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入門作文的教學

2011-02-08 00:00張日清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習作情境作文

張日清

小學中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應高度重視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愉悅的寫作心理。三年級的作文教學既是低年級看圖說話、寫話的延續,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準備。三年級作為作文教學承上啟下的入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思考。

1激發寫作興趣,培養寫作信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起始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條件,沒有興趣,寫作猶如“無源之水”,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決不會得到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習作題目,我總是以謎語、故事、圖畫、情境等多種形式出現,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我在習作《我的玩具寶貝》的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的玩其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玩,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玩具寶貝的來歷、樣子、自己和它之間的故事……當學生沉浸在互相介紹玩具寶貝的情境中,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出表達玩具寶貝的欲望,選取最美好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玩具寶貝,從而寫出自己獨特的個性體驗。

教師讓學生的好作文得以較廣的傳播,對激發其寫作興趣具有很大的作用。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寫了那么多作文,總有幾篇相對而言是寫得較好的,對這些習作加以贊賞,并介紹給同學們;讓他們把作文寫出來給同學、老師看,貼在作文欄內展覽,投稿到學?!凹t領巾廣播站”,或寄給報刊社發表……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更加積極地去寫作。

2教給觀察方法,學會組段成篇

“三年級作文要側重訓練寫好一段完整、連貫、通順的話”,這就要求我們指導學生踏踏實實地練好這個基本功。在學生尚未掌握寫一段話的技能時,教師要“扶”他們一把:降低寫作坡度,架設“階梯”,讓學生能“攀”上去,摘著“果子”。

學生的習作寫不具體,主要是不會觀察,他們在生活中往往對常見的東西熟視無睹,不留心,不用心,有時圖熱鬧草草看過就忘了,印象不深;有時東瞧瞧,西看看,雜亂無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選擇學生可感可看的事物,引導其用眼細看、用耳細聽、用手細摸、用鼻子嗅、用心靈感悟。在觀察過程中還要適當加以提問,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引起他們的豐富聯想和想像,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及寫段的能力。

學生天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可算是熟悉,但真要寫同學的外貌,他們卻不知怎么落筆。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游戲“猜猜我是誰”,讓學生根據外貌描寫,在班上找出對應的人,我首先出示一個描寫班上有顯著外貌特征的學生的片段,讓學生猜是誰:“他,一米二零的個子,足足有50千克重,胖胖的臉蛋兒,眼睛顯得格外小,似乎整天瞇成一條縫,人家胖下巴有兩層,可他足有三層,因為太胖了,所以肚子明顯凸出,走路也慢得多,笑起來下巴也隨著笑聲抖動著,”然后現場素描,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顯現這個人的外貌。趁學生目瞪口呆之際相機提問:誰能再寫一個這么好的片段讓我畫出來呢?堂下頓時舉起53只小手。通過這個游戲,誘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接著,我創設了一個走失的情境,讓大家為走失的同學寫一份“尋人啟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那個孩子胖乎乎的白臉蛋兒、靈巧的小鼻子、紅嘟嘟的簿嘴唇、一雙笑瞇瞇的小眼睛寫活了;把他穿著運動服,穿著球鞋的可愛形象寫活了,由此可知,只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他們熟悉的情境,指導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學生就能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寫出好的文章。

“作文是寫話,把要說的寫下來就是文章,”學生觀察清楚了,就得讓他們把觀察到的東西說出來。我經常讓學生把觀察到的東西按要求說一兩段話,如把總結句“媽媽真是個勤勞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讓學生根據總結句從日常觀察中有條理地打發自己的感受,在關心與被關心、愛與被愛中找到媽媽的可親之處,從而在生活中學會觀察。

在學生掌握了寫段的方法后,我遵照“從易到難”的原則,組“段”成“篇”,如寫了片段《學校的花壇》、《雪松》、《我們的教室》,就教學生把若干個“段”組織起來,匯集成篇——《美麗的校園》。系列作文《我的爸爸》、《媽媽的愛》、《我》這三個片段既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我指導學生把他們匯編成《我的一家》,既展現了學生生活的一個側面,又培養了學生組“段”成“篇”的能力。

3抓住寫作契機,進行寫侔訓練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師必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尋找時機,鼓勵學生去觀察、去尋找寫作的素材。我以重視學生寫觀察日記為突破口,平時總是注意抓住時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寫一些自己身邊的事、景……如一天下午下課的時候,外面刮起了大風,我組織學生來到室外,讓學生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景物,利用各種感官去觀察。結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誕生了。學生有的寫道:“今天的風可真大呀,讓我覺得有點兒冷。只見大風把樹上的葉子呼呼地刮下來,葉子手牽著手在操場上飛舞,有的翻著跟頭,好像在賽跑,真好看!”有的寫道:“風把我們衛生區的葉子堆了三個大堆,我高興地想,這下好了,不用我們掃了。我應該怎么感謝風伯伯呀!”還有的寫道:“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地上的灰塵吹得如煙、如霧……"每當有精彩之作(哪怕是一句話)誕生,我都要讓小作者朗誦給大家聽,這樣學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產生了對作文的興趣。

我常常是一遇上新信息,就“計上心來”,別出心裁地指導學生練筆。如:在心理健康課上,在學生對“0”和“l”進行聯想后,讓學生寫想像故事《由0和1想到的》;活動課上的《貼鼻子》、《猜字謎》;體育課上的《第一次跳繩》;自然課上的《小實驗》;語文課上學了《守信》,讓學生仿寫一個守信的人,學習了古詩《小兒垂釣》、《采蓮曲》之后,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改寫故事……這樣,既拉近了學生生活與寫作的距離,又使學生養成了留心身邊事物的好習慣。

只有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用語言描述情境的本身是那么的有趣,才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說寫興趣。

4養成積累習慣,鮮活心靈泉水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筆下生花。學生進入中年級后,教師可以要求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寫讀書筆記: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內課文的讀書筆記,讀懂文本中的習作例文、經典課文,還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多聽或多看一些少兒廣播電視節目、小學生優秀習作等。做好課外讀物的讀書筆記并反復吟誦,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每天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也可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在班隊會、校本課時,可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只有經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才會涌向筆端。

寫日記也是一種積累材料的過程。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讓學生把豐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表達出來。教師要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有趣的、開心的、失望的、沮喪的事,發現生活中的美,講給小伙伴聽,寫給朋友看。只有用心把事記下來,寫成日記,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就會使自己所寫的日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采一采自己的“勞動所得”,學生就會由衷地體會到寫日記的好處。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走上寫作之路,步履不穩,為師者要善“扶”,根據作文教學的原則,耐心地“送”他們走上提高寫作水平的科學途徑,讓他們面前出現一片芳草地。

猜你喜歡
習作情境作文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習作展示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