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嘹歌與蘇格蘭民歌中思維原型對比研究——以壯族嘹歌之《三月歌》和蘇格蘭民歌之(The Twa Corbies)為例

2012-08-15 00:42廖志恩
文教資料 2012年15期
關鍵詞:蘇格蘭人蘇格蘭壯族

廖志恩

(百色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一、引言

原型批評理論是加拿大著名文學理論家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1912—1991)提出來的,是20世紀重要的西方文學批評流派之一。所謂原型是指一個把一首詩與另一首詩聯系起來因而使我們的文學經驗成為一體的象征。原型批評試圖發現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各種意想、敘事結構和人物類型,從而發現作品的敘述和意象表層下的原型結構,揭示出連接一部作品與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20世紀80年代,弗萊的原型批評被引進我國,為觀察文學世界提供了新視角,為分析文學作品提供了新方法。壯族嘹歌和蘇格蘭民歌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和蘇格蘭人民的社會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通過壯族嘹歌與蘇格蘭民歌中思維原型的比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壯人和蘇格蘭人的民族性格、思維方式,為壯族及壯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鑒。

二、壯族嘹歌和蘇格蘭民歌分別所體現的民族思維

《三月歌》是《平果壯族嘹歌》收錄的五部壯族民間長詩之一,其余四部為《日歌》、《路歌》、《賊歌》和《房歌》?!度赂琛饭灿腥Ф嘈?,描繪兩個小伙子去鄰村用對歌的形式尋找情人及初步相識的過程。它是歌唱春天的歌,這里的“三月”一般指農歷三月份,而時間跨度上一般是陽歷2-4月。這段時間里,人們在過完春節,播種、種田、種地后有短暫的閑暇時間,因此壯族青年男女充分利用這一時間,在春暖花開、春意盎然的季節里到野外踏青,融入自然,倚歌擇偶,形成每年一度的農歷3月初四模圩①歌圩日。歌中唱道:

男:(古壯語)二三月花開 (漢語)②二三月花開

召伝賴貝了 約朋友去玩

了貝坡提坡 玩過一坡坡

坡雷出吩對 在哪唱對歌

女: 二三月花開 二三月花開

召伝賴貝了 約朋友去玩

了貝坡提坡 玩過一坡坡

圩模出吩對 模圩出對歌

(農敏堅、譚志表,2004:816(4))

The Twa Corbies(《兩只烏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Ballads),最早見于司各特的Border Minstrelsy (《蘇格蘭邊區吟游詩集》),據說是根據一婦人口述記錄下來的。全詩大部分是兩只烏鴉的對話,故事敘述人只在開頭露了一面,后面便不見蹤影。全詩如下:

The Twa Corbies 兩只烏鴉

As I was walking all alane, 我獨自在路上游蕩,

I heard twa corbies making a mane; 聽見兩只烏鴉悲嘆;

The tane unto the t’other say. 一個對著另一個說:

“Where sall we gang and dine to-day?” “今天我們到哪里去覓食?”

“In behint you auld fail dyke, “在那老泥土墻旁,

I wot there lies a new slain knight; 一個騎士剛被殺死,

And nae body kens that he lies there, 沒人知道他在躺那廂,

But his hawk,his hound,and lady fair.” 除了他的嬌妻、鷹和犬?!?/p>

“His hound is to the hunting gane, “他的獵犬跑開去打獵,

His hawk to fetch the wild-fowl hame, 他的雄鷹銜著山雀回家,

His lady’s ta’en another mate, 他的妻子另嫁了夫男,

So we may mak out dinner sweet.” 因此我們可以享受一頓美餐?!?/p>

“Ye’ll sit on his white hausebane, “你站在他的白頸骨上,

And I’ll pike out his bonny blue een: 我啄出他那迷人的藍眼珠,

Wi’ae lock a his gowden hair 再撥一撮他那金黃色的頭發,

We’ll theek our nest when it grows bare.” 覆蓋在我們行將光禿的窩頂上?!?/p>

“Mony a one for him makes mane, “很多人為他發出哀嘆,

But nane sall ken where he is gane: 但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O’er his white banes,when they are bare,等他的白骨暴于荒野的時候

