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掀起“頭腦風暴”,激發創作靈感——關于“春”的作文教學案例分析

2011-03-20 16:54
文教資料 2011年31期
關鍵詞:頭腦風暴靈性頭腦

都 音

(杭州市省府路小學,浙江 杭州 310012)

作為一種智力激勵法,“頭腦風暴”是由美國創造學家A.F.奧斯本(Osborn)提出的一種激發性思維方法。我們將這種訓練方式引入作文教學之中,汲取“頭腦風暴”的基本理念,開展“頭腦風暴”式作文教學,通過營造氛圍,鼓勵學生傾吐內心生活積累,盡可能地突破思維的限制,提出自己的見解。一個學生提出的看法,會激發其他同學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又會激發出更多更好的聯想;并采用小組協商、合作對話、分組聚焦與提煉構思等方式,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思維品質,豐富語言表達,有效激發學生靈性,使學生的寫作效果達到最優。

“頭腦風暴”式作文教學,可以設想三個環環相扣的步驟:誘趣激情,促進發散,啟迪靈性→自主分組,聚合提煉,激發靈性→自由展現,分享喜悅,放飛靈性。

在春風送暖、桃紅柳綠的季節,我想到了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春”的作文。按照以往的思路,學生想到的,往往是寫一篇描寫春天景色的作文,交上來的可能就是千篇一律的春景作文。這次我想改進方法,試著掀起一場“頭腦風暴”,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環節1:誘趣激情,促進發散,啟迪靈性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要做幾個詞句小游戲,比一比哪位同學的思維最活躍,想象最豐富,尤其是能“想別人所沒有想到的”??吹健按骸边@個字,你想到了什么詞語呢?(學生的小手紛紛舉了起來。)生1:春暖花開、萬紫千紅、桃紅柳綠……(學生一下子說出了很多關于描寫春天景色的詞語,不出我所料,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詞語。我未做聲,鼓勵他們繼續發表自己的觀點。)生2:我想到了“綠色”。師:你想到了春天的色彩。生3:我想到了春蠶。生4:我想到了媽媽。(有同學發出了笑聲。)師:看到“春”怎么會想到媽媽呢?生4:因為我覺得媽媽就像春天一樣帶給我溫暖。師:噢,你由春天的溫暖想到了媽媽帶給自己的溫暖。(這3位同學的發散思維,引發大家的很多聯想,學生們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生(爭先恐后地站起來“風暴”一下):春天、春風、春雨、春光、春日、春水、青春、生命、茶葉、春筍、生機、溫暖、粉色、彩色、清泉、小鳥、小溪、春播、春華秋實、叮叮咚咚、嘰嘰喳喳、風箏、綠色蔥蘢、清澈見底……(我讓學生把自己所想到的都寫在黑板上。)

師:回憶讀過的古詩,哪一句可以表達或描繪你所想到的情境呢?生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鄙?:“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薄ㄎ彝瑯幼寣W生將古詩寫在黑板上。學生興趣濃烈,課堂氣氛高漲。他們的日常積累在這一刻被觸發。)

師:同學們,看著滿黑板的關于“春”的詞語、詩句,你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生1:我想有感情地讀一讀。師:好主意,請選擇喜歡的詞句美美地讀一讀吧!生2:老師,我想把喜歡的背下來。師:當然可以啦?。▽W生有感情地朗誦著,背誦著。)(又有幾個學生舉手。)師:你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嗎?生3:我想來寫一寫關于“春”的文章。(此提議一出,響應的同學還真不少。)師:是嗎?想寫一寫的同學舉手。(全班同學的手都舉得高高的,學生的創作激情被點燃。)

富有想象空間的話題提出、自然寬松的情境安排,觸發了學生相關的積累,誘發了學生的很多聯想。在這一環節中,無論學生表達怎樣的觀點或設想,師生都不做任何批評和否定。讓學生可以自由探索、自由表達、分享各種觀點,整個課堂變成一種展現學生自我、分享思想的空間,啟迪了靈性。學生表現自然很踴躍,交流的信息十分豐富,成為寫作與進一步拓展的寶貴資源。

環節2:自主分組,聚合提煉,激發靈性

通過發散思維得到的許多信息,還只是一堆散亂的原始素材,不能直接為寫作使用,必須對它們進行必要的處理,按一定的標準將所得材料進行分組歸類,經過討論后形成共同的問題,為進一步的聚合提煉做好準備。給材料分組的標準先由學生自己定,老師不應代替學生的嘗試。

片段二:

