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文博先生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的貢獻

2011-03-15 03:30許波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期
關鍵詞:貢獻成果影響

摘要:車文博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理論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史家。20世紀末期,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做出了卓越的理論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深刻剖析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元理論及其內在的思想邏輯、科學評價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與缺陷、客觀探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未來走向及其發展趨勢、獨到闡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當代心理學的影響、準確分析了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后現代主義思潮的關系。車文博先生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人本土義心理學;成果;貢獻;影響

中圖分類號:B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4608(2011)01—0117—05收稿日期:2010-09-10

作者簡介:許波,博士,河南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所教授475004

心理學是人類理解自我的探求,是人類在探索自然規律的同時,不斷認識自我和人性奧秘的努力。早在三千多年前,雅典帕臺農神廟的石刻銘文就寫出,“認識你自己”。這是人類試圖理解自我的內在沖動的第一次流露,也是人類心理學思想的最初萌芽。心理學自獨立以來產生了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和格式塔心理學等眾多的學派,但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構造主義作為一個派別已經消失,機能主義和格式塔也被吸收進其他的觀點而失去了獨立的學派,當時在主流的學院心理學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行為主義,在心理治療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精神分析。

作為美國當時主流心理學的行為主義學派,一直以追求科學化為學科建設的最高目標。為了能使心理學進入自然科學的行列,不惜采用研究動物的方式研究人。這樣一來,在行為主義者的眼中,人同沒有生命的物體和低等動物沒有什么區別,都服從刺激一反應的原則。這種態度導致了人的地位的降低與作為人的價值尊嚴的喪失。在心理治療領域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分析學派那里,人的價值與尊嚴也遭到嚴重的貶損。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以其兩個論斷著稱于世:一是人的一切行為完全受無意識的本能欲望所驅動,意識的力量微乎其微;二是性本能的滿足是一切行為的原動力,即使科學和藝術等創造性活動也逃脫不了這個范疇。這兩個論斷同樣貶低人的價值,人之為人的尊嚴在精神分析學者那里也喪失殆盡。人成了本能沖動的犧牲品。

處于這種背景之下,以人為本、以人為貴、突出入的本性、尊嚴、價值、潛能和體驗研究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誕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它既是對主流心理學科學主義傳統的一次重大變革,又是促進心理學回歸于人性科學的一種理論思潮。

由于種種歷史的原因和社會的原因,我國的心理學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正因為如此,我國心理學界一直十分重視介紹西方心理學的各種研究成果和思想流派,一直十分重視吸取和借鑒西方心理學的理論觀點、研究方法和應用技術。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傳人我國,20多年來,我國學者雖然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大多限于對個別的人物、思想、流派等的評介,而沒有能夠從整體上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科基礎、歷史脈絡、理論意義等進行宏觀駕御。事實上,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個十分艱難的課題,它既涉及心理學、哲學、自然科學、醫學、文學、歷史、宗教、教育、管理科學等諸多領域,又處于同主流心理學之間、人本主義心理學自己內部之間理論觀點尖銳對立和分歧爭議之中。若沒有渾厚的理論底蘊、開闊的理論視野、卓爾不群的學術膽略和忘我的奉獻精神,要完成這樣的研究工作是不可能的。20世紀末,年近七旬的車文博先生,披荊斬棘,不畏險阻,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中取得了令學界矚目的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車文博先生研究人本主義

心理學的豐碩成果

車文博先生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在海峽兩岸已出版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書籍近400萬字,其中4項重大標志性成果如下。

(一)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專著

車文博先生是海峽兩岸心理學家聯袂撰寫的“世紀心理學從書”中唯一一位撰寫了兩部專著的作者。他在中國臺灣和大陸兩地出版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東華書局,200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而系統地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專著。全書共12章,60余萬字。綜觀全書,既有微觀的分析,又有宏觀的把握;既有縱向的梳理,又有橫向的比較;既以思想演化為線索來展示歷史,又以問題展開為邏輯來把握歷史,從而全方位地為我們提供了一幅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整體畫卷。

