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Made in China”商品的市場擴張創新研究

2010-09-19 05:36偉,張艷秋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關鍵詞:中國制造

劉 偉,張艷秋

【摘 要】華貨要同美貨、日貨一樣需要通行天下,如此中國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當“中國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市場中占的份額愈大愈有利中國經濟的發展。目前“中國制造”的高科技工業產品在世界上不多,農產品、輕工產品也不多。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下已加快推動“中國制造”的生活資料商品流通到世界市場上,這是我們爭取創新世界市場的一個新機遇。

【關鍵詞】中國制造;商品鏈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048-01

2009年年底美國商界的所有商品報告中都提到進口到美國的“MadeinChina”的商品,使美國的制造廠商們既眼紅又騷動。美政府時不時施以小動作例如增加什么進口反傾銷稅和貿易品保護。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美政府仍對中國商品進行貿易保護主義的“特稅”事件,我國出口商品難過的很。特別歐元區、日元區的商界很多文章說中國商品成為“地攤貨”的商品鏈:太小的、禁不了、量特大、型號多的用品哪就是中國貨。從《參考消息》中還可看到:不少欠發達國家也認為中國現在成為“世界工廠”了。俄國近幾個月曾鬧出對中國制造的商品封存或銷毀處置的惡性事件。美、俄、日時不時成為對“中國制造”商品批評的領頭責難國。對此我國不少商界人士反而自責的態度明顯:咱惹不起可以躲的起,咱中國現在還不能成為“世界工廠”。我的態度是:作為中國商務人員不冷漠,更不害怕大國說我們的商品質量如何差。在國際會議上有人見外國人說我們有“地攤貨”商品就“虛心”,那發達國家有沒有地攤貨呢?實際上地攤貨的發展是科學經營的方式之一,是調整商品戰略的一部分,是發揮本國小商品打入全球商品銷售勢力范圍的策略之一。

1 及早成為中國制造的最強基地有利于高科技商品鏈的形成

60年代中日本用“地攤貨”的商品成為世界上最強的能提供工業品的生產制造基地。日本并非資源大國,其90%的出口商品用它國的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70年代日本又在世界市場上以家庭用小商品形式搶市場份額,日本制造基地從電子地攤貨小廠開始起步。80年代,世界各大媒體形容日本為“世界工廠”。我們曾譴責過日本為掠奪世界商業市場資源而不計一切手段的事實。日本商界說過不能成為世界軍事中心也要成為世界制造中心。80、90年代“日本制造”愈來愈成果明顯現在成為壓制“中國制造”的山。我國不能加速超過日本成為生活資料的世界工廠就不能成為集天下財富建成中級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就是先進來財富后出口商品到世界各地。后出還有一個意義就是中國制造創進天下商界。我國勞動力資源尤其中國農民是美國農民的6~9倍,但農業的產值僅為美國農業的1/16。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有45%的農民投入到“日本制造”,日本農業的產值與美國農業的產值幾乎持平?,F在我國僅有11%的農民投入到“中國制造”的事業中,這種狀況到2030年中國仍很難在農業上趕上日、美等發達國家農業水準?!爸袊圃臁币呀浭菄邌栴}之一。2020年中國實現小康世界商品的“中國制造”份額至少應占30%以上,低于30%中國的小康仍然不穩固。

當前我國農業受發達國家農業的競爭壓力最大,雖然我國的糧食、蔬菜和肉類商品出口量在世界上份額由本世紀初的4%到現在的12%,但中國農民還不能僅僅倚靠農田來提高財富的積累,因為目前要解決的“三農問題”太大太復雜。另外我國還要實現55%的城市化,這必須讓我國農民爭取投入到“中國制造”中。未來30年,5億中國農民必須在外需的“中國制造”中才能轉移出來,決不能在日益縮小的農田中靠精耕細作發展內需的農產品來增加財富。中國農業自力更生方式的增加財富并以此來決定國策,后果就是“三農”問題特別大。

