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英語教學應做好與小學英語的銜接

2010-01-10 06:23
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 2010年1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英語教學內容

江 南

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也面臨著更大的困難。作為英語教師,怎樣才能減少中小學英語脫節的現象,幫助學生順利克服種種不適應呢?

一、中小學英語銜接中出現的問題

初一英語教師在第一學期的教學中,都會明顯地感覺到,由于中小學英語銜接中的問題而產生的教學困惑。這些問題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讀音問題

在課堂上,學生對同一個單詞的讀音有時甚至有五、六種之多,有的學生甚至在讀school這個詞時,不知道把[k]濁化為[g]。至于語調就更是各有千秋。絕大部分學生不會讀音標。

2.學習方法與習慣問題

小學生習慣于“教師領讀、自讀、教師檢查、記憶單詞(讀音),然后再讀句型、對話”這種形式。這就與初巾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自己課下學習形成了一種矛盾。很多學生到了初中英語成績就急轉直下就是因為沒解決好這個問題。

3.學習態度問題

小學教師在上課時,可進行各種游戲活動。而且,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內容也不多,只要能聽懂、會說便可,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學英語就該如此的印象。導致他們在上課時并不是十分投入。而初中英語課堂容量則相對較大,需要學生有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4.時間分配問題

學生在小學時,只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有一些學校甚至只上這幾門學科的課,因此,學生學英語的時間較多;而到了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都要學,學生學英語的時間自然就少了,這就對學習效率提出了要求。

二、中小學英語教師的銜接

中小學英語教師應重視英語教學的連續性,加強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協作。無論是小學教師,還是中學教師,都應熟悉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英語教材,對每一冊書的重點和難點有總體的把握。在教學中,避免某些內容的機械重復,有序地安排好每一堂課。例如五年級材已出現一般過去時,那么在六年級再教授一般過去時就可以用五年級學過的句子來舉例和練習。此外。中小學英語教師還應加強聯系。小學教師可到中學了解中學的教學形式與方法以及具體教學內容和常規要求,中學教師也可到小學去了解小學高年級的教學形式、內容及方法,大家共同探索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順利銜接的方法。

三、注意中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銜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初中教師只有切實把握初中與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異同之處,才能處理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熟悉小學英語教材教法,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針對學生特點,我們可羅列出銜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相互交流中小學英語教學信息,以便掌握小學英語教學規律,明確小學英語與七年級英語的相同相異處,以便找準銜接點,為此,我們可通過調研,找出初中第一冊課本與小學課本內容異同之處,從而為初中起始階段的教學提供依據,如在Starter部分可重點復習小學時難以掌握的音標,音字結合。對于其他音標可少花點時間。小學時已掌握的句型,如What color is iI?You should/shouldn't…稍加操練即可,但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深,讓初一新生有一種學習的新鮮感和緊迫感。也只有這樣,才不致造成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浪費。

四、初一教師做好銜接的對策和方法

1.把握機會,溝通關系

學生剛升上初一時,老師應盡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盡快適應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途徑如下:

(1)通過校園英語文化(英文櫥窗、英語廣播、英語角、中英文標示牌,英文報刊、英文歌等),讓學生感受中學英語的內在魅力。

(2)有的學生仍然期望老師每節課都有游戲小品表演之類的活動。要讓學生意識到初中生與小學生在心理認知方面有很大的區別。不能期望小學時英語課堂“唱歌游戲+小品表演”的做法來期望要求初巾的每節英語課堂。

(3)邀請現時的初二英語優秀學生談一談他們是如何渡過渡時期,介紹學習英語的方法,幫助初一新生順利過渡。

2.遵循英語銜接教學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驟地增加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供新的信息,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確保他們在進行下一步活動之前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師按教學內容的順序逐步增加難度或復雜性。有序地進行課堂提問是貫徹循序漸進銜接原則的重要環節。一是引導式提問。開始提問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了解和復習已經學過的基本內容;二是理解式提問。通過提問。教師讓學生理解知識,并將其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之中;三是討論式提問。老師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在進行一階段的提問之前,應把本階段的問題同已經學過的內容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地進行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思考,從而獲得對相關聯內容的整體理解。

(2)連貫性原則

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課與課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某一具體課文的前后之間、上下結構之間的自然連貫。了解和熟悉小學的教學內容,可以避免中學教學內容與小學教學內容的脫節。比如上牛津7A之前,認真仔細地研究小學英語的,內容,組織系統地復習。包括詞匯、句子、語法和交際口語等。在系統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既熟悉了小學的教學內容,又可以了解學生對小學英語的掌握程度,預測學生的口語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然后調整教學計劃,更好把握英語教學中的詳略難易。

3.注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銜接

小學生獨有的年齡特征表現出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好問。進入初一后,他們依然天真浪漫,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初巾英語教學過程中認真把握好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開展各種英語課外活動,例如競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在競賽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中小學英語銜接中出現的問題是決定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否順利學好英語的大問題,我們只有在態度上重視、在策略上做精心研究、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英語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