師:黑板上記下的是同學們看到“春”所想到的,這些是這次作文的豐富材料。當然,我們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分組整理,才能為我所用。分組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你們覺得可以怎樣來分組呢?生1:可以按動詞、名詞、形容詞來分。生2:可以按寫作的內容來分。生3:可以按字數來分:一字詞為一組,二字詞為一組,以此類推。(經過討論,大家都覺得按內容分比較好。)最后分成了以下五組:寫景物:彩色世界、春日陽光、春天的小溪等;寫家鄉特產的:龍井茶、春筍等;寫事:溫暖(幫助他人或得到別人的幫助);放風箏、春播等;寫人的:媽媽、老師、同學等;寫游記:踏青等。師:請學生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選擇相同內容的同學組合成學習小組,進行分組討論。

圍繞話題,在對材料進行分組歸類之后,還需要對分組的材料進行聚合提煉,經過篩選、對比、發掘、提煉,對材料進行深度發掘和開發,進而確定文章的題目、寫作主題與內容。聚合提煉的過程就是思維由混沌走向清晰、由紊亂走向條理的過程,是“心靈”由遲鈍走向敏銳、由粗糙走向細膩的過程。

片段三:

師:接下來,每個小組重點圍繞以下話題進行討論:(1)題目;(2)主題;(3)主要內容。 (對于這三個話題,我要求小組每個成員都必須發表自己的意見,(2)(3)兩個話題在發表個人意見后,要進行討論。)

(師參與一小組討論。)生1:寫“春蠶”,我想反映蠶寶寶的可愛。生2:我想到了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睅煟耗銈冎肋@句詩的意思嗎?生3:我看到有人用春蠶來贊美老師的。師:是的。由于蠶一生只吃桑葉,到老時卻吐盡它那柔軟、光滑、潔白的絲,因此“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就被用來贊揚那些有奉獻精神的人們。生4:那我們也可以寫寫我們的老師啊,反映老師的奉獻精神。(參與這個小組的討論后,師馬上請組長把這個討論的過程告訴全班同學,鼓勵同學積極聯想,有更多的發現。)在小組討論中,思維置于集體的思維碰撞中,學生開動腦筋,進行討論和協商,集思廣益。(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組長對同學的觀點做了記錄。)

進行分組合作式討論,就感興趣的共同話題進行研討,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暢所欲言,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經常性的聚合提煉訓練,能促使學生的審題能力、立意能力和選材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創作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激發。

環節3:自由展示,分享喜悅,放飛靈性

片段四: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小組的代表興致勃勃在全班展示他們的“風暴”成果,與大家分享著合作學習的喜悅,各種信息、材料的交匯,精彩語言、思路的提出,又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路。)

從匯報的情況來看,選擇寫贊美春天美麗景色的文章,提出的題目有:《西湖之春》、《春游植物園》、《擁抱太子灣》、《登北高峰》、《春天的蘇堤》、《萬紫千紅總是春》等。選擇寫反映父母或老師愛的文章,提出的題目:《媽媽的愛》、《溫暖》、《溫暖的眼神》、《溫暖的手》、《溫暖的懷抱》、《園丁和小樹》等。

同學們認為關于這次作文,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確立主題:贊美春天的美麗景色;由“春天的勃勃生機”聯想到我們小學生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奮發向上;由“春天的溫暖”聯想到父母或老師給予我們的關心和教導,如春風般,給人溫暖,催人上進;聯想到受到別人的幫助或幫助別人時所感受到的春天般溫暖;由“春蠶”聯想到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介紹家鄉特產:春茶、春筍,贊美家鄉,表達愛家鄉的情感;由春雨滋潤大地,以及“潤物細無聲”的詩句,聯想到老師對學生的教導;由“春播”、植樹節聯想到播下希望,收獲成功;由“綠色”聯想到旺盛的生命力、“粉色”聯想到溫馨;介紹春節的傳統文化;描寫蠶寶寶的可愛?!?/p>

經討論及其展示交流,同學們對寫作的題目更明確了,對寫作的主題、內容更清晰了,創作激情就如泉水一般奔涌而出,感到不吐不快。我趁熱打鐵,最后,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寫作。這次作文,學生在一節課內全部完成上交,就連平時每次習作時都緊皺眉頭、咬著筆頭想半天也寫不出幾個字的小張和小朱,也自信地交上了作文本。尤其令我欣喜的是,習作不僅形式多樣、百花齊放,而且精彩迭出、真情流淌。在“頭腦風暴”的激蕩中,學生的思維靈感被激發,創造熱情被點燃,創作靈性被放飛,才有這些靈動的文字在筆端的自然流淌。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分收獲,都品嘗到了寫作的快樂。

猜你喜歡
頭腦風暴靈性頭腦
頭腦對對碰
頭腦對對碰
頭腦對對碰
頭腦對對碰
讓小學作文課堂充滿靈性
立足“有效”,回歸閱讀教學本來的樣子
提升聯合作戰能力:刮“頭腦風暴”·打組合拳·創新訓戰融合模式
借助電子白板構建富有靈性的數學課堂
開拓華語文學的靈性空間——初論“靈性文學” 的詮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