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符合市場需求的地方高校專業建設

2009-12-10 06:47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09年22期
關鍵詞:市場需求青年教師專業

林 鴻 姚 筠

[摘要]文章通過對地方高校專業建設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探索了符合市場需求的地方高校專業建設,以期尋求地方高校專業發展的新途徑,提高地方高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地方高校 專業建設 市場需求

[作者簡介]林鴻(1977- ),男,陜西西安人,贛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業設計教學研究;姚筠(1978- ),女,陜西銅川人,贛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業設計教學研究。(江西贛州341000)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9)33-0024-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投資體制逐步由單一的政府財政撥款發展為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方式,高等教育走向了市場化。有競爭就有壓力,面對壓力,地方高校必須積極尋找對策,構建起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學科,以此提高辦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擴大學生的就業面。

一、當前地方高校專業建設中面臨的困境

1.辦學經費不足。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增加教育投資是落實教育戰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和個人都要努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確保教育事業優先發展。要逐步建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稅費、收取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校辦產業收入、社會捐資集資和設立教育基金等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①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地區不平衡問題,加之地方高校教育發展對本地區經濟發展依賴程度的不斷加大,造成了各地區之間高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

地方高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一部分是地方財政撥款,另一部分則是學費、校辦產業創收與社會捐集資等,還有就是銀行貸款。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在地方高校中,地方財政能夠完全和基本到位的分別只占7.14%和58.3%,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高校的財政撥款不能到位。而學費、校辦產業創收與社會捐集資情況也不容樂觀,許多學生由于家庭貧困而無力支付高額學費,拖欠學費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音體美特殊專業,由于收費高,有1/3以上的學生欠繳學費;一些地方高校由于不具區位優勢,其校辦產業創收很少,杯水車薪;地方高校與中央部屬高校相比,知名度低,也鮮有來自于外界的經濟支助;一些地方高校由于生源不足,影響力不大,與政府相關部門聯系少,也難以獲得銀行貸款。

地方高校辦學經費的不足,一方面影響了其在教學設施設備上的投入,無法有效改善辦學條件,擴大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學??蒲械陌l展和高級人才、緊缺人才的引進,專業學科建設只能在較低水平上徘徊,難以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2.生源質量不高,師資結構不合理。自高校擴招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就是生源質量。以往地方高校與部屬院校一樣,都是以精英化教育為主,培養各專業的高級人才,而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量學生涌入高校,帶來了生源質量的下降。較之部屬院校,地方院校這一現象尤為突出。

在生源質量存在問題的同時,一些地方高校的師資結構也有待改進。表現為:(1)青年教師多。自高校擴招以來,教師的數量以每年幾萬人的速度急速增長,大量的青年教師在未接受正規職業技能訓練的情況下匆匆走上講臺,以往那種需要2~3年的助教經驗才能上課的要求已經成為歷史。青年教師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質量堪憂,這一問題在一些新興專業,如物流、動畫設計等表現最為突出。(2)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中年教師少,難以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專業的發展。(3)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以及高級職稱的教師在一些專業中所占比重小,甚至沒有。

3.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隨著高校的擴招,“輸出”就成了問題,畢業生就業被廣泛關注。國際勞工組織于2006年10月發布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就指出,由于各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與教育發展的速度不一致,盡管接受了相對較好的教育,但是當代青年的就業形勢依然很嚴峻。

現代經濟學理論將失業類型劃分為摩擦性失業、總量過剩失業和結構性失業三大類。其中,結構性失業是由于經濟結構或生產技術轉變太快,勞動者的技能不被市場需要所引起的一種失業。高校擴招后出現的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現象并不僅僅是就業機會不多造成的,而是由于他們的知識結構、素質能力不適應市場的需求,是“結構性失業”的表現。究其原因,是由于許多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沒有或較少考慮到社會需求,與社會需求脫節,跟風照搬,專業設置沒有特色,特別是沒有與當地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聯系起來。

二、地方高校專業建設的對策

在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指導下,地方高??梢詮淖陨硭幍膶嶋H情況出發,探索具有特色的專業發展模式??梢耘c市場需求緊密聯系起來,解決經費、資源上的不足,以實現與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1.結合市場需求,多渠道籌資。辦學的經費問題不能忽視,不能突破經費“瓶頸”,地方高校教育狀況的改善是很艱難的。為此,我們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還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和措施,開拓更多的經費籌措渠道?,F代經濟發展表明,高質量的人力資本不僅可以替代自然資源,緩解資源短缺,而且能深度開發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出新的物質資源以彌補原有資源的不足。地方高??砂l揮其學科特色與優勢,與當地的一些企業聯系,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開發新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例如,在工業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圍繞某些課題開展教學,在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師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承擔企業科技創新與產業技術升級改造等任務。當然,也可以自己建立品牌,開發產品。

2.改善結構,提高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適應市場的能力。為推進專業建設,地方高校要改善師資結構,積極引進人才,形成一支以碩士、博士為主的教師隊伍。要加強對青年教師專業能力及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在形式上,要求他們獲得有關資格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在實質上,要求他們既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素養,又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方案,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將青年教師送到更高層次的高校進修深造,或將高水平的專家學者請進學校,指導青年教師。另外,地方高校還可以從社會的生產、服務一線聘任少數兼職教師,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同時,要加強宣傳,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對于在校生,學校既要幫助他們克服一些心理障礙,更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教學設施設備;要把專業技術精、知識面廣、負責任的教師放到一線,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水平;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開設部分與市場接軌的課程,讓學生了解市場需求。

3.結合市場需求設置特色專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教育自產生起就承擔了解決社會需求的責任,地方高校能否有效地為經濟發展服務,能否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是一個關鍵問題。經濟發展決定就業形勢,就業又會影響高校的專業設置。因此,在專業設置上,既要有發展的眼光,又要考慮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靈活多樣地開設專業方向,發揮優勢,辦出特色。

此外,專業設置還要考慮到目前的產業結構及勞動力結構,要了解各類產業對人才在數量、質量上的要求和產業發展的前景、趨勢,就要注重專業領域的實際要求,并能對未來準確把握與預測,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市場需求,適應社會發展。

三、結語

地方高校教育的發展要順應社會的變遷、市場的需求,同時也要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重視學生核心能力與基礎能力的培養。專業建設要注意相對的獨立性和差異性,形成多樣化的、各具特色的培養目標和學科發展模式。只有構建起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學科,地方高校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注釋]

①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發[1993]3號)[Z].1993-02-13.

猜你喜歡
市場需求青年教師專業
重視“關鍵事件” 助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A Private Practice
青年教師“赴考”
多措并舉,助力青年教師實現教育夢想
部分專業介紹
專業修腳店
二胎時代高職院青年教師思政工作的時代嬗變
2018年一季度中國理財市場需求潛力地區排名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