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濃度咸水灌溉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

2011-06-09 14:18楊雪芹王玉杰朱東海孫文閃吳大付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4500淇縣第一職業高中河南鶴壁456750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鄉4500
關鍵詞:咸水葉面積冬小麥

楊雪芹,王玉杰,朱東海,孫文閃,吳大付(.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4500;.淇縣第一職業高中,河南鶴壁456750;.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鄉4500)

不同濃度咸水灌溉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

楊雪芹1,王玉杰2,朱東海3,孫文閃1,吳大付1
(1.河南科技學院,河南新鄉453003;2.淇縣第一職業高中,河南鶴壁456750;3.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鄉453003)

研究了地下水水位為2m時,不同濃度的咸水(1.5、2.5、3.5和4.5 g/L)灌溉對冬小麥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咸水的濃度為1.5 g/L時,平均株高為58.9 cm,平均葉面積指數為5.69,平均分蘗干重為1.41 g,平均葉綠素含量為26.39mg/L;與1.5 g/L濃度咸水灌溉相比,濃度為2.5 g/L時平均株高、平均葉面積指數、平均分蘗干重和平均葉綠素含量分別減少1.8%、10.5%、10.6%和1.7%;灌溉咸水濃度為3.5 g/L時平均株高、平均葉面積指數、平均分蘗干重和平均葉綠素含量較1.5 g/L時分別減少4.6%、22.8%、22.0%和3.6%;灌溉咸水濃度為4.5 g/L時平均株高、平均葉面積指數、平均分蘗干重和平均葉綠素含量較1.5 g/L時分別減少8.5%、29.0%、27.6%和5.6%.灌溉咸水濃度越高,對冬小麥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大.

咸水灌溉;冬小麥;生長;影響

在我國寧夏、甘肅、內蒙古、陜西、河南、河北、山東、新疆、遼寧等省區,微咸水灌溉都實施過,在國內其他地區,也都有利用微咸水灌溉的試驗和生產實踐[1-5].寧南山區自1969年就開始利用咸水灌溉,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大量灌溉實踐經驗基礎上,該區已初步擬訂出了適宜當地微咸水灌溉的水質評價參考指標.疆農八師炮臺實驗站進行了利用微咸水和咸水種植堿茅草的田間試驗,證明微咸水和咸水均可以用于堿茅草的灌溉[2].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從1991年開始,在山東省樂陵市、河北省鹽山縣、天津市靜??h等地成功地利用微咸水進行灌溉糧棉農田試驗.山東省慶云縣水科所于1986年對微咸水灌溉進行試驗,1990-1993年又進行了微咸水開發技術研究,發現利用微咸水灌溉農作物,不低于同類農田條件下用淡水灌溉糧棉產量的90%.天津市郊縣進行微咸水和咸水灌溉大田試驗研究,灌溉比旱作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6].

實現高效用水,合理開發利用當地微咸水資源,有利于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的狀況.本研究主要通過使用不同濃度的微咸水灌溉土壤,測量冬小麥在不同時期的各項生長指標,判斷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生長造成的影響,以期為不同栽培條件下冬小麥的增產提供優化的途徑及策略.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置

試驗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洪門試驗站.該站地處北緯35°19',東經113°53',海拔73.2m,多年平均氣溫14.1°C,無霜期210d,日照時數2398.8h,多年平均降水量588.8mm,多年平均蒸發量2000mm.試驗設置4種鹽分濃度,分別為1.5、2.5、3.5和4.5 g/L(洪門地下水鹽分濃度為1.5 g/L,以該濃度作為對照),分別用k1,k2,k3,k4表示,地下水埋深為2m.灌溉采用傳統畦灌,灌水量為810m3/hm2,灌水下限為田間持水量的70%.灌水定額是810m3/hm2.濃度2.5 g/L的微咸水采用地下水中加入0.5 g/L的氯化鈉和0.5 g/L的硫酸鈉制備而成;濃度3.5 g/L的微咸水采用地下水水中加入1 g/L的氯化鈉和1 g/L的硫酸鈉制備而成;濃度4.5 g/L的微咸水采用地下水中加入1.5 g/L的氯化鈉和1.5 g/L的硫酸鈉制備而成,微咸水事先配好備用[7-8].

