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型班級:一種創新與發展的班級管理模式

2010-01-19 07:38楊娜娜丁養斌
關鍵詞:創新建設

楊娜娜 丁養斌

摘 要:在我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發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要求高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積極探索班級管理模式。本文借鑒當代先進的管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結合現代高校班級發展的實際,通過高校學習型班級的提出、創建學習型班級的意義以及創建學習型班級的具體方法幾方面,探討一種創新與發展的班級管理模式。

關鍵詞:學習型班級;建設;創新;具體思路

中圖號:C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9451(2009)02-151-04

Learning Class:An Innovative and Developmental

Model of Class Management

YANG NaMna,DING YangMbin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require allMround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so a new class management should be explored.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advanced management theory——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lass in universities,an innovative and developmental model of class management i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 of learning class,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s of creating learning classes.

Key Words:learning class;construction;innovation;train of thought

一、學習型班級的提出

21世紀是強調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世紀,早在2001年5月,江澤民在亞太經貿組織會議上就提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比缃?學習型社會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一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新高潮正在孕育之中。作為高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前線陣地——班級,更應由學習型班級構成。

學習型班級是指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善于獲取、創造、提煉各方面有益知識,并以這些新知識、新見解、新理念為指導,不斷修正自己行為、努力實現共同愿望的班級。在學習型班級中,學生通過“堅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細水長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積”、“長期有效的團隊學習”和“逐步奠定的系統思考”,從而得以不斷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共同創造實現理想的良好環境和班級氛圍,并能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一起領悟如何共同進行團隊學習,它的學習不僅引起了知識、信念、措施的變化,還增強了班級的革新能力和成長能力。

二、學習型班級的創建意義

傳統的班級管理從組織文化的創立到組織結構的安排,以及組織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表現出的種種弊端,制約了班級教育功能的全面發揮。因此,學習型班級的創建是現代高校班級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

(一)建立學習型班級是社會發展對高校改革的要求

2001年5月,江澤民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提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秉h的十六大報告也提出了“形成學習型社會”奮斗目標,其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創建學習型班級,培養學習型人才,是高等學校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創建學習型學校的具體體現和適應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建立學習型班級是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21世紀的教育強調“把學生作為發展的中心”,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習型班級。學習型班級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建立學習型班級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它不僅注重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努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和提高。

(三)學習型班級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要求

在傳統的高校班級中,相當一部分同學存在著學習障礙: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動力,甚至厭學;沒有明確的個人愿景,學習不努力,精神不振作;缺乏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差,這些都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習型班級能夠有效地提高班級的管理和教育效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型班級中培養自信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良好的習慣,獲得持續創新的能力,成為一個有活力、能合作的學習團體。班級及其成員能學會友愛、學會思考、學會超越,尋找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以此推動班級的和諧、持續和全面發展。

依據學習型組織理論,改造與重組傳統的班級組織,使之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班級,這是實現創新與發展教育的要求.

三、學習型班級建設的具體思路

五項修煉是學習型組織構建的無上法寶,在目前班級建設中存在班主任(輔導員)所帶班級較多,日常輻射班級事務工作時間較少,班級在集體建設中急需增強組織凝聚力和共同目標,部分學生對班級歸屬感較弱等問題的情況下,開展集體成員的五項修煉將利于構建班級組織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克服這些問題。班級的五項修煉要通過改變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個體自我超越、團隊學習、系統思考來實現。

(一)改變心智模式,轉變為學生主體身份和意識

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后,很多時候會遇到類似于如下的兩種問題:一種是大學的輔導員一個學期也很難見到幾次面,班級事務很多時候班主任知曉較少;另一種情況是輔導員對各種事情充分重視,對班級中每一項工作都主要按照個人的意愿進行,有某種“一言堂”表現。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習型班級的構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改變班級成員(包括班主任和班級學生)的心智模式,使其針對自身重新進行身份和角色的思考和轉變。將心智模式轉變成輔導員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相結合。在學習型班級建設中開展以教師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相結合的原則,就是既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的指導作用,又要使班級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及實施基本上由班級學生干部或學生獨立完成,把輔導員(班主任)進行班級教育的意向變為學生們的決心和自覺行動。這無疑是一種精心的指導工作,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它要求大學的輔導員,既要負責地去指導班級教育,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不能包辦代替、包攬一切。在學習型班級的身份轉換過程中,輔導員是關鍵環節。輔導員真正合理地發揮出主導作用,學生也就容易發揮出主體的作用。輔導員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用人得當,各項集體教育活動的開展要做到合理地使用干部和調配力量。根據要求規定工作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出主意,想辦法,當好參謀。及時糾偏差,排干擾,幫助學生解決好集體教育活動和日常班級管理中的各種困難。

