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確認識和利用你的優勢與劣勢

2012-05-15 03:22風雅頌
致富時代·上半月 2012年2期
關鍵詞:大黃蜂劣勢旅行者

風雅頌

正確認識并利用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劣勢,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及早認識與找準自己的優勢,盡力規避劣勢。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背晒σ惨粯?。只有越早認識與發現自己的優勢,才能越早成功。

德國作家歌德小時由于沒能發現寫作的長處與才華,樹立了當畫家的志向,浪費了十多年的時光;德國作家席勒、中國作家魯迅和郭沫若早年都想做醫生,走進了醫校,后來才發現寫作才是自己的優勢,于是及早轉向而成為大作家;臺灣作家梁鳳儀曾苦學了8年的銅琴,后來才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轉向寫作與經商后才讓人生達到了雙贏。

這是一些曾經走過彎路后又成功的事例。而科學家愛因期坦則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興趣與優勢所在。20世紀50年代,功成名就的他曾接到一封邀請他去當以色列總統的信。他斷然拒絕了。他說:“我整個一生只擅長同客觀物質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經驗來處理行政事務及公正地對待別人。所以,本人不適合如此高官重任?!?/p>

美國詩人洛威爾曾經說:“做我們的天賦所不擅長的事往往是徒勞無益的。在人類歷史上,因為做自己所不擅長的事而導致理想破滅、一事無成的例子不勝枚舉?!边@段話不僅給立志成功的人們敲了一個警鐘,也從反面提示人們,當你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地努力做一件事卻總做不好時,你就應該總結或反思一下:這件事是否不適舍自己?你是否在自己沒有特長與優勢的地方浪費了時間與精力?很有可能,你所從事的事,正是你的劣勢所在!如果不及早回頭轉向,理想破滅、一事無成的悲劇就將在你的身上重演!

所以,一個人必須時時努力根據自己的興趣、才能、素質和先天條件等來設計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找準自己的優勢所在,爭取最大限度地將其發揮與利用。同時要及時觀察、及時調整、及時總結,發現自己總沒有突破的時候,就應及時轉型,規避不適合自己發展的劣勢,尋找適合自己特長與優勢的發展方向。

第二,化劣勢為優勢,規避與防止優勢變為劣勢。

在某種環境與條件下,優勢可以變成劣勢,劣勢也可以變成優勢。聰明人應該努力利用好優勢,不要讓它轉化成劣勢;同時也要爭取最大的可能讓劣勢變成優勢。

日本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他拜一位柔道大師為師。他學得認真而刻苦,可是練了三個月師傅只教了他一招。

小男孩忍不住問師傅:“師傅,我是不是應該再學學其它招術?”

師傅回答說:“你只需要會這一招就夠了?!?/p>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師傅,于是就繼續練了下去。

幾個月后的一場比賽,小男孩居然輕輕松松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小男孩還是贏了。小男孩迷迷糊糊地進入了決賽。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叫了暫停,還打算就此終止比賽。師傅不答應。

比賽重新開始后,抓住對手放松了戒備的那一刻,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招,一招就制服了對手,贏得了冠軍。

小男孩鼓起勇氣道出了心里的疑問:“師傅,我怎么憑一招就贏得了冠軍?”

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惟一的辦法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p>

小男孩終于明白了:原來,自己最大的劣勢變成了最大的優勢。

再看一個事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反間諜隊的高級教官伯尼·費德曼在一次戰地值勤中被德軍俘獲。德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為了從他嘴里掏出所需要的情報,審訊員使出了種種手段,可是均未奏效。

后來,德軍將領有意把他送到德國一所培養間諜的干部學校去,讓他每天陪同一個教官上課。這位教官故意在每次給學員講課時胡亂瞎說。起初,費德曼極力忍耐,一笑置之。后來有一天,他實在忍無可忍,便情不自禁地批駁了德國人一通,并談了美英情報機關的一些工作內幕,還向德國人提出應該怎樣搞清通訊網的建議。而這些,正是德國人想知道的。

很顯然,費德曼的優勢就在于他多年的間諜經驗及職業神圣感和強烈的敬業精神。德國人恰恰從反面利用了這一點,故意刺激引誘他,使他在不由自主地維護自己的職業精神的沖動下“出賣了”自己被嚴刑拷打都沒有說出的情報。

由此可見,發揚與利用優勢與注意規避劣勢,防止自己的優勢被別有用心的對方變成劣勢,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同樣重要,同樣值得我們重視。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家賓館。早上出門的時候,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外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么也沒有拿。晚上回來,因為天下大雨,帶傘的旅行者被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那個什么也沒有拿的旅行者卻安然無恙。

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奇怪,你怎么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會淋濕一身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我有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還是被淋濕了一身?!?/p>

第三個旅行者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旅行者說:“我有拐杖,不擇路,但不知為什么常常跌傷……”

第三個旅行者聽后笑著說:“這就是我安然無恙的原因啊!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沒有被淋濕也沒有摔傷。你們的失誤就在于你們有可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不懂得去選擇、去放棄?!?/p>

可見,有優勢而不善利用,或者盲目性地利用,或者將優勢當成驕傲的資本過分地依賴,優勢往往就會變成了劣勢。

第三,要牢記:微弱的優勢也是優勢。

日本是一個蜂蜜消費大國。但是日本蜜蜂卻不善采蜜,蜂蜜產量一直上不去。后來他們引進了采蜜高手歐洲蜜蜂。不料,歐洲蜜蜂引進不久就遇到了大黃蜂的瘋狂進攻,它們殺死所有成年的歐洲蜜蜂,并把蜂蛹擄去給它們的幼蜂當美餐。

有人困惑:同樣是受到大黃蜂的威脅,為什么日本蜜蜂能安然無恙呢?經過仔細觀察,人們終于發現了日本蜜蜂對付大黃蜂的奇特辦法。大黃蜂在對蜜蜂發動襲擊前,先要派一個前鋒來偵察,打探好虛實后再集體出動。當這個前鋒飛到日本蜜蜂蜂巢內時,蜂巢內的數萬只日本蜜蜂立刻里三層外三層裹緊了它!它們一起扇動著翅膀,發出巨大的“嗡嗡”聲。十多分鐘后,大黃蜂就在群蜂的包裹下失去了活力,死去。原來,日本蜜蜂長得雖然弱小,可它的生命極限溫度卻比大黃蜂高3℃,即49℃,當大黃蜂前鋒來打探時,日本蜜蜂集體合圍大黃蜂,利用扇動翅膀產生的熱量使大黃蜂的體溫上升而最后被熱死,同時又使自己的體溫始終保持在49℃以下。

日本蜜蜂非常聰明。它們充分地認識了自己的劣勢:體積弱小,實力不及大黃蜂;它們也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體溫比大黃蜂高了3℃。就是靠著3℃這個非常微弱的優勢,它們戰勝了大黃蜂。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碧K格拉底在臨死的時候說的這句話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我的太陽在哪里?我該如何讓它發光?

編輯/曾文廣

猜你喜歡
大黃蜂劣勢旅行者
追蹤大黃蜂
旅行者之歌
孤獨的旅行者
大黃蜂來了
優勢和劣勢
中局技巧淺談⑦
時間的旅行者
大黃蜂為什么會飛?
把自己放在劣勢
三個旅行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