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審美視角下俊逸才情的永恒性

2012-08-15 00:50陳會麗
關鍵詞:潘岳尚美魏晉

陳會麗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系,河南 鄭州451450)

多元審美視角下俊逸才情的永恒性

陳會麗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系,河南 鄭州451450)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尚美時代”。這一時期政治動蕩、戰爭頻繁、仕途艱險、生死難料,黑暗動亂年間的文人名士深切感受到了前途的渺茫,理想的破滅,從而放任性情,追求眼前享受,對各種美產生了狂熱追求。玄學與佛學的傳入,使這一時期的審美標準趨向多元化,注重從美的角度對人的個性、情感和才能加以品評。西晉文人潘岳無論其俊秀姿容,還是其性情與文采,均符合當時審美標準。另外,潘岳自身善良重情,對母至孝、對妻專情,親情感人、友情真摯,做官清政為民,其勤政愛民的事跡至今仍為后人傳頌。中國歷史上才貌雙全的俊男雖然眾多,像潘岳這樣能夠生活在尚美時代,能夠符合審美標準,能夠如此至情至性的俊男卻屈指可數,因此,無論時代審美觀如何變化,他都將是中國的美男符號,是中國理想美男子的標準。

魏晉時期;審美標準;潘岳;創作思想;永恒性

潘岳(公元247—300年),字安仁,小字檀奴,俗稱“潘安”,西晉文學家,祖籍滎陽中牟(今河南中牟縣)。潘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貌比潘安”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之語,后世文學中“檀奴”、“檀郎”也成為俊美男士的代稱。在滾滾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潘岳作為一位曠世美男,頑強地活在詩詞曲賦、成語典故、古今小說之中,頻現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國歷史上不乏美男,魏晉尤盛。潘岳之前之后,包括和他同一時期,也有著數不勝數的俊男美士,為什么只有潘岳能夠成為美男符號?潘岳姿儀俊美,又有才氣,是西晉頂尖的文學家;對母至孝、對妻至情、對親友感情真摯;對百姓同情、政績斐然、受百姓愛戴。所有的這些,都成就了潘岳的美名。潘岳成為美男符號,既有其生逢尚美時代的社會審美價值因素,更有其多才、重情、性善、為民等諸多的個人因素。

一、生逢尚美時代,契合社會審美標準

(一)魏晉時代特有的尚美之風

魏晉南北朝這一歷史時期從漢末建安開始,至隋文帝統一中國結束,歷時393年?;旧鲜菓饋y不斷,各種勢力互相攻伐。東漢末年,先是群雄逐鹿,再是三國爭鋒;晉代之后,八王之亂,各地諸侯王亂政,割據勢力互相征討。晉亡之后,南方宋齊梁陳江山不斷易主,北方魏周朝代更換頻繁,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動亂的年代。人生的短暫與無常讓整個社會產生了對性情的放任、對享受的向往、對感觀美的狂熱追求,魏晉文人更是成為追求美的特殊群體。

魏晉時期,文學與文化集中在少數世家士族手中。門閥世家貴族們左右朝政的社會現實,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認同,他們的言行也受到時人的推崇與模仿。然而,在頻繁殘酷的改朝換代中,在不可預知的一次次黨爭之中,何晏、嵇康、陸機、陸云、潘岳、謝靈運……一位位具有“自然美與人格美”的文人名士被送上刑場,死于非命。戰亂頻仍的社會現實,黨爭禍事的此起彼伏,讓這些中上流社會的文人名士無所適從。他們在放任性情的個人生活之中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從享受生活的觀念出發,形成了“追求美的極致”的整個魏晉時代的社會風氣,從而導致整個時代尚美之風的盛行。

魏晉時期統一王朝消失,統治階級內部相互傾軋,政局變幻不定。黑暗動蕩的社會現實讓當時的文人名士出仕而不得,只能茍全性命于亂世,他們的言行對當時的思想、文化和社會風氣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妒勒f新語》中魏晉士人所展現出的魏晉風流卻在棄彼任我的超越中羼雜了執著于世情的別一番的美感[1]。正是這種執著精神使文人名士中甚至出現了男人涂脂抹粉,追求外貌女性化的畸形社會現象。

