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緊迫性

2012-11-15 05:53吳春雷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男青年丹丹流動人口

吳春雷

" 靳丹丹離家出走了"當班長告訴我這個消息時,我的心不禁再次收縮起來。靳丹丹是流動人口子女且是單親家庭,家中只有母親和年過七旬的奶奶。母親無固定職業只靠打零工艱難度日?;蛟S是受家境影響,靳丹丹是一位少言、文靜且比較內向的女孩。在初一上半學期時學習態度還比較端正,思想也比較單純。但自從過了寒假到了下半學期,整個人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就體現在儀容儀表上,發型怪異且染色、臉上化妝戴耳釘,其次反映在課堂上,上課發呆、不交作業,經常無故曠課。這一系列變化引起我的高度重視,通過向班里其他同學調查得知她正與某社會青年"談戀愛"于是在一個適當場合下我與她進行了一次交流,她默默無語只是流著眼淚聽我說了許多之后對我說"老師我沒有談戀愛,我只是覺的特別孤獨,回到家媽媽又不在,和奶奶又沒有什么話說,那個大哥哥對我很好,帶我出去玩,還給我賣吃的,我有什么傷心事都和他說------"當我聽完這斷話后憑著多年的帶班經驗我立刻意識到這決不是"談戀愛"這么簡單的問題。于是我改變了話題,對她的儀容儀表,課堂上的表現作了幾點要求,而她也給我作了保證。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她的表現確實有所進步,但是我確深知好景不長。果然也就維持了兩星期左右,她再一次出現曠課并且涂脂抹粉。于是我又嚴肅的和她談了一次話。我詳細了解了那個青年的情況,得知那個青年其實也就比她大3、4歲,畢業后沒有考上高中而流入社會的無業青年。我問靳丹丹你到底為什么喜歡和他在一起,她哭著對我說"和他在一起有安全感,覺的心里踏實"我的心不禁震顫了一下,這么小的孩子就缺乏安全感。我敏感的意識到這是她的家庭環境造成的,一家人都是女性,長期這樣的環境使她嚴重缺乏父愛,而這位男青年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補償了她內心的渴求,但是她又無形中學到了很多的不良習氣??蛇@一切給這個13歲的女孩去講她能聽懂嗎。語言不如行動,想到這我不禁把這個小女孩攬入懷中,真誠的對她說"我的年齡做你的父親也夠了,如果你相信我,今后有什么不愉快說給我聽好嗎"她顯然先楞了一下,隨即就緊緊的抱著我大哭起來,我的眼睛也不禁濕潤。

當晚我就送她回到她家,與她母親做了一次長談,得知她家是兩年前來烏市,父母早年前就以離婚,母親靠給別人洗頭來維持家用。言談中母親多埋怨女兒不認真學習,不聽她的話。抱怨學習花費太高,家中負擔不起及有心想讓女兒學一門手藝等等。望著家徒四壁,看到奶奶蒼老的面容和無助的眼神,我深深的體會到家庭的艱辛,我頓時明白了女兒為什么會缺乏安全感。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一碰即碎的家庭中,孩子那脆弱的心靈又怎堪負重。我告訴自己今后要給她更多的父愛

在之后的時間里,我經常找她聊天,幫她輔導功課,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培養自信心并且反復告誡她要與那男青年保持距離。在我的關愛中,她的學習態度、儀容儀表都有了很大的好轉,這使我也倍感欣慰正當形勢在往好的方面發展,怎會"五一"剛回來第一天就離家出走了呢?我立即撥通她母親的電話,從電話中得知,靳丹丹其實在兩天前就以離家出走,此時她母親正在四處尋找。為了解更詳細情況,我晚上又去她家。其母見我如獲救星,淚水漣漣、泣不成聲。從她又急又恨的表情及斷斷續續的只言片語中,方知整個事情的經過。原來"五一"期間,那位男青年又來約她,她欲出門,其母不允許,于是她強行出門,其母打了她一巴掌且怒叱,不允許出門,怎奈女兒推開母親,奪門而出,自此再沒回來。面對此情此景我只得耐心安撫家長,并且說了許多如何與孩子溝通及怎樣正面教育孩子的話,見家長情緒平靜下來,我才離開