(二)主編人本土義心理學大師的評傳

在車文博先生主編的“20世紀心理學大師述評”叢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中,收有3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的評傳,它們分別是:《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人性的迷失與復歸——羅杰斯的人本心理學》、《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這些著作分別系統地揭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者馬斯洛、羅杰斯、羅洛·梅的思想,澄清了學術界的一些模糊認識。

(三)出版了個人文集中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專題

2007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心理學家文庫·車文博卷——透視西方心理學》中的專題三,即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對西方心理學第三勢力和第四勢力發展的歷史邏輯及其理論內涵做了多視角的評論,闡明了心理學必將回歸到入學的本真面目。

(四)出版最能代表個人研究成就的《車文博文集》第七卷、第八卷

第七卷是車文博先生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論評專集。共七章,在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概觀(基本界定、整體人觀、理論取向、形成與發展)的基礎上,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詹姆斯、霍爾、戈爾德斯坦、奧爾波特等)、創建者(馬斯洛、羅杰斯、羅洛,梅、布根塔爾)的生平、理論建構、貢獻與局限做了詳實而中肯的論評。第八卷是車文博先生關于人本主義心理學元理論的專著。共六章,全面而系統地論評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人性觀、價值觀、教育觀等元理論以及超個體心理學(精神心理學)的理論架構。

二、車文博先生研究人本主義

心理學的理論貢獻

(一)深刻剖析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無理論及其內在的思想邏輯

如前所述,人本主義心理學自從20世紀80年代傳人我國,20多年來,我國的學術界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限于對個別的人物、思想、流派等的評介,而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元理論及其內在邏輯的思想很少有系統的研究。在《人本主義心理學》、《透視西方心理學》、《車文博文集》(第七卷、第八卷)中,車文博先生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人性觀、價值觀、科學觀、教育觀等元理論

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解析,并且從思想邏輯與歷史邏輯統一的視角,沿著西方入學發展的軌跡,揭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內在思想邏輯:1從思辯性研究走向科學探討,即把人的心靈活動由專門的哲學研究擴展到具體科學研究的領域;2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取向走向存在A本主義心理學取向,即對存在主義由前期比較片斷的自發的接受,到后期比較自覺的主動的接納;3從自我實現論走向自由選擇論,即由前期強調自我潛能的發現和展示到后期追求個人設計和選擇;4從追求個體自我走向超越自我,即由個人中心論到宇宙中心論。

(二)科學評價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與缺陷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當代西方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取向,國內外學術界對它的看法存在很多的爭論和分歧,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重大變革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一場反對還原主義將心理學回歸于人性科學的革命;二是懷疑否定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詩人的或哲學的心理學”根本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三是重要補充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仍不失為科學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補充。車文博先生主張應該辯證地看待人本主義心理學,既不能評價過高,也不能低估其影響。從總體上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是重大的,帶有變革性的,當然它的缺陷也是根本性的、不可忽視的。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貢獻在于:一是把人的本性與價值提到了心理學研究的首位;二是突出人的動機系統與高級需要的重要作用;三是提出實驗一客觀范式與經驗一主觀范式整合的新構想;四是促進組織管理與教育改革及心理治療的發展;五是推動哲學世界觀的變革。而其根本缺陷則在于:1過分強調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視社會宏觀環境和社會實踐在形成和發展現實人性中的決定性意義,具有自然主義傾向;2過分強調個人在自我實現中的作用,忽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實現對個人自我實現的決定性意義,具有個人本位主義傾向;3過分強調經驗(主觀)范式的重要性,缺乏實證的檢驗與支持,具有主觀主義傾向。