魏晉時期社會政權的動蕩使秦漢以來封建集權思想束縛開始缺失,玄學的產生與發展,佛教的傳入與影響,使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得以自由發展,魏晉的名士都在追求精神世界的純凈,魏晉士人身上那種放誕不羈、任性而為、曠達瀟灑的人生態度不僅成為魏晉士人特有的氣質,也成為魏晉士人所有的魅力特征。魏晉風度、魏晉尚美之風更是成為這一時期所專有的社會風尚。因此,中國歷史上的美男大多集中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更誕生了“貌比潘安”的美男符號,這種歷史現象的產生和魏晉時代的尚美之風有著必然的聯系。

(二)審美趣味的雅化,審美標準的多元化

在隋朝實施科舉制度以前,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對人物進行品評之后進行舉薦。秦漢以前,人物品評就十分流行,堯舜禹時期推行的禪讓制依據的就是對人物品行的考評。漢代開始對人物品評加入政治因素,把人物品評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官吏時實施“九品中正制”以來,豪門世族或者名儒名士將人的品德和才能分為幾個等級,然后對其進行品評,將品評出的優秀人士向朝廷舉薦,朝廷主要據此來選拔地方官員。漢代四百年的封建禮教秩序崩解之后,因為思想上的極度開放,當時品評人物的眼光非常開放多元。如,晉代太尉郗鑒派人到丞相王導家去選女婿,王導領著門客“就東廂遍觀子弟”。門客對郗鑒說:“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保?]后來,郗鑒就把女兒嫁給了“坦腹東床”的王羲之。郗鑒選婿的審美標準是“灑脫曠達”。多元的審美標準使各種“美”的現象和行為不斷出現,甚至出現以放浪形骸為美、以任性妄為為美、以涂脂抹粉著女裝為美的現象。西晉士人心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審美情趣的雅化,審美標準崇尚秀麗[3]。魏晉時期的人物品評更加注重人物的外形、言行所顯示出的內在精神,注重從美的角度對人的個性、情感和才能加以品評?!帮L度”就是魏晉時期用來品評人物的詞語,它不僅僅是個人文化素質與精神狀態在言談與儀表上的反映,同時也集中體現在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上。

“尚美”的魏晉盛產美男,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潘岳。在黑暗、動亂的“尚美時代”里,文人名士享受眼前,放任性情,追求一切美的東西。甚至有人提出“重美不重德”的思想主張。魏晉之際,自然美與人格美同時被發現。在這個“文學的自覺和人的自覺”的時代,則傾向于崇尚女性美,如何晏與曹植都喜歡敷粉。這種趨勢到西晉發展為一種普遍的審美趣味。如潘岳、裴楷、王衍,因其潔白秀麗而被時人認為是玉人般的美男。中牟大潘莊潘氏家譜中潘岳的圖像上,有著秀氣的小嘴和細長的眼睛,如女子般秀美。中牟潘安故里的潘岳塑像,高大、俊秀、潔白。在潘岳曾任縣令的古河陽縣(今孟州市),現代人創作的《植柏圖》中的潘岳是個秀氣、漂亮的官員。由此可知,潘岳其貌是非常符合當時社會的審美標準的。

針對人的思想與精神領域來講,這個時代又是極自由、極解放、極熱情的一個時代,也是極富有藝術精神的時代。于是,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篇中論述俊男軼事的文章竟達39篇,其中記述潘岳的就有3篇。還記錄有嵇康等人的事跡,嵇康“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保?]嵇康的英俊是不加修飾的自然之美;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4],后演繹為成語“擲果盈車”、“挾彈少年”;“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保?]演變出成語“連璧接茵(茵指車上的墊子)”。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如此描述丑男左思:“左太沖絕丑,亦復效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保?]魏晉著名文人左思的“東施效顰”,則進一步擴大了潘岳的美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俊男不勝枚舉,尤以尚美的魏晉為盛。在魏晉那個特殊的時代,潘安所體現的那種唇紅齒白的清秀、偏于柔美多愁的文才風流,既是個體的又是普遍的,《世說新語》等作品的描述,讓讀者眼中的潘岳英俊無比又才情橫溢,更加上潘岳性善、至情、至孝,以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使其各個方面都非常符合當時多元化的審美標準,中國老百姓最終將其抽象為美男符號。

