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目的論看《狼圖騰》英譯本

2011-07-12 20:16王改津董曉燕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關鍵詞:葛浩文狼圖騰意譯

■王改津 董曉燕

葛浩文在翻譯《狼圖騰》時,靈活的采取直譯、意譯、音譯、加注以及省略、增譯和改譯等多種翻譯策略,既有效的傳達了原作的信息,也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使整個譯文顯得流暢生動,獲得了讀者的廣泛認可。

一、目的論的產生和發展

目的論是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中的核心理論,是繼以語言學為中心的翻譯理論后,在德國解構主義和描述性理論產生并發展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20世紀50年代西方學者如奈達、紐馬克等把翻譯問題納入語言學研究領域,側重保留原文的效果。70年代,德國功能學派翻譯理論代表人物凱瑟林娜·賴斯指出理想的翻譯是“目的語篇和源語語篇在思想內容、語言形式以及交際功能等方面實現對等”,她超越了純語言的層面,把視野拓寬到翻譯的交際目的?!备ッ谞栠M一步發展了賴斯的理論,于1978年出版《普通翻譯理論框架》,闡述了目的論的設想,指出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翻譯目的決定翻譯方法。1984年,弗米爾在他與賴斯合著的《普通翻譯理論基礎》中詳細描述了目的論原則:一是目的原則,即翻譯行為的目的決定翻譯過程中采取的方法策略;二是篇內一致,即譯文能對目標語讀者有意義,與介入的目標語環境融合;三是篇際一致,即翻譯出原文提供的信息。三者的重要性是逐次降低,即第三個原則從屬于第二個,第二個又從屬于第一個原則。

二、從目的論評析《狼圖騰》英譯本

《狼圖騰》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它在中國大陸的成功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其中葛浩文的英譯本最受讀者追捧。

(一)從詞、短語層面來看

根據目的論原則,譯文必須符合邏輯,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能夠讓譯文讀者理解,并在目的語文化以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境中有意義?!独菆D騰》醞釀于20紀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歷史背景下,書中包含當時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因素,要想將這些特定的文化因素再現在譯文讀者面前,葛浩文在翻譯的過程中,采取了直譯、意譯、音譯、加注等多種方法,巧妙的處理了這一問題。比如說:

紅衛兵“破四舊”的狂潮還沒有破到老人壁毯地毯上來。

Destroy the Four Olds—old ideas,cultures,customs,and habits—had not yet claimed Bilgee’s tapestries or rug.

在這句話當中,“四舊”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譯文讀者沒有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葛浩文采取了直譯并加注的方法,巧妙的將其譯為“the Four Olds—old ideas,cultures,customs,and habits”,既能傳遞原文想要傳遞的信息,又能讓譯文讀者通過閱讀了解到更多的中國文化。

(二)從句子層面來看

目的論突破了對等理論的限制,側重強調譯文在譯語文化里所要達到的交際功能。它認為譯文與原文之間存在某種聯系,但并不要求譯文和原文在內容上一字不差。為了更好的傳遞原作信息,并在譯文讀者中取得較好的效果,譯者葛浩文在翻譯時采取了意譯、省略、增譯等多種翻譯方法。下面我們結合例子來看一下。

楊克笑瞇瞇地說:看來明年有門兒了。

Yang Ke would smile and say,“Looks like we can expect something next year.”

在漢語口語當中,人們說“有門兒了”,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有希望,有指望了”等,因此譯者采取意譯的方法,將其譯為“we can expect something”。假如采取直譯,將其譯為“there is a door”,讀者就會不知所云。

(三)從段落、篇章層面來看

在目的論看來,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人類行為活動,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策略。由于譯文讀者所處的文化背景、認知環境等都與原文讀者不同,在跨語言、跨文化翻譯交際中,譯者必須要搞清楚這一點,不僅要傳達出原文的信息,傳達出原文作者的交際意圖,還需要考慮譯文讀者的喜好與接受能力,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并在需要的時候對譯文做出恰當的調整。

比方說,在原文當中,為了讓讀者了解故事的源頭,作者在每段開頭都會引用典籍,作為提綱挈領的按語。比如,“‘犬戎族’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段臑憽吨袊ㄊ泛喚帯さ谝痪帯分苣峦醴ヮ叭?,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一《漢書·匈奴傳》”。這些話語通?;逎y懂,即便是中國的讀者,也會覺得困難。假如譯成英文,不但譯文讀者很難理解,而且顯得臃腫累贅,不符合英語文體規范。因此,譯者大膽的將這些內容刪去不譯,直接采取英文小說的規范。

三、結束語

《狼圖騰》譯者葛浩文大膽的突破原文文字的限制,靈活采取直譯、意譯、音譯、加注以及增譯、省略和改譯等多種翻譯策略,既有效的傳達了原作的信息,又注意到了譯入語的規范以及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使整個譯文顯得流暢生動,既保留了中國文化的特色,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的對外傳播,也獲得了美國讀者的廣泛認可。

[1]姜戎.狼圖騰[M].長江出版社,2003.

[2]劉鈺.目的論和文學翻譯的再創造[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猜你喜歡
葛浩文狼圖騰意譯
淺談英漢翻譯中的直譯與意譯
翻譯家葛浩文研究述評
淺談直譯與意譯的合理結合
葛浩文的“模糊” 翻譯
葛浩文翻譯蕭紅作品研究
大陸與港臺譯制片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直譯與意譯取向研究
《狼圖騰》中“狼”符號的主體性探析
蒙古國看《狼圖騰》:女主角好
我看電影《狼圖騰》
看《狼圖騰》5年磨一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