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對我國制造業的影響

2012-12-14 04:06欒曉軍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內資利用外資外資企業

【摘 要】 在我國實現對外開放的部門中制造業算是比較早的,外資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增大,外資經濟也慢慢滲透到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在我國,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克服資金和技術上的難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外資的進入及外資經濟的存在,對推動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提升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水平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產業優化和升級。其中,要想繼續在國際上提升我國的經濟地位與話語權,更加充分利用外資方式的多樣化,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以此進一步來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是我國必須繼續努力的方向。此外,找到利用外資新方式,改善投資環境等也是我國企業面臨的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外資制造業企業經濟

1. 我國制造業中外資經濟的主要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數年度流入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長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比發達國家和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吸收外資方式、產業結構、地區分布以及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在當今各國間逐漸激烈的引資競爭。因此,為了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必須始終堅持以積極吸引外資為工作的中心。

經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我國90%的外資經濟高度集中在制造業上,這些外資企業是其穩定發展的核心力量,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這些領域的結構調整不可能靠政府來投入大量的資金,應該大力吸引外商投資來參與這些傳統行業的發展。然而,由于這些行業的產品在市場上大都供大于求,而且這些行業中的國有企業的比例比較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進展比較落后。因此,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新的項目,轉而把重心放到企業的技術改造上,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的性能。為了使這樣的目的能夠得到實現,我們應結合這些行業國有積極基礎雄厚的特性,完善國有企業的產權交易和購并環境,鼓勵外資以技術和設備等方式參股、購并和進行資產重組,為傳統產業盡快實現技術升級創造條件。

與內資相比,外資經濟主要突出特點有:

1.1在制造業的30個行業中,內外資經濟各有七成左右的資產總量匯集在資本、技術密集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10個高新技術產業或重工業中。從地區分布看,外資經濟的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西部地區經濟規模很小。

1.2外資企業的科技投入力度明顯不及內資企業。從科技投入看,在制造業中外資企業科技投入的相對規模趕不上內資企業,國內科技研發的主體依然是內資企業。2008年,外資企業中的科技活動人員占其從業人員的比重為1.86%,明顯低于內資的3.43%。此外,從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外資和內資企業分別為1.25%和1.84%??梢?,外資企業科技投入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外資企業的經營效率普遍高于內資企業。從經營效益看,外資企業的盈利能力要顯著高于內資企業。從資產收益率看,2008年外資企業為6.84%,而內資企業為5.14%。在制造業內部,內外資企業經濟效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技術密集的重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上。

1.3外資企業的出口傾向高于內資企業。外資企業的出口傾向明顯高于內資企業,且出口結構也優于內資企業。在我國制造業實現的40005.76億元出口交貨值中,外資企業占72.05%。此外,在外資企業當年創造的工業銷售產值中,46.18%用于出口,高于內資企業的10.25%。就出口結構而言,外資企業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相對較高的行業,而內資企業則大部分是一些附加值較低的初級產品。

由此可知,制造業中規模以上外資經濟在行業和地區分布上同內資企業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在經營效率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盡管外資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處于高端,但其在我國的科技投入力度還較為薄弱。此外,外資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外市場,而出口傾向和出口結構又是內資企業難以匹敵的。

2. 我國制造業中外資的發展

2.1投資方式由中外合資朝著外商獨資方向發展。在外資經濟貿易發展的初期,中外合資這一投資方式被廣泛的利用。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不確定風險的降低和各國投資政策的放寬,規范和透明,外商獨資的企業迅速利用這一良好經濟機遇迅速發展起來。外資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在1990~2005年期間,中國GDP以年均9.8%的增長速度上升,大約有1.9個百分點來自利用外資的貢獻。在工業總產值中,外資企業工業產值的比重也由24.74%提高到31.74%。1998~2005年平均占工業總產值28.96%,即我國工業總產值中每100元中就有28.96元是由三資企業創造的,外資對工業總產值的貢獻較大。

2.2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國際直接投資。國際直接投資是是指一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單獨或共同出資,在其他國家的境內創立新企業,或增加資本擴展原有企業,或收購現有企業,并且擁有有效管理控制權的投資行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以東部地區為代表,我國在充分利用勞動力,自然資源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吸收國際直接投資和接受國外企業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積極嵌入全球價值鏈,迅速建立起全面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通過融入全球經濟,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國際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國際直接投資從1990年的102.89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694.7億美元??焖僭鲩L的國際直接投資通過經濟起飛資本,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增加勞動力就業,促進加工貿易發展等推動我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對外貿易擴大和產業進步。其中,跨國公司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由于跨國公司投資具有規模大,起點高,投資總額大的特點,可彌補我國建設資金的短缺,尤其是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建設。另外,隨著跨國公司投資力度的增強,增加了我國的財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有利于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跨國公司及其FDI活動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尤其對主要產業的影響,還遠遠沒有表現出來。市場開放之后,中國制造業面臨真正意義的國際競爭才剛剛開始。在這種環境中的競爭,主要依靠相對競爭力,以及企業的適應和學習能力。只有積極調整自己、互動性學習并不斷提高自己競爭力的企業,才有可能脫穎而出。合資企業中的中方,一定要把現在的合資期限當作自己最后的學習和能力建設機會,為在合資期限結束后,自己的生產和發展做好準備。譬如,在汽車產業中,合資企業的中方現在就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即:“10年或者20年的合資期限結束以后,跨國公司不再和我們合資了(現在合資選擇,是中國政府的汽車產業政策所要求的),中國企業憑什么立足?中國企業還能生存嗎?”企業越早做這種準備,就越主動。中國企業的引進外資政策也應該圍繞著國內企業和產業的發展來調整,自立發展的目標也才能盡快圓滿實現

結論

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進入中國的外資毫無置疑是一個幫助者。它們帶來了成功的管理模式、制造技術,幫助中國的制造業開發市場,樹立品牌,推動了中國相對落后的制造業的發展。同時,也對中國制造業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們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必須審慎應對,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特色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羅智波.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式與對策社會科學研究[J].2009,(5).

[2] 桑百川.外資控制并購國有企業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3]陳繼勇.國際直接投資的新發展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介紹:欒曉軍,男,1972.9年生,籍貫 寧夏銀川市 ,學歷 本科。

(作者單位: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責任公司)

猜你喜歡
內資利用外資外資企業
外資企業在中國國內價值鏈中的采購結構及產出用途
2018年中國利用外資創新高
穿透虛假外資企業的“包裝外衣”
利用外資概況
內外資對中國碳排放影響的比較
天津:今年前兩月引進內資項目1574個到位資金855.35億元
淺談外資企業收購民營企業的成敗因素
FDI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關系揭示
利用外資及港澳臺資
外資企業在生產環節對環境影響的比較研究——基于2001~2012年面板數據的視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