(三)客觀探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未來走向及其發展趨勢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未來前景是心理學界既關注又困惑的一個問題,主要有三種看法:1樂觀論,認為它是當代西方心理學的新取向之一,代表著心理學的發展方向,未來的心理學有可能統一在人本主義的旗幟下;2揚棄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雖然有些思想值得借鑒和吸收,但是它在研究方法、一些觀點和概念上科學性不強的問題恐怕是難以克服的致命弱點,且哲學味太濃又無成熟的、完整的理論體系,未來它不是仍居于非主流心理學的從屬地位,就是被科學主義心理學所融化、揚棄或取代。3待觀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人本主義心理學運動對整個心理學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未來發展如何,一時還看不清楚,有待進一步觀察,才能最后定論。鑒于整個西方心理學的發展軌跡并結合人本主義心理學自身發展的實際,車文博先生認未來人本主義心理學發展的大趨勢是將進人人類心理學史上第三次更廣泛、更深入、更罕見的整合,即經驗范式與實驗范式的整合、人本主義研究取向與科學主義研究取向的整合,試圖建構一種基本統一的心理學理論模式。

(四)獨到闡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當代心理學的影響

眾所周知,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反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國內外學者們多注意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批判,而很少注意到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當代心理學的影響,車文博先生高屋建瓴,對此做了獨到的闡釋。他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對人的價值與尊嚴的重視、對人類生活意義的關注已深入人心,幾乎被所有心理學家和各個心理學派所認同和接受,其主要影響如下:1促進了新的新行為主義的產生。人奉主義心理學促使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重新思考入在心理學中的地位,開始強調人的理性能力,主張研究人類學習的獨特性,進而產生了新的新行為主義(即第三代行為主義)。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是第三代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但他的思想、方法和理論取向滲透著人本主義精神,他曾經說過:“在強調人性潛能的開發和自我指導能力的發展方面,社會認知理論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擁有很多共同的主題”。2推動了新精神分析加強個體主觀體驗和自我心理學的研究。美國人本趨向的自我心理學是當前精神分析最流行的一個學派,其主要代表科赫特就深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對象重新定義為個體的主觀體驗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致的。另外他特別關注自我,專門探討了自我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這些觀點也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自我實現理論是吻合的。3強化了認知心理學突出意義問題的探討。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意義的活動》一書中指出,認知心理學已經偏離了最初的發展軌道,拋棄了意義的探討,鉆人了技術性信息處理的牛角尖中,脫離了人類生活的實際。他呼吁認知心理學家回到原來的出發點上,探討對人類生活有意義的問題。他的這一觀點,足以證明人本主義心理學對主流認知心理學所產生的影響。

(五)準確分析了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后現代主義思潮的關系

對于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后現代主義哲學的關系,很少有學者進行探討,車文博先生從兩者產生的背景出發做出了分析,他指出雖然后現代主義哲學興盛晚于人本主義心理學,且具有不同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極端主觀主義、非理性主義、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思想傾向,甚至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特征,如反主體性、否定自我同一性、反對以人為中心等。但是,由于后現代主義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具有某種相同性,都與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現象相關,他們中間一些人都是參加過反戰運動,或是新左派、反主流文化派的成員,加上又都受到現象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影響。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后現代主義哲學在抨擊科學主義的危害、重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重建人際溝通和實現人的個性方面具有某種一致性。

三、車文博先生研究人本主義

心理學的學術影響

車文博先生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眾所周知,車文博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他不僅構建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心理學史觀,而且還創造了一整套研究西方心理學史的具體方法。從這個背景來看,《人本主義心理學》(東華書局繁體字版,2001;浙江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2003)可以看作是《西方心理學史》(東華書局繁體字版,1996;浙江教育出版社簡體字版,1998)的姊妹篇,它既是車文博教授將他自己在前一部著作中所構建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心理學史觀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具體應用,又是車文博教授在前一部著作基礎上

實現的又一次自我超越,《人本主義心理學》被認為“是一部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填補國內空白的開拓創新之作?!苯刂?009年12月,據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和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檢索引用達199篇、部。