第二天,我發動全班學生尋找,幾經周折終于在兩天后的中午靳丹丹站在了我的面前??粗鑱y的頭發、深黑的眼圈、疲憊的身體,縱有千般訓斥,瞬間也化為無言。我帶她先吃飽飯,隨后帶她回到她家。在車上她告訴了我這五天的經過。其實當天她挨母親一巴掌,賭氣摔門而出,并沒有找那個男青年,而是開始了"流浪"生活。白天就逛商場,晚上就蹲在某樓梯過道,一蹲就是一晚上,僅靠口袋里不足15元維持了5天。我問她"為何不回家,晚上不怕嗎?"她說"每天上課很累,晚上還要聽媽媽嘮叨,并且經常還無端罵我,有時還打我,我不愿意回家"看著她漠然的表情,我盡然無言以對

到了她家,她顯然是太累了,盡然顧不得她母親以舉起了要打她的雙手,徑自往床上一躺睡了過去。我趕緊攔住她母親,和她母親做了近三個小時的思想工作終于使她母親同意明天送她來上學。當我看到她母親給她蓋上了被子時,我才放心的離開她家

第二天我等到放學也沒見靳丹丹來上學,我心中略有不安,趕緊打電話,關機。

第三天靳丹丹仍然沒來上學,電話依舊關機,我有些緊張。

第四天靳丹丹還是沒來上學,我終于坐不住了,趕緊去了她家,房東告訴我她們家以與昨晚退房離開了,去了哪里,不知道

啊——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近幾年來流動人口子女大量增加。我校是一所流動人口子女相對集中的學校,我班的流動人口子女就占到全班的60%,所以關注流動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迫在眉睫。

通過以上案例,透過靳丹丹同學一系列的心理變化,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

一、生存環境及家庭教育相對較差,造成流動人口子女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心理壓力過大

靳丹丹母親自兩年前帶著一家三口來烏市打工,至今無固定工作,只靠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勉強糊口,又何談能給女兒以正常的生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呢?而靳丹丹同學本身就是學習、思想均落后的后進生,長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就會出現感情淡漠,不求上進,自暴自棄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二、思想差異使得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嚴重失衡

流動人口子女初到城市,都市的繁華以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給他們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很快的時間里他們的思想、行為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他們這些本身就處于身心發展的學生無法控制的。此時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就有可能沾染許多惡習,比如男生抽煙、打架、甚至劫錢。女生則留怪異發型、描眉涂粉等。還有少數學生會產生孤獨自卑的情緒,但是他們又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因此會嚴重地造成心理上的失衡。

那么針對流動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作為教師、學校又應該做哪些工作呢

一、多關注流動人口子女的個性心理,構建愛心網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學校的溫暖

由于流動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相對艱苦,家長對子女的關心不夠,容易使他們形成孤僻、執拗甚至自卑的性格。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關心每一位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著他們,并且學??梢砸园嗉墳閱挝恍纬?一幫一"互助小組,在生活上關心、日常行為上指導、學習上幫助。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體驗到教師一視同仁的關愛,激勵他們積極進取,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為社會做出貢獻!

二、開辦心理健康課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學生所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教師經常以談心、故事暗示、書信、主題班會等形式及時做好個別學生的疏導工作。并且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開辦心理健康課堂等手段,進行有關心理問題的診治與疏通,經常與流動學生的家庭取得聯系,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減少流動學生中"問題學生"產生的機率,促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總之關注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希望作為教師、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積極行動起來,為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開創一片藍天!

猜你喜歡
男青年丹丹流動人口
基于雙變量probit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研究
高中數學之美
激將法
Saving Money
美人魚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數說流動人口
流動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記
質問等2則
雜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