去年我國生活資料的“中國制造”業發展最快,但與“日、美制造”業相比,我們勞動力成本低、制造成品的數量低、產品換代弱?,F在“中國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市場上僅具低價競爭力,不能形成氣候。發達國家的制造業紛紛以加入投資為內容向我國內地發展反而形成一定的規模。2009年的金融危機,國外出現更多的中低技術含量的制造業同中國內地結合,但高技術含量的制造業并沒有轉向中國形成發展。應當看到“中國制造”的商品受到壓制,商品仍沒有跨越日本70年代的電子制造業階段直接進入信息化的經濟時代。經濟危機后我國仍然要靠大發展“中國制造”業來推動信息化的經濟發展,就是說要盡可能“中國制造”商品推向國際,2010年我國超過“日本制造”商品在全球商品的20%占有率,促進我國GDP能夠上升1%?,F在推動我國3%的農民將“中國制造”的30%農產品推向60%的國外市場就能搶回中國“文革”時期丟失的20%的商品全球市場份額。這就是“中國制造”的“3362工程”[2]。

2“中國制造”的本質

在2009年末不少發達國家的媒體評論過中國商品在世界范圍的“傾銷活動”。實際上歷史上所有的發達國家都經歷過“產品或商品傾銷活動”。例如美國曾用了50年的商品傾銷活動;英國用了100年的產品傾銷活動;日本用了40“產品或商品傾銷活動”最終定型為生產制造基地。我國用了不到30年的“傾銷活動”還沒有定型為生產制造基地。這就是日貨、美貨、英貨為什么遍行天下的原因?,F在發達國家已經是技術密集型的商品“傾銷”,又形成了制造高科技商品的出口基地直接搶占世界商品消費市場的60%。我國形成不了“中國制造”機械化商品基地也就進不了另外世界商品消費市場的40%。所以“中國制造”的本質就是我國商品有效地進入世界商品消費市場。 我國商品到全球的消費同發達國家的傾銷差距約70年左右[1]?,F在要使“中國制造”的商品跟在發達國家后仿照他們傾銷商品肯定困難,但我國的創造性的非技術密集型的“中國制造”小商品能夠滲透到世界各個市場中。特別是農民的地攤商品“傾銷”到世界市場可行,農民的“中國制造”基地可能會被發達國家認可。

3“中國制造”怎樣才能更快

3.1 要形成農業加工品體系和產品換代制造基地

以新農產品的配套能力的調整吸引外資在中國投入,同時建立縣、鄉的農業加工品的生產基地,配以新商品出口能使“中國制造”發展最快。我國農民人員多以及成為農民的身份時間短,開發世界市場上任何生活類的小商品及制造的技術投入費用都不高,但開發后續大商品中形成的“工業制造”拉動力小,所以我們必須形成產品換代制造基地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我們利用制造基地將農民的商品進入世界市場才能是最快的途徑。

3.2 [JP3]利用“中國制造”的后發優勢和新政策開發新商品進入世界市場

現在發達國家的高科技商品的制造不會一開始就轉到中國產業內。高科技商品制造業是發達國家的生存之本,但配套商品的制造卻依賴中國。所以我國商品配套的“三來一補”和加工貿易要盡可能轉變為中國式的“變形制造”,要加入自己的知識密集型含量,以新商品的方式進入世界市場。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看:在美國的汽車制造業中,有36%的配套商品的制造來自韓國“三來一補”的加工變形制造(開始是地攤貨后來才是美國離不開的商品);有19%的配套商品的制造來自日本新知識密集型零件制造業;有10%的配套商品的制造是德國設計在歐洲加工生產的;另外50%的商品來自華人占多數的國家中制造基地,可以看作是關鍵零件的制造基地的延伸;美國汽車制造中心商品又回到美國本土制造最后組裝成高科技商品?!懊绹圃臁币彩菑牡財傌涢_始的。目前“中國制造”要在科技含量高的零件上“傾銷”天下,先地攤貨方能帶動自己的制造基地延伸的工業商品組裝成高科技商品進入世界市場[3]。

要使華貨同美、日、德、英貨并列天下,開始要有大量的地攤貨在世界各地才行,每種地攤貨的平均周期達5年就會有這方面商品的一個新制造基地產生。所以用“中國制造”的后發優勢和新政策耐心地形成中國的制造基地群才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げ慰嘉南:

[1] 王長勝.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版,P123、140.世界市場現狀,“中國制造”的增長

[2] 林崗著.中國經濟改革發展報告[M].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版,P168、170. 商品全球市場份額現狀

[3] 王培志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產業安全預警機制研究[J].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08年6月版,P26、37. 新知識密集型零件制造業

猜你喜歡
中國制造
英媒:北京決心重新塑造“中國制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