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方甘草酸苷片聯合烏蛇止癢丸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觀察

2012-08-27 09:42商婷張燕
關鍵詞:斯汀甘草酸蕁麻疹

商婷,張燕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寶山分院,上海 201900)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病程超過6~8周者為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是臨床上常見且易復發的皮膚病,許多抗組胺藥均能迅速控制癥狀,但停藥后易復發,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為進一步探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治療方法,筆者于2010年6月—2011年8月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聯合烏蛇止癢丸治療慢性蕁麻疹,取得良好療效,現將臨床治療結果分析如下。

l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入選標準 患者均來自筆者所在單位皮膚性病科門診,臨床診斷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標準[1];年齡≥16歲,男女不限;病程≥6周;每周至少2次或2 d癥狀發作;治療前4周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1周內未使用過其他抗組胺藥;無嚴重的心、肝、肺、腎等系統性疾??;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觀察且能夠按要求完成療程、復診、檢查及隨訪。

1.1.2 排除標準 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其他特殊類型蕁麻疹,如膽堿能性蕁麻疹、藥物性蕁麻疹及皮膚劃痕癥等;肝腎功能不全及器質性心臟病,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正確療效評估的嚴重疾病者;治療前4周使用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1周內使用過其他抗組胺藥;有明顯的高血壓、低鉀血癥及肌病者;未完成療程并按期隨訪者;對復方甘草酸苷片或烏蛇止癢丸過敏者或已知對H1受體拮抗劑過敏者。

1.1.3 終止及退出標準 經復核不符合入選/排除標準的患者;自動終止治療者;因故失訪者;違反方案者;因不良事件而終止治療者,但需計入不良反應評估。

1.2 試驗藥物與治療方法

1.2.1 試驗用藥 試驗藥為復方甘草酸苷片25mg/片(商品名:帥能,河南帥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723)和烏蛇止癢丸(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0044);對照藥為咪唑斯汀緩釋片10mg/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40019)。

1.2.2 劑量、服藥方法和療程 試驗組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75 mg/次,3 次/d,同時口服烏蛇止癢丸 2.5 g/次,3 次/d;對照組每日早晨8點口服咪唑斯汀1片10 mg。2組均連續服藥4周后評定療效,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期間禁用其他抗組胺及類固醇制劑,并忌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避免致敏的吸入物。

1.2.3 隨機方法 按每例患者就診先后順序1∶1比例隨機分配進入試驗組和對照組。

1.3 觀察方法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 觀察內容 研究者按0~3級標準對慢性蕁麻疹患者的臨床主、客觀癥狀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由患者自我評價瘙癢程度,觀察并詳細記錄風團數量、風團大小、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及蕁麻疹每周發作次數,見表1。上述各項分數相加為總積分。隨訪同時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

表1 蕁麻疹癥狀評分表

1.3.2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每位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確定的癥狀總積分,按下列公式計算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ymptom score reducing index,SSRI)作為療效判斷標準: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SRI)=[(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痊愈為SSRI≥90%,顯效為60%≤SSRI<90%,好轉為20%≤SSRI<60%,無效為SSRI<20%,總有效率為痊愈率和顯效率之和,每次隨訪記錄不良反應。

1.4 安全性評估 在治療過程中詢問所有患者,進行體檢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發現不良反應,醫師綜合分析,對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按輕、中、重度進行評價。藥物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9.2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統計學方法用t檢驗、卡方檢驗等。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根據入選/排除標準,共入選9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其中試驗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齡16~63歲,平均(38.64±12.27)歲,病期 0.17~8 年,平均(3.26±1.66)年,治療前總癥狀積分(9.23±2.76)分;對照組43例,男20例,女 23 例,年齡 18~65 歲,平均(40.67±12.79)歲,病期0.25~7年,平均(3.28±1.63)年,治療前總癥狀積分(9.37±2.66)分。經統計分析,2組患者入選時年齡、性別、病期、病情嚴重程度均衡性良好具備可比性(P>0.05)。因不良反應、失訪等原因終止或者脫落病例共4例,其中試驗組1例,對照組3例,病例脫失率4.44%。最終納入療效分析病例共86例,其中試驗組46例,對照組40例。

