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數學論文的幾個要點

2009-12-31 09:43李發梅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4期
關鍵詞:論文教研形式

李發梅

隨著教育科研意識的不斷深化,很多教師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論文形式公開發表。那么怎樣才能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呢?我認為初寫數學論文的教師,為了盡可能的少走彎路,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

1 借鑒成果,博采眾長

對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吸收消化,為我所用,這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須做的事情。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是有限的,要彌補這個“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學習借鑒。就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我們所涉及的范圍自然以初中數學的教育教學科研信息為主,但還應兼顧高中和小學的數學,以及計算機、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①書面形式,比如各種書籍、報紙、刊物等;②口頭形式,比如各種會議、聽課、交流、咨詢等;③電子形式,比如以網絡、光盤、軟盤等為載體的信息。來源于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權威性高,有的時效性快,有的針對性強,有的信息量大。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種:①制卡片,簡要注明作者、題目、出處、摘要、編號、日期等項內容,主要用于一般性的信息;②做摘記,寫在本上,編好序號目錄,以便查找,所記內容比卡片更詳盡,適用于比較重要的信息;③復印,對于特別重要并且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全文復印,復印件應用同樣大小的復印紙,對不同大小的原件縮放得一樣大,便于裝訂、排序、編目;④存盤,這是針對電子信息形式的特殊性采用的一種保存方式,復制到微機硬盤或軟盤上。有條件的,還能使用錄音、錄像、刻錄光盤等等方式。

自1996年以來,我手抄20多萬字,復印存盤10多萬字,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為我的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2 完備素材,厚積薄發

論文只是教研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論文還自教研始”、“論文在研不在寫”等觀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只看重論文發表這一結果,急功近利,做無病之呻吟,效果肯定不好?!昂穹e”是基礎,沒有來源于實踐的經驗教訓、數據統計等等素材的積累,想要寫出比較有價值的論文,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素材源于何處?如何去發現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具體說來,素材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課堂教學,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來源,這不但是一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向學生學習的過程;②課后反思,對每節課的成敗得失都及時的總結下來,以便進一步研究;③作業記錄,從學生作業中不但能發現具有共性的問題,提示我們教學教研的改革方向,而且學生中也會有許多新穎的解題思想,值得教師學習;④考試總結,測驗考試是對學生知識的集中檢驗,即使在素質教育中,也不能把考試視為應試教育的“余孽”,“打入冷宮”,關鍵是如何改革考試制度和內容,適應素質教育;⑤解題分析,教師平時應堅持解答一定數量的數學題,解題是數學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樣做可以活躍思維,并從中探索解題規律和命題趨勢;⑥調查反饋,調查可以用談心、問卷等多種形式進行,從中所反饋的信息是難得的寫作素材;⑦成果質疑,學習他人但不要迷信他人,在閱讀他人的論文時,有時也能發現其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錯誤之處,對此只要自己的理由充分就要敢于質疑;⑧探討爭論,在日常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發生激烈爭論是常有的事,從中往往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程度;⑨靈感頓悟,事實上很多自選課題的素材是平時工作、學習、生活甚至睡夢中突然想到的,但這種靈感是對問題深入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自覺教研的精神,靈感就無從談起。

猜你喜歡
論文教研形式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例談機械能守恒定律幾種形式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