(二)應邀參加“紀念羅杰斯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由于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的影響,車文博先生應美國心理學會的邀請參加了于2002年7月24-2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哥分校召開的“紀念羅杰斯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共有24個國家的360余名代表參加了該會,車文博先生代表中國心理學家在開幕式上講話,表達了對國際心理學大師羅杰斯的懷念及對他學術成就的贊揚,受到大會的熱烈歡迎。車文博先生還在小組研討會上介紹了羅杰斯對中國心理學的影響及中國心理學界對羅杰斯的研究現狀。鑒于車文博先生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貢獻,美國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頒發給車文博先生“人本主義心理學成就獎”銀盾(2007)。除此之外,車文博先生還應邀參加了中西文化及人的精神發展國際學術論壇(2005)、第四屆人本主義暨精神心理學國際研討會(2007),并分別做了主題發言和學術總結,充分展示了他自己的人本心理學思想。

(三)影響和引導了年輕學者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

車文博先生不僅自己致力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而且影響和引導了年輕學者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培養了中年一代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專家。在車文博先生的鼓勵、支持和指導下,楊韶剛博士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中的一種重要的研究取向——美國的存在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羅洛,梅的思想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專著《存在心理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彭運石博士對影響人本主義心理學發展的方法論這一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出版了專著《人的消解與重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四、幾句題外話

行文至此,意猶未盡。先生一生摯愛學術,筆耕不輟,著作等身。為中國心理學,尤其是中國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學術智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主題,是因為我親眼目睹了先生在年近七旬的高齡研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艱辛歷程。作為先生的弟子,我曾經在先生身邊學習、工作了近十年,成為我人生歷程中最難忘的記憶。先生為人治學一致的高尚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百折不撓的堅韌精神時時激勵著我。

作為一個從農村貧困家庭走出的學子,成長為今天的一名大學教師,回想起自己成長的經歷,便特別感謝恩師車文博先生。最早知道先生的名字是在20年前,我在陜西師范大學讀本科學習普通心理學時,霍涌泉老師(也可以說霍老師是我步人心理學殿堂的引路人)推薦我們讀先生主編的《心理學原理》一書,從那時起就決心以后跟隨先生學習。此后,我特別關注先生的文章和著作,深為先生敏銳的洞察力、高超的概括力、縝密的思辨力和精湛的表達力所敬佩不已。大學畢業時,我如愿以償考取了吉林大學的研究生。記憶最深刻的是,我去長春參加研究生復試,當先生得知我家庭條件比較貧困時,不僅親自給我安排住宿,而且還給我返程路費,令我十分感動。后來碩士畢業后留校參加工作并有幸跟隨先生攻讀博士學位,車先生經常耳提面命給予我諄諄教誨。我曾有幸幫助先生料理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小事,在與先生近距離的接觸中,我慢慢地感受到先生在學術上是一位堅韌、勤奮、睿智、誨人不倦的嚴師,在生活中是一位樸實、慈祥的父親。因此,我常常不假思索、毫無顧忌地在先生面前直抒胸臆,然后在他或贊同或循循善誘的解答中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后來因家中老人年邁需要照顧不得已離開了長春,每次和先生通話,先生都非常關心地詢問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尤其關心孩子的情況,令我倍感親切和溫暖。多么懷念在先生身邊的日子!多么想有機會再經常當面聆聽先生的教誨!

數行笨拙之言,難以表達對先生的感激之情,有的是感恩、感謝的心。適逢先生八十華誕,衷心祝愿先生生命長春,學術長春,思想長春!

(責任編輯:蔣永華)

猜你喜歡
貢獻成果影響
驗收成果
數說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成果
捐書之爭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勞動成果評比
一張圖看懂“論壇成果清單”
5月CPI上漲,煙民有“貢獻”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幽默“三十六計”(中)
貢獻大小不決定于工作崗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