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新課程下對物理教師的要求

2010-09-07 07:18王朝嶺
教苑薈萃 2010年15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新課標教學方式

王朝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初中物理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推進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下面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對怎樣做好物理教師的一些認識。

一、轉變教育思想

國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同志講過,教育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前提。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設人才奠定基礎初中物理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課程,必須為實現這個總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边^去的許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學在改革方面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于擾,忽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學要求被不適當地拔高,講授往往是“滿堂灌”,作業訓練又是“題海戰術”使本來有趣實用的初中物理,變成廠對多數學生負擔過重的課程。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慣性”極大,致使有的教師“穿新鞋,走老路”,喜眾用應試教育的眼光審視現行教材,結果是既不適應,又不放心,害怕現行教材降低了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升學率??梢?,轉變觀念,是用好現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們在觀念上真正完成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跟上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面發展,現行教時的使用必將既能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又能培養四化建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

二、有把握新課標的教學能力

教育部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要求:“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毙抡n改所呼喚的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依賴于主體的不斷活動,激發其內驅力。新課程體系革新了傳統課程體系,由過去的以學科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本的軌道上來。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刻認識、整體把握新課標,以新課標為指導,著力構建以人為本的物理課程體系,自覺遵循學生學習物理的認知規律,積極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活動,學會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出科學規律,并能運用這些科學規律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而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在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的同時,增強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以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在教學方式上,我們必須從傳統教學的講授式轉化為啟發式和探究式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模式。特別強調教師對教學實施過程的把握和調控能力,使學生的思維過程既不被束縛,又不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只有盡快適應新課標,并將新課標貫穿于教學實踐中,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用演示實驗突破難點的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具有科學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恰當的運用演示實驗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領會物理知識,了解物理過程,還能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物理學中的難點很多,由于物理學科的獨特性,很多問題比較抽象,單憑教師講解很難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模型,而且有些原理規律遠離我們生活,學生無法形成一個具體的表象,所以接受起來有些困難,這也是物理難學的一個主要原因。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直接接受這些難點,記住結論,至于為什么則無需掌握。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而不是主動的探究。如果把某些規律利用演示實驗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現出來,不但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接受,愿意接受,還將難點順利突破。這樣做體現了新課標中將傳授式教學向探究式教學轉變的原則。比如研究輕桿作用力方向的問題時直接告訴學生桿受到的力沿桿的方向學生接受起來很難,而且畫受力分析時也總是畫錯,那么為了突破這個難點老師可以準備一根細繩,一端套在一個手指頭上,另一端系一個重物,再用圓珠筆一端頂在細繩的某一點上,另一端支在手心上,這樣很容易讓學生觀察到圓珠筆對手心的擠壓方向,當然,這個演示實驗可以讓某個學生親自上前面來體驗,說服力將更強。當然,類似這樣的實驗還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比如為了講解重力按效果分解的兩個分力的方向問題時可以將該實驗的說明重點放在繩和桿的受力方向上,當你在繩的另一端掛上重物后。手指頭會感到被繩拉伸著,而手心會感到被圓珠筆擠壓著,說明輕繩被拉長,手心被壓扁。這樣學生就明白了重力的作用效果分別是對繩的拉力和對桿的壓力,對具體問題進行受力分析時也會按照自己的感受進行分解。上面這兩個演示實驗非常簡單,但效果明顯,說服力強,生活中很少接觸到,但分析問題時經常用。所以用演示實驗很輕松的將力的分解這個難點突破。

總之,從新課程標準理念出發,需要我們教師做的還不僅僅如此。但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在教學中要當因人、因教學內容而異,應該是百花開放,各顯其能。但是,具體教法不能與基本教學原則相違背,否則又會走上應試教育的老路。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比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較強的能力受益終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規律,用中階段知道即可。對過深的科學道理的理解,今后隨年齡增長和知識積累,自然會“水到渠成”。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新課標教學方式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