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扣“三維”目標,培養閱讀能力

2011-08-15 00:42杜祥芬
文教資料 2011年35期
關鍵詞:三維現代文動機

杜祥芬

(睢寧縣下邳中學,江蘇 睢寧 221200)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成為廣大語文教師面對的一個難題,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以為語文教學不論怎樣改,都必須緊扣“以人為本”這個核心,采取多種措施,全面而有重點地落實新課改的三維目標,以情感激發為先導,以知識能力為核心,以方法過程為憑借,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為主線,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分析習慣,培養規范、簡潔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情感先行,強化閱讀動機。

當前,語文教學面臨著一個尷尬: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懨懨欲睡,缺乏學習激情,語文教學始終在費時、低效的怪圈中徘徊。造成這種狀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深刻了解語文學習的意義,不能體驗到語文學習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和愉快,因而難以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欲望。要想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1.高尚的理想動機?!吨袑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具有很強的工具性,是我們溝通、交流的必要工具,學好語文,不僅能繼承祖國文化優秀的成果,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加深他們對現代文名篇的情感認識,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增強閱讀的積極性,為自主性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課前提出了兩個問題:(1)你學習過哪些贊頌祖國美好景色的詩文?(2)你愛春天嗎?你心中的春天美在哪里?學生溫故知新,體驗到祖國文化、文學的美。同時,由于缺乏文學詞匯和表達技巧,因而難以盡善盡美地展現春天的美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此時學生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欲望,想立刻了解《春》的內容和藝術技巧,以借鑒其方法為自己服務,因而閱讀的積極性較高,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了情感基礎。

2.強烈的升學動機。初中學生特別是初三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因而難免不以實用的觀點來看待現代文的學習方法:現代文閱讀重要嗎?平時學習能提高考場閱讀題的分數嗎?所以為強化學生的閱讀動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平時教學中也應該發揮中考語文考綱、試題的引導作用,通過訓練讓學生確實掌握一些平時用得著、考場用得好的現代文閱讀技巧,比如記敘文閱讀方法、散文閱讀方法等。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高,能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非常有利于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形成。

3.文本動機。文學即人學。教材所選文章多是現代報紙雜志發表的文章,大都充滿有關人生、社會、自然的豐富信息,可以給我們各種人生啟迪。在進行閱讀訓練時,一定要注意文本的人文性、社會性、綜合性,不要把如此充滿社會內涵和人生智慧的文本變成面目可憎的訓練材料,不能僅僅完成幾道閱讀訓練題即萬事大吉,而應該重視發掘文本的思想、情感、文化、歷史等因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帶著感情去閱讀,在獲得閱讀技巧的同時也獲得情感的愉悅。在新課改背景下,這種做法應該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長效措施之一。

二、知識奠基,教給閱讀方法。

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缺乏必要的閱讀知識,必然會延緩閱讀能力的形成。因此,現代文教學盡管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基本途徑不應是一味的閱讀訓練,而應該分類梳理,把閱讀中必備的閱讀知識、方法、技巧,或利用傳授法,或利用發現法,及時教給學生,讓學生到實踐中去積極運用,慢慢來體會,適時總結,最終為我所用,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學《皇帝的新裝》等記敘文章時,我就有意識地滲透記敘性文章的有關知識,如記敘文六要素等;教《濟南的冬天》等散文時,我就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寫作的常識,如形散神聚,景物描寫的常見作用,抒情的方法,等等;教《看云識天氣》等說明文時,我就有意補充說明順序、方法等知識,并引導他們到文中分析、印證、體會其作用,教給學生知能轉換、理論聯系實際的技巧。事實證明,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很大。

三、過程引導,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閱讀習慣。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而這應該貫穿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要做好三個過程引導。

1.自主探索過程的引導。自學能力始終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核心也是影響學生終生學習的本領。因此,在現代文教學中我總是引導學生去獨立閱讀、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比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我不做任何點撥,而是讓學生去閱讀、思考,去發表自己對文章的看法: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最精彩的描寫、最深刻的道理。其好處是:沒有老師或其他渠道定格影響學生思維,非常有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空間的再創造,便于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閱讀能力。

2.自主借鑒性過程的引導。在信息社會,閱讀過程不僅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而且具有博采性、借鑒性,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報紙雜志和其他輔導性讀物,引導學生廣泛吸收他人思維成果,補充、糾正、完善自己的思想,從而促進閱讀水平的提高。

3.合作交流過程的引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人閱讀的積極性和寶貴課堂資源的效能。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的合作交流過程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各自展現閱讀成果,讓學習資源效益最大化,既可實現優質資源共享,讓更多學生受益,又可嘗到積極主動學習帶來的快樂,強化閱讀的內在動機,促進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思維整理,規范語言表達。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文閱讀能力培養的一個難點。因此,緊扣課改要求和學生閱讀能力的長期培養等目標,大力進行思維整理訓練,規范語言表達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教學《故鄉》一課,先引導學生閱讀、鑒賞開頭一段:“時間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縫隙向外一望,倉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遍_頭的這樣一段景色描寫到底有什么作用?我引導學生整理思維,規范表達的方法是:(1)回顧開頭景物描寫的常見作用——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烘托人物心情、性格、形象,象征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和時代特征,推動情節發展等。(2)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討論本段特點及常見作用的體現。(3)套用表達模式,從表現和結構兩個方面作用。結果,學生很快就順利地表達出了思維成果:表現上,點明回鄉時間,渲染了陰冷、蕭瑟的氣氛,烘托了“我”悲涼的心情,暗示了當時社會的衰敗、蕭條;結構上,為閏土的出現埋下了伏筆。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普遍感到閱讀有路,表達有法,現代文閱讀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五、反思得失,理性提高閱讀層次。

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螺旋式上升的,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經常性的反思閱讀中的得失,培養學生自查、自省、自悟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反思中進步,在改進中提高。比如,我在課堂上,經常安排這樣的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回答讀書、思考的感受,總結自己閱讀中的經驗;在課外,經常組織學生舉辦小型的讀書經驗交流會,通過演講、文章交流等方式促進學生的理性反思,有效地培養他們的現代文閱讀能力。

當然,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每個人都應將秉承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認真搞好新課改研究,努力探索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科學規律,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三維現代文動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專項訓練 現代文閱讀
讓概括思維成為解答現代文閱讀題的“利器”
三維數字化移交技術在化工項目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剖析
動機不純
高考現代文閱讀應關注的幾點
論幼兒的動機特點與良好動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