其股東的違約成本,促使其主動增強對自身的風險約束,防止其多頭融資,套取社會金融資源。當前,特別要加大對惡意逃廢債務企業的懲處力度,發揮法律強制作用,讓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價,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機制和制度。

融資難、貸款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小企業從數量上占了我國企業總數的99%,如何面對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銀行和企業永遠是相互依存的一個共同體,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既是銀行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銀行發展壯大的根基所在。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

(責任編輯:云馨)

猜你喜歡
小企業金融機構信用
神秘的植物工廠
失信商人的悲劇
信用消費有多爽?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信用山東”微信號正式啟動發布
淺論小企業會計管理
如何加強小企業的會計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