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就職大典看領導形象塑造

2012-08-20 07:44■牛
決策 2012年7期
關鍵詞:典禮大法官領導力

■牛 津

普京就職典禮上的小意外、小動作,雖然都是極其微小的細節,讓莊嚴的典禮有一瞬間的諧趣,然而,這也恰恰體現了普京的率性和強勢。

普京的“小動作”

莫斯科時間5月7日正午,普京的就職儀式從11時30分開始,到12時30分結束,整個典禮非常隆重,一絲不茍,一分一秒都被儀式的操辦者精雕細刻。然而,整個儀式的核心人物——就職全世界最大領土的國家元首普京本人,卻依然免不了生發一些“計劃外”的舉動。我之所以說“依然”,是因為普京在“隆重”場合總免不了一些意外之舉。

大約12點6分,前任總統梅德韋杰夫講話結束,退到典禮臺的左側,掌聲漸漸停止,典禮臺右側的大法官瓦列里·佐爾金扭頭看普京,似乎在詢問:總統是否已經準備好。普京領會,但是,隨后的動作,有點過大了。只見普京情不自禁地悄悄用自己低垂的右手向前揮動,暗示身為憲法法庭主席的大法官:上前一步,上前一步,你就宣布下一個程序吧!

這也許是普京的性格使然,也許是以為大法官看不到其他的信息傳遞方式,也許普京是擔憂整個儀式要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不能有分秒差距,從而顯示他自己“遵守時間和規則”的形象,當然,也許普京怕大法官忘了典禮的程序和臺詞……總之,普京在最莊嚴肅穆的典禮儀式上做了一個可愛的卻不太得體的“小動作”。相比之下,剛剛宣讀了“卸任辭”的梅德韋杰夫卻態度沉穩,姿態從容,面容得體,兩手自然下垂,沒有這些不經意的“小動作”。

俄國的總統就任大典,算上這一次普京大典,也才共有6次,但是,酷愛“國典”的俄羅斯政府、俄羅斯文化精英、俄羅斯媒體卻把這個儀式組織得十分完善,十分講究。一切都在精致的規定動作中完成,非常順利,也非常流暢。我找到2008年梅德韋杰夫就職儀式的錄像對比觀看,兩段視頻,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只不過是兩個元首換了一下位置,新總統進入克里姆林宮的路線稍有不同而已。梅德韋杰夫是從國家杜馬出發,行進到克里姆林宮,普京是從國家最高議會白宮出發,重返克里姆林宮。其實,2004年,普京連任總統的儀式禮節都已經全設計好了。

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主角普京還是情不自禁的留下了一些“小動作”。剛一進入鏡頭,普京就無意中彰顯了自己硬漢性格,他的西裝衣襟時而敞開,時而系上,這個動作不停地在倒換,可見未來的元首是一個手腳很勤快的人,也是一個一刻也不想讓衣服束縛自己的人。當進入克里姆林宮宮殿時,一直走得瀟灑穩重的普京,走近典禮臺的最后幾步,卻改成了跳步而上,無處不顯示出自己年輕康健的身體與心態。

當大法官佐爾金宣布“符拉基米爾·符拉基米諾維奇·普京正式就任俄羅斯總統”之后,掌聲響起,國歌奏響。國歌剛一結束,還沒等大法官發話,普京就拿出講稿要演講,大法官趕快搶在他的前面宣布:請新總統發表就職演說。最后,前任繼任兩位總統共同在教堂廣場檢閱了軍隊,普京和特別賓客握手致意。當他走到妻子面前的時候,他并沒有考慮媒體的敏感關注,依然伸出自己右手的食指點住妻子的胸口說話。這些意外,雖然都是極其微小的細節,讓莊嚴的典禮有一瞬間的諧趣,然而,這也恰恰體現了普京的率性和強勢。

“領導”的人格化

領導者形象主要包括領導者的儀容儀表、品德形象、親民形象、用權形象、用人形象等各個方面。我國宋代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諫?!边@里說的是唐太宗處理公務時的形象。領導者經常出現在公共場合,因此,領導者形象的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領導者是“領導”的人格化,是領導權力的化身。領導者形象,體現了公共性和社會性,它是一種附著了公共性要素的社會性形象。

領導者形象是領導力的組成部分,形象作為一種非權力影響力,是領導者權威的真正內核。任何領導者要取得擁護和支持,除了要運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外,還要在整個領導過程中重視對自身形象的塑造。那么,當代領導者應具有什么樣的形象呢?

