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項目執行力

2012-09-06 00:54吉金林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2期
關鍵詞:個人團隊精神項目

吉金林

施工項目部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時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辟的解釋。但是正是這么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說是不完備的。下面我就從提升執行力方面談一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個人、項目、團隊精神、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個人執行力

個人執行力是指每一單個的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沒有任何借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能力。項目執行力是指一個項目把戰略決策持續轉化成結果的滿意度、精確度、速度,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表現出來的就是整個項目的戰斗力、競爭力和凝聚力。一個優秀的員工從不在遇到困難時尋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尋求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出色完成任務。要提升執行力,就必須學會在遇到阻礙時不找借口而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盲目執行

有些員工把簡單重復上級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看著是貫徹執行,好像是上級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的忠實執行者,其實不然。把上級精神與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教條式地執行,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精神,而是對上級精神的消極敷衍。

三、執行方式

不少員工還是習慣于用開會、發文、寫總結的辦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開會,發文就是工作,寫總結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用會議、發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顯得規范、正統,具有權威性。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自覺不自覺地把開會、發文、寫總結當成推動工作的“萬能鑰匙”,這導致個別基層團隊工作不踏實,只會做表面文章。

四、自覺習慣

執行需要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摒棄惰性。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在工作中常有的狀況就是:面對某項工作,反正也不著急要,我先拖著再說,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領導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習慣成了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拖拉辦事的工作風格,這其實是一種執行力差的表現。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心態,形成習慣,把等待被動的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心態,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發自覺的行動。

五、執行過程

執行需要加強過程控制,要跟進、跟進、再跟進。有時一個任務的完成會出現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情況,這主要是工作過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項工作都制定進度安排,明確到哪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在什么時間會有階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時要自己檢查計劃實施的進度,久而久之,執行力也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團隊精神

執行更需要團隊精神。大家都聽過三個和尚喝水的故事:當廟里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當廟里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當廟里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愿意干,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這個故事使我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項任務時,缺乏團隊協作的結果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做工作時,需要相互協作,相互幫助,相互提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

因此作為施工項目的一份子,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執行力,實現項目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結束語:執行力是項目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決定項目成敗的最重要的因素,項目管理最大的黑洞就是沒有執行力,只有不斷的提高項目的執行力才能使項目創造實質的價值和管理成果。管理團隊和員工是靠制度約束的,但再好的制度不執行、不落實就體現不出制度的嚴肅性,使制度流程變成一紙空文。團隊沒有學習力、沒有溝通,必將是一支充斥著相互抱怨,沒有戰斗力的隊伍。將執行力意識根植于每一位項目管理人員的腦海中,從而打造出項目的優勢資源,最終轉化成為強有力的生產力。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歡
個人團隊精神項目
編者的話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綜述
《偷自行車的人》與《小武》分析比較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加強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體育游戲,魅力無限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淺析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