二、至孝至情,性善多才

(一)棄官奉親,至孝至情

潘岳50歲時,“除長安令,征補博士,未召,以母疾輒去官,免?!保?]父親潘芘去世后,潘岳就將母親接到自己的任所侍奉。因母患病,就辭官奉親。潘岳“棄官奉親”的故事出現在曾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中。其侍親至孝的行為成為時人爭相學習的榜樣。故事中還附詩贊道:“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p>

辭官以后,失去了俸祿,潘岳就以耕田種菜為生,其《閑居賦》這樣記載此時的生活:“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保?]后來,因受賈謐提攜,潘岳被遷為著作郎。又三年,賈謐集團垮臺,潘岳被誅三族,母親也被殺害?!皸壒俜钣H”的美麗故事竟如此黯淡收場。

(二)嫉惡如仇,性善多情多才

《晉書·潘岳傳》載:“初,芘為瑯玡內史,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保?]潘岳少年時,因本性善良,厭惡孫秀為人,常?!皳槿柚?。及至趙王倫輔政時,孫秀是中書令。潘岳問孫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以致潘岳最后被夷滅三族。由此事也可以看出潘岳本性中嫉惡如仇的一面。

潘岳以摯情對待親友。無論是對看重自己、以女相配的岳父楊肇,還是對賞識自己、提攜自己的賈充、賈謐,還是自己深愛的子女親人,還是令自己或敬佩或同情的名人義士及友人,他都能夠真情相待,為他們寫作大量的流傳至今的哀、誄、吊、祭、碑文、墓志等?!稌x書·潘岳傳》如此評價:“(潘岳)辭藻絕麗,尤善哀誄之文?!保?]潘岳以真心對待朋友,甚是篤于友情?!稌x書·潘岳傳》載:“初,譙人公孫宏少孤貧,客田于河陽,善鼓琴,頗屬文。岳之為河陽令,愛其才藝,待之甚厚?!保?]后來,在黨爭之中,公孫宏感恩于潘岳當年的河陽相遇之恩,傾力相助,使潘岳暫時免于一次滅族之禍。

潘岳之才華不僅體現在他的文學創作方面,更體現在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方面。史書記載,潘岳在河陽縣當縣令時,“頻宰二邑,勤于政績?!保?]在今日河陽故地,關于潘岳美政的故事與傳說繁多而美麗:河陽一縣花、花縣令、花果滿縣、澆花息訟、澆花井,栽樹立誓,轉枝柏……

魏晉時期的士人群體,為求保全自己,在行為上問世務,在職而不盡責。當時所流行的官場之風是“所有行政官員以不過問行政實務為榮,地方官員以不過問人民疾苦為榮,法官以不過問訴訟為榮,將領以不過問軍事為榮,結果引起全國性空前的腐爛?!保?]與當時的清談與縱情山水的所謂賢士相比,潘岳的務實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三、創作思想的多元化與悼亡詩派的開創

(一)創作思想的多元化

正是潘岳善良、重情的性情,才寫出為后世所傳頌的不朽作品,才為其贏取為后世所稱頌的不朽美名。潘岳的作品善綴詞令,長于鋪陳,造句工整。他的創作基調獨特,悲而不愴,哀而不怒。內容上不僅體現出他大濟蒼生的入世思想,也不時體現他在艱難時世中的歸隱之心。他在《藉田賦》中談到治國之道:“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勸穡以足百姓,所以固本也?!北磉_出他內心深處所具有的漢魏以來正統的儒家思想,在其代表作《西征賦》中提出了自己“‘既富而教’,使‘鰥夫有室,愁民以樂’;以誠信化天下,使民風得以純凈”的政治主張?!堕e居賦》則描述了他官場失意后的退隱生活,作品表現出潘岳離官隱居、逍遙自得的人生情趣。從藝術形式上看,他的語言華美而明暢,用典淺近,感情真摯。潘岳的創作從體裁、內容、形式與思想等方面均充分體現出魏晉多元化的審美特征。