領導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領導形象的載體是領導者。領導者是領導形象建設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一方面,他通過在行使公共權力過程中所顯示的行為特征和精神風貌來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樣的領導者,就有什么樣的領導形象。一個創新、務實、廉潔、高效的領導者就會產生良好的領導形象。反之,一個守舊、虛假、腐敗、低能的領導者就會產生惡劣的領導形象。另一方面,他通過運用各種傳媒手段和溝通途徑,使公眾在了解領導目標、過程、體制和方式的基礎上形成符合客觀實際的領導形象。

第二,領導形象的內容是公眾對領導者的價值理念、氣質、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體印象和綜合評價。這種印象和評價淀積于公眾的社會心理之中,這種社會心理實際上是領導者內在素質與外在能力的一種有機反映。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心理是對領導形象在思想感情變化上的一種互動,它往往通過印象和評價表達出來。公眾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形成對領導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經形成,公眾便會從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斷,分析得失、優劣,最后總結出對領導者的綜合評價。

第三,領導形象的評價者是領導者所面對的社會公眾。社會公眾是領導形象的感受者和評價者。一方面,社會公眾作為整體是產生、監督和罷免領導者的權力主體,領導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公眾評判的依據。另一方面,社會公眾中的個體,在與領導者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領導者的感知和判斷,雖然這些感知和判斷是公眾個體意識的產物,但正是這些個體意識的總和才構成了絕大多數公眾的整體意識,并最終對領導形象產生影響。

形象是“易碎品”

著名領導力專家譚小芳曾多次把企業比作是一匹馬,馬的四條腿分別由影響企業發展的四個核心因素組成,這些因素分別是:領導力,執行力,團結向上的組織氛圍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在所有以上這些因素當中,領導力被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而要實現強有力的領導力,領導者自身形象的塑造至關重要。

首先,領導形象是領導活動成敗的關鍵。領導者是領導活動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對領導活動的成敗具有重大作用。領導形象如何,不僅關系到領導者個人的威信和號召力,而且關系到組織的整體形象和凝聚力,關系到領導活動能否順利進行。領導者如果能夠樹立良好的形象,即以飽滿的精神風貌、高尚的領導魅力、優良的領導作風和得體的領導儀表等贏得公眾的好感和信賴,不僅有利于領導威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領導的決策、指示、領導方法為群眾所接受,并得到創造性的執行。相反,領導者如果不能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就不能得到公眾的理解、支持與認可,領導活動就難以順利進行。

其次,領導形象是領導效能的直接影響力。領導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領導效能的發揮。領導形象對于實施領導活動一般會產生兩種效能:一方面,良好的領導形象能產生積極的正效應,可以激勵被領導者團結在領導者周圍,支持領導者開展各項工作,充分調動被領導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奮力去實現領導目標。另一方面,不良的領導形象會產生負效應,使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產生不信任感,相互間離心離德,甚至會出現被領導者抵制領導者的現象,這就無法發揮領導效能,阻礙領導活動的正常進行。

譚小芳特別告誡管理者——“形象是易碎品”,經過精心塑造和推出之后,領導者的形象還要不斷維護和創新,如果以為一勞永逸,那就錯了。領導形象容易受到傷害,偶一疏忽,就可能“打碎”形象,自毀形象,而且人們往往把領導者在表現不當時的舉動看做領導者的本來面目,而不會把領導者精心設計的形象當做真實、真正的領導者。所以,領導者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

猜你喜歡
典禮大法官領導力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歲
奢華的典禮
領導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評選揭曉
領導力愿望清單
論新態勢下領導力的開發與運用
人民政權第一任“首席大法官”
2009的50位最具領導力的CEO排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