The wind sall blaw for evermair.” 冷風將長年在上面吹蕩?!?/p>

(周永啟,2003:9—10)

《兩只烏鴉》共五節20行,講述的是一個情殺拋尸的故事,通過蕭瑟場景的描寫,控訴了一個人各為己的社會中人們的冷漠關系,語言簡練,韻律整齊,層次分明,寓意深遠。

(一)壯族嘹歌體現了壯族人的“陰陽”思維,蘇格蘭民歌體現了蘇格蘭人的線形思維。

壯族嘹歌最明顯的語言特征就是男女對唱,通過問答的形式,一唱一和、一攻一守、陰陽結合。以觀花、賞花、采花、插花和求花為主要內容的《三月歌》亦是如此。這種思維模式的特點是:迂回、再進入、進入、再迂回,帶有的活體對抗和“博弈”的痕跡。 (祝和軍,2009:17)例如:

男:李花正盛開 女:李花正盛開

苓花正怒放 苓花正怒放

情妹正含苞 情歌正含苞

真招人羨慕 真令人喜愛

(羅漢田,2008:18—19)

秧似針了妹 秧似真了哥

稔結蕾了友 稔結蕾了友

秧清幽田間 稔花開山上

稔花開山上 等情哥去賞

(同上,2008:137—138)

做人盼什么 做人盼什么

就盼玉米花 就盼玉米花

大官盼主人 大官盼大王

我十分盼你 我真盼望你

(同上,2008:193—194)

《兩只烏鴉》通過兩只烏鴉的對話對故事平鋪直敘,一個騎士被人拋尸,他的忠誠者——愛人、獵犬、雄鷹也離他而去,只能白骨露于野,表現出蘇格蘭人的線形因果思維。

(二)壯族嘹歌體現了壯族人豐富的具體形象思維,而蘇格蘭民歌體現了蘇格蘭人豐富的抽象思維。

具物思維指具體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除了具體形象思維之外,還包括抽象思維。劉天君認為具象思維是個體對其意識中的物象資料進行有目的的加工(構建、運演、判別)的操作活動。(劉天君,1994:6)壯族嘹歌是壯族青年男女走向自然、融入其中,通過對身邊接觸的具體自然物質的歌唱來互相傳情達意,相互贊美或寄托思念等,因此壯族嘹歌從頭至尾都可見到以物傳情,言物達意的具象思維模式?!巴ǔR宰匀唤缰懈鞣N相互依存的物象,包括各種植物、竹樹瓜果、飛禽走獸、高山流水、雷電風雨等的性狀,如常以連理樹、樹與藤、鴛鴦鳥、魚和水、太陽與月亮等物象,來喻示彼此的情深意切、相互依存、難舍難分、難割難斷;以烏云、雷電、黃連、酸梅、苦瓜、空心菜等,來喻示心情的苦悶、壓抑和空虛;用虎、豹、豺、狼、毒蛇、狐貍、蝎等來比喻心腸的狠毒、殘暴無情”。 (覃彩鑾,2005:108—119)。 如:

男:幾天真吉利 女:幾天真吉利

見喜鵲鼓翅 見喜鵲鼓翅

見鱷魚③呼風 見鱷魚呼風

見新人出門 見春風撲面

(羅漢田,2008:1)

哪個在那邊 哪個在這里

像瓜花開放 好似朵牡丹

像馬蜂飛翔 誰站在那里

似春燕輕盈 像新結的瓜

(同上,2008:3)

桃花開滿坡 桃花開滿坡

不如朵牡丹 不如朵紅棉

姑娘一幫幫 滿山好青年

不如妹可愛 哥偉岸過人

(同上,2008:23)