(二)將構建和諧的優秀班集體作為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班級成員的目標和導航,能夠引領班級為理想而不斷努力,在學習型班集體的構建中,共同愿景應為和諧的優秀班。和諧的班應是優秀的班,也只有優秀的班才能成為和諧的班。和諧的班應是公平、友愛、民主的班。所謂公平,是指形式公平和實質公平的統一。班級成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都能得到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為每個同學提供同等的待遇和發展機會;努力保護和幫助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傾斜和幫助。所謂民主,是在處理班級的各種關系和矛盾時,在各種討論和決策時,多采用頭腦風暴法,班級每個成員都能得到尊重,來自每個成員的意見和要求都能得到重視,通過協調而非行政命令手段化解矛盾,使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所謂關愛,是指班級中洋溢著濃郁的人文關愛的氣氛,師生關系融洽,精神世界得到提升。每個人都關心他人的發展和實際困難,并愿意義務為他人提供幫助。

(三)實現班級個體的自我超越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習型班集體的構建,既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形成促進班級發展和進步的外因,又要發揮每個人應有的作用,進行自我突破與超越,強化發展和進步的內因,并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才利于形成班級整體的自我超越。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班級氛圍。營造自我超越的氛圍,就要聚合班級中各種成員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傾向性,它的凝聚點就是每個成員都有的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一個凝聚力強的班集體為個體實現自我超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為集體榮譽感,每個同學都有為集體目標奉獻自我的精神,因為集體榮譽感,班級每個成員都恥于拖班級發展的后腿。同時班級成員的個體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超越:讓每個人充分認識到個人力量的無限,采取教育措施使個體認識到自身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能夠不斷地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來激發每個人的潛力。幫助弱勢群體實現超越,此處所述弱勢群體主要為學習上的后進生和行為上違紀的弱勢生,強化此類群體的自我教育作用,激發他們改進和奮進的動力。采取措施保障超越,采取激勵措施、訂立小目標、簽定責任狀,不斷實現超越。

(四)組織班級成員開展團隊學習

班級成員的團隊學習可以是思想上的共同進步,也可以是學習上的共同提高。在此以學習上的共同提高為例,目前很多學生因為學習中的不良競爭鬧矛盾,輔導員就要指導學生處理好學習上的競爭關系,引導大家共同學習。在學習型組織中,學習意味著發展,意味著力量的增長。就學習為發展個人的力量而言,學習應是學習者的目的追求。在沖突的環境中,個人的學習愿望,可能會受到壓抑。班級中所有組織成員,包括教師和學生,都是為其他班級成員提供積極的學習需要滿足的對象。在學習型班級里,團體智商會高于個體智商,這是因為在學習型班級里,組織成員的學習活動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在學習型班級里,學生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但是這種差異不是學習障礙,而是學習動力。這是因為學習先進的學生,為暫時學習落后的學生提供了前進的坐標;各有特點的班級成員,成為相互學習的對象。在班級中營造共同“學習追求”的氛圍。在學習型班級里,求知是一種共同的樂趣,它超越了班級成員在班級中的榮譽與地位。

(五)以系統思考為基礎,進行班級自我評估與反思

班級要想不斷地自我發展,就需要利用系統的思想去建立自我評估和反思的體系。班級自我評估就是班級為了了解班級發展現狀,由班級有計劃、系統地去收集材料,由班級成員檢驗和討論班級組織結構、組織方式及班級行為方面的效能,找出班級發展中的問題并積極改進。班級自我評估應主要關注三個核心問題:我們現在的情況怎樣?(班級表現如何?是否達到目標?自我評估和反思如何協助班級進步?)我們怎樣可以知道?(我們應有什么表現指標度量班級各方面的表現?)我們將會做什么?(怎樣報告評估結果?如何跟進?)

大學校園中的每一個班級都是構成校園文化氛圍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擁有一個良好的集體組織形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校教學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大力倡導學習型班級的構建,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將五項修煉的組織管理思想貫穿于高校班級建設之中,通過班級實際工作切實有效的落實下去,它將對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真正推進素質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李學農.建設學習型班級的構想.教育評論,2004,2(5):56.

郭咸綱.西方管理思想史.第3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虞霞芳.學習型班級的管理模式及策略.教學與管理,2003,3(10):31.

猜你喜歡
創新建設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