2.2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結束時(4周),根據SSRI進行的總體療效分析結果,其中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84.78%(39/46),略優于對照組的82.50%(33/40)。但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P=0.77)。見表 2。

表2 2組治療結束時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安全性評估 本研究過程中試驗組和對照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入選的90例患者中,試驗組有1例患者無故失訪,對照組有1例患者因治療無效自動放棄治療,這2例不納入療效和安全性評價。根據入選/排除標準,有88例納入安全性分析,其中試驗組46例,對照組42例。試驗組出現1項或1項以上不良事件有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35%(2/46);對照組出現不良事件有9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1.43%(9/42)。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6,P=0.02)。與藥物相關性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試驗組2例患者雙下肢輕度浮腫;對照組2例因較嚴重的頭痛和嗜睡乏力而終止試驗,3例輕中度嗜睡,2例頭暈、乏力;1例頭痛、口干,1例胃腸道不適。2組患者于治療前、治療后肝、腎功能、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檢查,均無異常。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較常見的皮膚黏膜過敏性疾病,其發病原因甚多,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復方甘草酸苷為甘草甜素提取物,是一種中西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甘草酸銨、甘草酸、L-半胱氨酸等,該藥可明顯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激肽、白三烯等炎性介質;可作用于細胞膜抑制花生四烯酸的游離,降低過敏反應介質的生成。甘草甜素中甙元部分與腎上腺促皮質激素結構相似,故具有較強的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即抗炎、抗變態反應、免疫調節和類激素樣作用[2],而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無明顯影響,故沒有明顯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不良反應[3],故能預防和治療蕁麻疹。

烏蛇止癢丸的主要成分為:烏梢蛇、防風、蛇床子、苦參、黃柏、蒼術、人參須、牡丹皮、蛇膽汁、人工牛黃、當歸。烏梢蛇搜風勝濕,止癢力強而為本方主藥;防風散風勝濕,蛇床子祛風燥濕、殺蟲止癢;蒼術祛風燥濕,三者佐用,助烏梢蛇祛風濕而止癢,為本方輔藥。故本方可治療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屬血虛郁熱、風濕相搏證。

咪唑斯汀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為高選擇性組胺H1受體拮抗劑,治療慢性蕁麻疹具有較好的療效。然而,臨床上仍有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對純抗組胺藥治療無效,部分患者服藥時癥狀消失,停藥易于復發。為此筆者嘗試采用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中藥制劑烏蛇止癢丸治療慢性蕁麻疹46例,結果顯示,復方甘草酸苷聯合烏蛇止癢丸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總有效率為84.78%,略優于咪唑斯汀組的82.50%,但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復方甘草酸苷聯合烏蛇止癢丸組和咪唑斯汀組均能明顯控制慢性蕁麻疹的主客觀癥狀,獲得了與抗組胺藥咪唑斯汀同樣的治療效果。

在本組臨床研究中,2組均無嚴重的不良事件發生。復方甘草酸苷片聯合烏蛇止癢丸組的藥物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4.35%,明顯低于咪唑斯汀組的21.43%。因此,復方甘草酸苷片聯合烏蛇止癢丸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顯著,無明顯不良反應等優點,為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供臨床選用。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 [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3-618.

[2]Baltina LA.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route to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J].Curr Med Chem,2003,10:155.

[3]宋方聞,白水敏,陳玉祥,等.美能(β-甘草酸復方制劑)的分子構型及臨床療效[J].中國藥房,2003,14(5):304-305.

猜你喜歡
斯汀甘草酸蕁麻疹
芪膠升白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分析
槍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錯案
蕁麻疹不僅僅是皮膚病
HPLC 法同時測定甘草酸二銨制劑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銨含量*
預防蕁麻疹復發 “治”“護”兩手抓
蕁麻疹很少是過敏
疏風解毒膠囊聯合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玫瑰糠疹療效觀察
丹參酮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輕中度痤瘡的臨床療效研究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蕁麻疹預防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