試驗過程中,各測坑采用馬氏瓶裝置嚴格控制地下水水位,整個生育期內地下水水位控制在2m.試驗場內設有農田微氣象站,定時測定各項氣象指標.各處理施肥量相同.

1.2 測定

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參照文獻[5]的方法進行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株高的影響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株高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時冬小麥的株高

由圖1可見,當灌溉咸水的濃度為1.5 g/L和4.5 g/L時,冬小麥的株高分別為最高和最低.在冬小麥生長的同一時期,隨著灌溉咸水濃度的增加,小麥的株高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試驗濃度咸水灌溉的冬小麥株高均不斷增加;播種后的165 d和198 d,株高隨灌溉咸水濃度增加的變化幅度較小.在冬小麥生長的不同時期,各試驗濃度的灌溉咸水對冬小麥株高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

2.2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葉面積指數的影響結果見圖2.

圖2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時冬小麥的葉面積指數

圖3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時冬小麥分蘗的平均干重

圖4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時冬小麥的葉綠素含量

由圖2可見,當灌溉咸水的濃度為1.5 g/L和4.5 g/L時,冬小麥的葉面積指數分別為最大和最小.在冬小麥生長的同一時期,葉面積指數隨著咸水濃度的增加而減小,冬小麥的葉面積指數在播種172 d后最大,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葉面積指數慢慢變小.

2.3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分蘗平均干重的影響

小麥分蘗的干重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水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子.不同濃度的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分蘗干重的影響結果見圖3.

由圖3可見,當灌溉咸水的濃度為1.5 g/L時,冬小麥分蘗的平均干重最大,灌溉咸水的濃度為4.5 g/L時,冬小麥分蘗的平均干重最小.在冬小麥生長的同一時期,分蘗的平均干重隨著咸水濃度的增加而變小.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試驗濃度咸水灌溉下冬小麥分蘗的平均干重均不斷增加.在冬小麥生長的任一階段,分蘗的平均干重與灌溉水質鹽分濃度呈負相關,但在不同時期,咸水濃度的增加對分蘗平均干重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影響比較大的是在播種后的191 d和播種后的198 d,對播種后165 d、172 d、179 d的影響程度接近且不很明顯.

2.4 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水分也是小麥葉綠素含量的眾多制約因素之一,不同濃度微咸水灌溉對冬小麥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結果見圖4.

由圖4可見,當灌溉咸水的濃度為1.5 g/L時,冬小麥的葉綠素含量最高,灌溉咸水的濃度為4.5 g/L時,冬小麥的葉綠素含量最低.在冬小麥生長的同一時期,葉綠素含量隨著咸水濃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種后193 d,冬小麥的葉綠素含量最高,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葉綠素含量降低.在冬小麥生長任一階段,葉綠素含量與灌溉水質鹽分濃度呈負相關,但在不同時期,咸水濃度的高低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影響比較明顯的是在播種后的193 d,對其他幾個時期影響程度接近,且影響沒有前者明顯.

2.5 灌溉水的鹽分濃度與冬小麥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的相關性

灌溉水的鹽分濃度與冬小麥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的相關性見表1.

表1 冬小麥各指標與灌溉水鹽分濃度的相關性

由表1可見,灌溉水的鹽分濃度與冬小麥的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均呈負相關,即隨著灌溉水的鹽分濃度的增加,冬小麥的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均呈下降趨勢.但各項指標隨著灌溉水鹽分濃度增加而下降的程度存在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不管是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還是葉綠素都與灌溉微咸水濃度呈負相關關系,咸水濃度越高,其值越??;在冬小麥生長的同一時期,株高、葉面積指數、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等指標對灌溉咸水的敏感程度不一樣,即隨著咸水濃度的增加,其減少的幅度不同;在冬小麥生長的不同時期,灌溉咸水濃度對它們的影響程度也存在差異.