(二)對妻專情,開創悼亡詩派

潘岳被抽象為美男符號,除了其自身擁有俊美姿儀和卓越才情之外,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其對妻的專情,更因為其為亡妻所創作的永具生命活力的悼亡詩作。愛情本來就是文學領域永久的話題,不朽的悼亡詩作品促成了作者不朽的美名?!拔鲿x縱欲之風大盛,士人社會存在一種尋歡作樂的濃烈氣氛。道教養生術之一的房中術在當時上層社會十分流行,這給縱欲提供了理論根據,或者說提供了一種借口?!保?]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潘岳對待愛情的嚴肅態度因稀少而顯得越發可貴。潘岳12歲時因才奇貌俊,深得父親摯友楊肇賞識,把長女許配與他為妻。潘岳和妻子兩情相悅,感情極好。潘岳一生為愛情寫下《內顧詩二首》等不少詩作。喪妻之痛使潘岳空前地摧心斷腸,寫出了出色的一組悼亡詩賦文章,有《悼亡詩》三首、《楊氏七哀詩》、《悼亡賦》、《哀永逝文》六篇,喪妻之痛被潘岳表現得空前的哀傷痛絕,這是魏晉時代重情思潮之下,才華橫溢的潘岳用真心和真情寫就的祭獻亡妻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潘岳創作了最多也最感人的悼亡題材的文學作品,從而首創出悼亡詩題材。

潘岳生逢其時,生活在一個尚美時代。對于潘岳之姿容,《世說新語》多有贊辭描述,對于“檀郎”玉貌,歷代文人多有頌揚,唐朝無名氏的《菩薩蠻》曲:“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檀郎故相惱,須道花枝好?!蹦咸坪笾骼铎系摹兑货椤罚骸袄C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迸嗽辣救瞬粌H玉樹臨風,瀟灑風流,而且才華橫溢,文采卓然,在當時就有“潘文如江”、“岳藻如江,濯美錦而增絢”[7]之譽,無論是其《藉田賦》,還是《西征賦》,還是令他成為悼亡詩開創者的《悼亡詩》,都令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另外,潘岳善良重情,對母至孝、對妻專情,親情感人、友情真摯,做官清政為民,其勤政愛民的事跡至今仍為后人傳頌。

[1]章桉.魏晉風流與《世說新語》[J].求索,2007(9):175.

[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083.

[3]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27.

[4]劉義慶.世說新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06.

[5]余冠英.漢魏六朝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72.

[6]柏楊.中國人史綱[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151.

[7]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212.

Handsomeness and Brilliance's Permanence Under the Viewpoint of Multi-criteria for Beauty

CHEN Hui-li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engzhou 451450,China)

Wei and Jin dynasties are a time of appreciating beauty,and political unrest,frequent wars,difficult and dangerous official career,unexpected death are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time.Therefore,many talents were disappointed at their future,and their ideas were snuffed out.Consequently,they pursued immediate fame and recognition,especially various beauty.As Metaphysics and Buddhism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the criterion of beauty had been diversified,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valuate human being's personality,emotions and abili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beauty.Pan Yue,a talent of Western Jin,was in accord with the criterion of beauty at that time both in his appearance and literacy talent.Additionally,Pan Yue was kind,filial,constant in love,emotional to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and he was also incorruptible and responsible as an official,what are still told from mouth to mouth with approbation.There were many talents with both wit and beau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but handsome men like Pan Yue,who lived in a time of appreciating beauty and was in accord with the criterion,could be counted on the fingers of a hand.Thus,no matter how the beauty criterion changes,Pan Yue will be a symbol and criterion of handsomeness in China.

Wei and Jin dynasties;Beauty criterion;Pan Yue;Creation ideas;Permanence

I206.2

A

1001-6201(2012)01-0150-04

2011-11-02

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項目(2010GGJS-267)。

陳會麗(1971-),女,河南西平人,河南農業職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樹武]

猜你喜歡
潘岳尚美魏晉
明理博學 厚德尚美
——長春市朝陽區明德小學簡介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依水類浮萍寄松似懸蘿
——關于潘岳婚姻的論爭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美人骨——回到魏晉
美男子潘安是誰
苦澀的蜜月
歐華尚美能否華麗轉身?
魏晉書風的形成
“潘安”貌美心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