《兩只烏鴉》通過“a”音無限的變化,烘托出把一切都統一在風吹曠野、毛骨悚然的氣氛中的那種奇異的情思。英國評論家T.R.Henn說:“Modernize the spelling (of the last stanza), you have destroyed...the key of the poem:the thin high music of the lament, the endlessly subtle variations on the ‘a’sound, the sgtrange feeling that all things have been unified with the shrillness of the wind through the heather.”(轉引自周永啟,2003:11)

(三)壯族嘹歌體現出壯人習慣復式思維的言語方式;蘇格蘭民歌體現出蘇格蘭人嚴密的邏輯思維的語言習慣。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心理特性、思維習慣都會在其言語方式上顯露無遺。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併偶重述是壯族嘹歌語言結構的最大特點,這反映在思維習慣上就是復式思維。

在《兩只烏鴉》中,作為連接詞的“as”, “and”, “so”,“but”出現了六次,通過這些連接詞,句子結構嚴密。言如其人,從中可以看出蘇格蘭人習慣于直線思維的民族特性?!拔恼戮o緊圍繞著主題段展開,段落語句必須以一定連接手段按固定順序,合乎邏輯、明晰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直線流動的實體”。(王中習、陸勇,2010:123)

三、壯族嘹歌與蘇格蘭民歌中思維原型對比及其差異分析

原型是一種文化無意識,是在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是人類文化積淀的結果。原型可能表現在任何一個人類實踐領域中,文學原型就是原型在文學領域中的表現;原型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能表現為具體的意象、程式,也可能表現為特定的文化觀念或情境,等等。在《文學術語手冊》中,關于“原型批評”是這樣解釋的:“在文學批評中,術語‘原型’指反復出現的敘述程式、行動方式、性格類型、主題和形象,這些成分在諸多文學作品中都是同一的,就像在神話、夢、甚至社會儀式中所表現出的同一性一樣。這些反復出現的事項被認為是人類心理中的基本和普遍的形式或模式的結果。它們在文學作品中的有效呈現激起注意到它們的讀者的深刻反映,因為他或她分享了作者所表達的原型?!雹?/p>

壯族人“陰陽”思維的原型就是《易經》——中國文化的“六經”之首?!啊兑捉洝分械乃季S模式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內核,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祝和軍,2009:8)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壯族是與漢族融合較為廣泛、深刻的民族之一。嘹歌的男女對唱的形式正符合《易經》所塑造的“中國式思維”——不是直來直去的,而是陰陽式的?!霸谥袊怂季S的最深處,總是兩個相反相成的因素糾纏在一起,而且這兩個因素都是活體,相反相成,每時每刻都在相互作用,而不是一方完全處于被動,而另一方完全處于主動”。

蘇格蘭民歌體現的線性思維的原型就是古希臘的哲學思想——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說:“水是世界的本原?!焙髞砗绽死卣f“火”是世界的本原,恩培多克勒說“種子”是世界的本原……總之,他們所認為的“本原”都與生產資料有關,表現了古希臘人對生存的焦慮,對自然的敬畏。(祝和軍,2009:8)兩只烏鴉關注的是對騎士的尸體——這一生產資料的享受與利用,獵犬、雄鷹、愛人也是在自己“宇宙的支點”消失時,即刻離開主人,向外擴張,尋找另一個支點,留下主人“白骨露于野”,反映出“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景象。

壯族嘹歌中具體形象思維和蘇格蘭民歌中的抽象思維的原型都是遠古人類的“圖騰崇拜”。圖騰是剛剛從自然母體中脫胎而來的早期人類在精神上留有的一根尚未剪斷的原始紐帶。但與蘇格蘭人的“圖騰崇拜”不同的是壯族的圖騰崇拜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的發展一致,即祖先崇拜,《三月歌》有相當長的篇幅都是描寫祭祖、掃墓的細節;而蘇格蘭人的“圖騰崇拜”與西方文明的“圖騰崇拜”的發展是一致的,也就是宗教崇拜,這種文明敬畏的是大自然的神秘和和諧,追求的是向外超越。而“獵犬”、“雄鷹”這一類的兇禽猛獸,才有走狗的力氣向外擴張,征服曠野。在The Twa Corbies中,“lady’s ta’en” 暗示情殺之主題。 “White housebane”中的white暗示死者的高貴身份;而“pike out his bonny blue een”中的pike具有雙關含義,形象地描繪出人世的兇殘。這些都需要抽象思維才能理解此詩的含義。

