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論農民工的形成特點及相關建議

2010-09-19 05:36
大眾商務·下半月 2010年7期

王 敏

【摘 要】農民工產生于中國的特殊條件,形成后具有了自身獨特之處。歷史的產物必然在歷史中消亡,種種現狀顯示出農民工對經濟發展的不適應。對農民工形成和特點的分析最終得出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的形成;農民工的特點;農民工的現狀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10)07-0292-01

“三農”問題無疑是新形勢下我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首要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必然繞不開農民工問題。農民工是如何形成?農民工有什么特點?對于這些問題的一步步思考,將使我們隊農民工有更加清楚和準確的認識。

1 農民工的形成

農民工的提法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張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的,隨后被大量地引用,在此以前最常見的提法為民工。它指的是從 進入城市,以替雇主工作為謀生手段,但不具備非農業戶口的社會群體。

農民工的形成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1.1 產業結構調整和舊有產業布局的影響

(1)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

根據配第-克拉克定律: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人居國民收入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進而再向第三產業轉移。在農村出現富余勞動力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必然要求,農民進城打工同樣也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必然要求。

(2)我國舊有產業布局的影響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自然條件決定他們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先富起來”的“一部分地區”。由于其工業的相對發達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相對發達引致其對低端勞動力的需求量較大并使之成為農民工的主要集聚地。

1.2 工業化和城市偏向政策的影響

亨廷頓認為:“現代化帶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政治后果是城鄉差距?!背青l差距包括城鄉之間的身分等級制度和收入差距。

在我國,城鄉之間的身份等級制度最明顯的表現即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戶籍壁壘的存在是我國出現農民工的直接原因。

此外,在我國工業化政策和城市偏向政策實施過程中,原有的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額和差距比逐步擴大,逐步引致農民工群體的擴大。

2 農民工的特點

農民工的特點從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以下將從農民性質和工人性質兩個個角度考察農民工特點:

2.1 從農民性質看

其一、能夠吃苦耐勞。城市中基建工程、重體力或手工勞動的從業人員大都是農民工,城市勞動力不愿意干或自認為干不好的一些重要的臟、累、苦和危險的工作從業人員同樣大都是農民工。

其二、存有小農思想。主要表現有:算小賬不算大賬;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沒有遠大目標;缺乏創新意識;有嚴重的鄉土觀念和傳統,在農忙、節日、婚嫁等時節常常要回家鄉。

其三、身份遭受歧視。農民工由于沒有正式身份。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歧視,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不同酬,就業權、受教育權和受救助權得不到充分保護和實現,甚至在公共場所農民工有時會遭受一些人及各類管理執法人員的歧視、刁難。

2.2 從工人性質看

其一、經濟收入較低。國務院政研室2006年4月中旬發布《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稱:“農民工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500元的占29.26%,500元~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00元以下占到72.1%;2004年,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為780元(年收入9360元)平均全年節余3000元左右,該報告明確“被調查農民工的月工資均比較低”。

其二、文化素質偏低。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農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遠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農村人口小學文化程度占42.8%,15歲以上文盲率為8.3%,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9%。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就沒辦法對農民工的文化素質給予太高的期望。

3 解決農民工存在問題的建議

要解決農民工問題,其根本還是要實現城市對農民工的逐步吸收,最終讓農民工成為歷史名詞,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歷史過程。根據農民工的形成和特點,這里建議;

3.1 加快消除產業布局影響

進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收入水平上的差距。努力實現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同時努力發展各區域內部經濟。希望這樣可以較大程度改變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現象,讓農民工“進廠不進城,離土不離鄉”。

3.2 逐步消除城鄉戶籍壁壘

努力實現城鄉戶籍統一管理,逐步打破城鄉戶籍壁壘。城鄉戶籍壁壘的存在不可否認在保障社會穩定方面在制定和開始實施的一段時間具有較大的優勢。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中國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城市戶籍壁壘的弊端漸漸地顯現出來,并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為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團結,城鄉戶籍統一管理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3.3 穩步提高農民工經濟收入

首先,加強進城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農民工整體技能水平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以建筑業的農民工為例,參加過培訓的人不足10%。技能培訓一方面能夠提高提高農民工就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同時有助于提高農民工的經濟收入。其次、地方政府應積極組織、引導、幫助農民工就業。政府在這些方面的介入一方面對于農民工而言有助于幫助農民工就業深受農民工歡迎,另一方面對于用人企業而言由于節省了零星招工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深受企業歡迎。

3.4 緩慢提升農民工文化素質

推進法律常識的推廣,將宣傳工作推廣到各個小區、胡同、街道,乃至城市郊區的每個行政村、每個互助組。同時加強對各個農民工聚集地區進行文化宣傳,電影流動車以及戲劇下鄉都應當更大規?;蚋哳l率的進行。從根本上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農村的基礎教育,加大對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投入,尤其是中、小學。同時還應當注意中、小學教師的培訓。

げ慰嘉南:

[1] 袁東:請仔細看看農民工的收入[N].上海證券報,2007-01-06

[2] 亨廷頓[美]: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聯書店,1989,第438頁

[3] 彭騰:城市化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J].邵陽學院學報,2004-06(3)

[4] 勞動保障部課題組:關于民工短缺的調查報告[N].勞動保障,2004-11,第37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