馬俊永等研究發現,小麥的株高、生物量、葉面積和群體隨灌溉水咸度增高而降低,比葉重(葉片厚度)、葉綠素含量以及千粒重隨灌溉水咸度增高而呈現升高趨勢.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可以利用適度的咸水一定程度上塑造合適的株型,再選擇分蘗成穗率強的小麥品種,就可能實現在微咸水灌溉條件下小麥的增產[9].本研究中,在不同濃度咸水灌溉下,除了冬小麥的株高、葉面積指數外,分蘗干重和葉綠素含量也均呈下降趨勢,因此,最終可能會使冬小麥產量降低.該地區微咸水灌溉對土壤水鹽動態、冬小麥產量的影響尚需進一步研究.

[1]趙其國.九十年代的土壤科學[C]//中國土壤學會.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1:13-15.

[2]張建新,王愛云.利用咸水灌溉堿茅草的初步研究[J].干旱區研究,1996,13(4):30-33.

[3]劉友兆,付光輝.中國微咸水資源化若干問題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4,20(2):57-60.

[4]謝承陶.鹽漬土改良原理與作物抗性[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48-50.

[5]陳德明,俞仁培.作物相對耐鹽性的研究——Ⅰ.大麥和小麥不同生育期的耐鹽性[J].土壤學報,1995,32(4):414-422.

[6]張會元.咸水利用可行性分析[J].天津農林科技,1994(3):18-19.

[7]金傳良,鄭連生,李貴寶,等.水量與水質技術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41-46.

[8]亢連強,齊學斌,馬耀光,等.地下水埋深對再生水灌溉的夏玉米生長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07,26(5):43-46.

[9]馬俊永,曹彩云,鄭春蓮,等.不同礦化度咸水灌溉對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0,25(B12):213-219.

(責任編輯:鄧天福)

Study on the im pact of saline water w 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n grow th ofw inter wheat

Yang Xueqin,Wang Yujie,Zhu Donghai,Sun Wenshan,Wu Dafu
(1.Henan InstituteofScienceand Technology,Xinxiang453003,China;2.The FirstOccupation High SschoolofQixian Count,Hebi456750,China;3.Farmland Irrigation Research Institude,Xinxiang 453003,China)

Plant height,leaf area index,dry weight of tiller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winter wheat irrig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aline water(1.5,2.5,3.5 and 4.5 g/L)was studied when the ground water level is 2 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plant height was 58.9 cm,average leaf area index was 5.69,average dry weight of tillers was 1.41 g,and average chlorophyll contentwas 26.39 mg/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aline water is 1.5 g/L(as control);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2.5 g/L,average plant height,average leaf area index,average dry weight of tillers and average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by 1.8%、10.5%、10.6%and 1.7%rseparat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3.5 g/L,average plant height, average leaf area index,average dry weight of tillers and average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by 4.6%、22.8%、22.0%and 3.6%rseparat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4.5 g/L,average plant height,average leaf area index,average dry weight of tillers and average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by 8.5%、29.0%、27.6%and 5.6%rseparat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saline water on winterwheat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salinewater irrigation,winterwheat,development,impact

S512.1

A

1008-7516(2011)05-0006-04

10.3969/j.issn.1008-7516.2011.05.002

2011-08-15

楊雪芹(1980-),女,河南淇縣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土壤化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猜你喜歡
咸水葉面積冬小麥
作物葉面積測量的研究進展
馬奶子葡萄葉面積評估模型的建立
聊城市地下咸水地質特征與綜合開發利用分析
甘肅冬小麥田
驚險!大膽蝸牛鱷口脫險
微咸水滴灌能提高紅棗果實品質
苧麻葉面積測定方法比較研究
冬小麥和春小麥
冬小麥——新冬18號
冬小麥—新冬41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