嘹歌行文習慣體現出的壯族人的復式思維的原型是中華民族的駢偶文化。駢偶對仗歷來是我國詩文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方式,它一直占據著中國文學的莊嚴殿堂,先秦散文、漢代駢賦、魏晉詩文、唐詩宋詞、明清八股文及對聯,無不如此。壯族人民行文說話有復式思維的特征和偏愛對稱的審美觀念,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特點之一。由于歷史地理上的原因,加之很久以來壯族先民沒有自己統一的文字,其語言文化深受漢語言文化的影響。這種句式相當于漢語的偶對句式,類似“四平八穩、四面八方、一心一意”等漢語成語的語義和語法功能,還方便記憶。蘇格蘭民歌體現的直線思維的原型是西方人的外向擴張型思維。西方文化的發展總是超越性的、批判的、直線的。如果按照結構主義的觀點,結構整體中的每個“單元”就都好比棋盤上的一個“棋子”,它的存在僅僅在于它與其他“單元”之間的差別,而沒有依賴于自身的獨立性。(轉引自祝和軍,2009:31)

四、結語

壯族是一個原住民族,長期以來一直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以農業為生,體現的是黃色文明;而蘇格蘭人是通過移居而來的民族,他們主要以漁業、牧業為生,體現的是海洋文明,具有相似的思維,即詩性思維,善于用詩歌表述各自的生活習慣;同時,具有非常明顯的思維差異。這些差異造就了各自民族特征的優勢和缺陷。正如馬克思所說:“任何一個東西其實都包含著它的方面?!币环N思維的長處可能正是短處,它的劣勢可能正是其優勢。(祝和軍,2009:31)壯族人的思維模式造就了壯人性情溫和,重集體、愛和諧的民族特性,同時也讓我們始終走不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怪圈;而蘇格蘭人的思維模式也造就了性情剛烈,重個人、好擴張的民族特性,也使他們易于道德淪喪、欲望膨脹。通過對比分析,我們不僅應該認清自己民族的優勢和不足,而且應該學習其他民族的優點,從而發展壯大我們的民族文化,乃至整個民族的文化。

注釋:

①模圩:地名,今廣西平果縣太平鎮莫圩村。每年農歷3月初四,四周十里八鄉的壯族青年男女聚集到這里唱對歌而成圩,即歌圩。其實平時為一個荒野山坳,并非集市。

②此處對應漢語為筆者譯。

③鱷魚:原古壯字的意思為“duz ngieng”,意為湖中水怪,鎮守湖泊之神,而非指現代漢語意義上的鱷魚。

④文學術語(下冊)(英文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8月第四版,第12-13頁。

[1] 劉天君.禪定中的思維操作[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6.

[2] 羅漢田.平果壯族嘹歌.三月歌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2.

[3] 農敏堅,譚志表.平果嘹歌——長歌集[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

[4] 覃彩鑾.壯族《嘹歌》藝術的美學價值——壯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六例[J].廣西民族研究,2005,(3):108-119.

[5] 王中習,陸勇.壯族復式思維句式英譯研究——以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為例[J].廣西民族研究,2010,(4):123.

[6] 祝和軍.讀國學用過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17.

[7] 永啟.英詩二百首賞譯[M].??冢汉D铣霭嫔?,2003:9-10.

猜你喜歡
蘇格蘭人蘇格蘭壯族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蘇格蘭
凱蒂游蘇格蘭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冬日蘇格蘭 震撼心靈的美
完形填空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