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企業物資成本管理探討

2011-12-20 03:49王斌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

王斌

摘要:本文主要從物資成本預測、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幾個方面入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建筑物資;成本管理

1搞好成本預測,確定成本管理目標

(1)預測成本組成兩大要素。物資成本預測的兩大要素,一是物資需求數量,二是物資到場價格。對物資需求數量的掌握,要在工程開工前,與技術部門溝通,掌握工程主要物資需求數量,作為預測成本的原始依據。對物資到場價格的預測,是物資成本預測的關鍵所在。要區別不同種類物資進行。鋼材等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物資要利用網絡資源,對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對砂石材料等要實地考察,落實貨源,調查運距,最終確定成本預測價格。

(2)確定物資成本目標,制定采購預算。在進行市場預測后,要結合本單位管理水平,找出中標單價中的盈余和不足,按照削盈余、補不足的原則對每項單價進行調整,使物資成本預測盡可能符合工程實際成本,便于在施工過程中的成本分析。形成采購預算,作為成本管理目標。

(3)物資成本失控的風險預測。項目物資成本的風險分析,就是對本項目中實施可能影響成本目標實現的因素進行事前分析,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①因供應商交貨時間的波動和原材料價格的波動而產生的采購風險。②由于供應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原因產生的質量風險。③材料人員追求個人利益產生的道德風險。④其他風險,如存貨風險、合同風險等等。

2確定物資成本目標控制的原則

2.1節約原則

節約就是項目施工過程中物資節約,是物資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節約絕對不是消極的限制與監督,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要著眼于物資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控制、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檢查是否出偏差,從提高管理水平入手來達到節約。

2.2采購全過程成本管理原則

采購成本的發生涉及到項目的整個周期,從施工準備開始,經施工過程至竣工后的保修期結束。因此,物資成本管理工作要伴隨項目施工的每一個階段,如在施工準備階段制定最佳材料方案,從備可選的材料生產、選擇、使用中篩選出最佳材料方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就能使工程物資成本始終處于有效控制之下。

2.3目標控制原則

目標管理是管理活動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它是把計劃的方針、任務、目標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實 ;在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目標的設定應切實可行,越具體越好,要落實到班組甚至個人;目標的責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責任,更要有成本責任;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對物資部門(人)的業績進行檢查和考評,并同其收入掛鉤,做到獎罰分明。

2.4動態控制原則

物資成本管理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的管理活動,所以必須堅持動態控制的原則,所謂動態控制就是將材料投入到施工過程中,收集成本發生的實際值,將其與目標值相比較,檢查有無偏離,若無偏差,則繼續進行,否則要找出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實施成本管理過程應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謂“例外”是指在采購過程中不經常出現的問題,但關鍵性問題對成本目標的順利完成影響重大,也必須高度重視。

3尋找有效途徑,實現成本管理目標

物資成本構成主要由主材、其他材料、周轉材料租賃費、運雜費、材料人員工資、倉儲費等組成。在工程項目實施中,主要控制途徑是(1)利用經濟手段控制價格,(2)利用管理措施控制消耗,(3)利用市場選擇合理運輸方式、控制儲備數量等來對上述所有因素和可能影響物資成本的所在因素進行控制,以達到成本管理目標。

3.1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

3.1.1掌握市場信息,降低材料價格

掌握市場信息,就是廣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場價格。材料價格信息收集過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場、材料產地等進行價格信息的采集、調查過程。所采集的價格信息,必須切合市場的實際情況,能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影響材料價格的因素較多,價格波動較大,所以采購人員應經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場價格與價格信息以及行業政策的變化,在物價上漲之前以低價位購入適量材料,減少漲價帶來的威本上升損失。因此,為了保證充足的貨源和實現成本目標,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供求變動的規律,避免高價位采購。

3.1.2采用不同的采購方式。降低材料價格

(1)對于耗量大,價款總額較大的材料采取議標訂貨。所謂議標定貨就是需方根據自身的需求擬定一個基本的選標條件和價格文件,向具有一定供貨能力的供貨廠家發出標書,供貨廠家依照需方提出的條件向需方投標。這種訂貨方式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資源分布、生產及價格構成情況,有利于需方選擇供貨廠家,確定切實可行的供需關系,這樣做,既有利于保證質量,又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材料采購價格。

(2)對于其它材料則采取比價與詢價結合方式訂貨,所謂比價、詢價采購,是指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在選定三家以上供應商的基礎上,由供應商分開報價,最后選擇報價最低的企業為供應商的一種采購方式。用這種方式力爭其他材料采購價格達到當日市場最低價的目的,追求材料采購成本最小化和材料質量最大化。

3.2對材料用量進行控制

實行限額供料制度,加強現場材料用量的管理。首先制定備種材料的標準消耗定額,材料消耗定額是材料消耗的標準,也是考核材料節超的標準。節約將意味著利潤的增加,超耗將意味著利潤的減少。項目部結合工程特點,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這基礎上計算出主要物資消耗量,稱為限額消耗量。其次物資部門要堅持按限額消耗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并填制限額供料卡片,同時注明工程名稱及數量。各班組只能在規定的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最后如果超過了限額供料,應及時分析原因,制度對策,采取措施。鼓勵推廣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種新技術,制訂獎罰制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實現降低材料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

3.3充分利用市場。合理安排運輸

運費支出是構成材料采購費用的重要因素,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因此應從以下方面來考慮運輸費用的節約問題:材料訂貨時考慮運輸距離遠近的問題。在材料質量、性能都能滿足材料采購方案,而材料價格又基本相等的情況下,就應到離施工現場最近的地點采購;材料盡量一次運輸到位,減少二次倒運和裝卸費用。

3.4做好現場物資節約工作

(1)縮短材料周轉時間,就等于節約了材料和資金。加速材料周轉的途徑有3種:一是周轉材料必須按照工程進度及時安裝、拆除并迅速轉移;二是計劃準確、及時,按施工進度適時保質保量地進場;三是減少料具流通的中間環節,簡化手續和層次,同時也要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

(2)要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材料,減少二次搬運和損耗。對余料堅持回收、廢物再利用,這也是材料成本不可忽視的最終環節。再就是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3.5超前預想,抵御市場風險

(1)確保供應主渠道暢通,強化與供應商的密切合作關系,共同抵御市場風險。避免因供應商交貨時間的波動和原材料價格的波動而產生的采購風險。(2)嚴格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供應商評價選擇制度,避免由于供應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等的原因產生的質量風險。(3)加強全員教育,提高采購人員素質,避免材料人員追求個人利益產生的道德風險。

(4)規范合同條款,增加供應商交納履約保證金硬性規定,防止供應商不能履行合同而給企業帶來損失,避免合同風險等等。

4閉合成本管理程序,及時糾偏

定期進行材料成本分析、核算與考核。每月召開材料成本核算經濟分析工作會,完成工程量與材料投入量同步核算,對項目的材料消耗使用管理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出現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通過成本分析對項目物資管理提出建設性意見。對材料成本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主要考核:采購是否按計劃進行;出入庫手續是否齊全,是否真正執行限額領料制度,賒欠材料是否及時入帳等影響成本的行為,并制定嚴格的獎罰制度,每月進行考核和獎罰。確保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

綜上所述,建筑項目中物資成本管理在整個項目目標管理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對物資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必將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向科學管理要效益,用經濟手段爭效益,企業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強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在競爭中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
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戰略探究
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難點及信息化解決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優化和控制
淺析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對軍工企業成本管理開展評價工作的探究
加強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