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2010-01-08 05:27
北大荒文學 2009年12期
關鍵詞:成員語言評價

張 敏

高中英語新教材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主動學習和自主發展。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記”的灌輸式英語教學中,學生很少有語言實踐和交流的機會,很難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課堂氣氛沉悶。這不僅忽視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也違背了學生語言學習的本質規律。由此,許多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教學組織形式,因為它能使班上更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直接參與到活動中去,能提供一種互動的活動方式和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使學生有更多更好的機會自由地說出他們想說的話,并能發揮出更大的主動性。所謂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教學之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方法

1.合理分組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必須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有多種組織形式,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既可增加小組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有利于開展學習小組間的競賽。結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點可以按座次就近組合,將座位臨近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組4人。為更好地實施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突出“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特征,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分組既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又要有靈活機動的特點。如要完成某一項目調查、演示報告的任務時,可按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分組。在話題討論中,可安排性格外向型與內向型的學生組成一個組,因為外向型學生的強烈表現欲往往較容易帶動性格內向型學生的參與欲。在一般小組活動時,還要注意學習能力之間的搭配,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要采取輪換制??傊?小組的配置要為順利開展活動提供最基本的組織保障。

2.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可根據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課前的小組活動一般圍繞“課文預習”來進行,包括查閱字典、思考問題、提出質疑等。與一般的課前預習所不同的是,教師要經常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如:讓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文預習,找出重點難點,然后在學習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等。這些活動既能營造課前學習的氣氛,又能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應自然融人課堂教學設計之中。高中新教材題材多樣,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好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設便于小組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言語交際活動。例如,在教學Sports一課時,可要求學習小組討論匯報本校舉行的運動會概況。小組活動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各小組的進展情況,啟發和引導學生之間互動,并適時地為學生間的言語活動提供語言、句式等方面的幫助。

教師還應指導課后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例如,布置小組成員之間的詞語聽寫、課文朗讀與背誦,進行會話練習和檢查書面作業等。教師既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又要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對每個學生的實際幫助,并及時根據反饋信息指導學習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

3.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化

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化是以學習材料為線索,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形式來組成學生通過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務的小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任務的參與者之間用英語交際的過程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驗語言,感悟語言知識規律,表達自我觀點及討論有關話題。其最大的特點是使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從語言形式轉向語言意義和內容,學習活動貼近個人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踐,通過用英語解決某一具體問題或完成某一具體任務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思維活動的欲望。

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現有教材中豐富多樣的題材,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載體,開展任務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如在教Life on the go這一課時,讓學習小組課后調查手機的種類及功能,然后在課上進行小組交流,并對使用手機的利弊進行辯論,以此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為了更好地完成小組任務,小組成員利用課外時間分頭查閱資料并相互討論,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這種以任務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制定了學習目標,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環境,較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學習原則。從而在學生中形成了既能自主學習,又有相互促進的良好的學習氛圍。

4.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小組合作學習要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首先,學生應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其次,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所有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梢?學習小組的成功不僅僅在于能否達到某個小組目標,關鍵在于它能否提高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學習能力。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建立一種合理的,能激發每個小組成員最大潛力的小組合作學習機制,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中不僅個人努力并且樂于與同學互助合作的良性機制。否則,合作學習應有的教學效果就難以體現出來。

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同時要對個人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可在小組內部樹立榜樣,激發組內競爭,調動每位成員參與的積極性,打消依賴別人的思想。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度

如果小組活動任務過難,小組活動會出現冷場或混亂,有的學生會不知不覺使用母語交流。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能力進行難易編排,一般從理解為主的活動過渡到有控制的表達活動,最后進行具有實際意義的交際活動。同時,也要注意任務的連貫性,即一連串的活動形成一個序列。

2.合作學習不能代替個體獨立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結構是:個體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全班統一交流。也就是說,針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學習者應該先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中思維的深刻性和獨創性品質才能得到發展。然后每個人將獨立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在小組內交流。

3.教師應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也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應充分考慮任務的目標、內容和活動的形式等因素,且在課堂中善于用肢體語言激活課堂氣氛,創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僅應是小組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而且還是任務活動的引領者和參與者。這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英語思維能力,豐富的跨文化知識和信息。因此,外語教師應加緊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從教學經驗型逐步轉為科研型。

小組合作學習將兩個人之間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克服班級人數多且學生差異大給教學帶來的困難;有助于改變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單向的刻板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之產、生生之間多向互動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從而真正推動每個學生的進步,達到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和技能的同步發展的目標。

猜你喜歡
成員語言評價
兩只掛鐘
最強新成員
我家的新成員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課題組成員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