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

2012-12-14 04:06屈永華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經濟法市場經濟公平

屈永華

【摘 要】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法律問題嚴重地阻礙了其發展的速度,迫切地需要一套與其相適應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去規范,才能發揮它巨大的潛能。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建立社會主義法制的經濟基礎還十分薄弱,這就決定了我國現階段的法制化程度還很低。本文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探究我國應當如何逐步的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

【關鍵詞】 市場經濟法制建設經濟秩序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經濟法治,把法律作為對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和微觀調節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種手段也都必須納入法治的范圍,并要求整個社會生活的法治化與之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確立一整套完備的市場規則,形成和維護高度規范化的市場秩序,保障市場機制的良好運行。所以,市場經濟必須是法治經濟,我們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需求

當前,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各項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配套的措施都還不完善。因此,建立社會主義法制的經濟基礎還十分薄弱,這就決定了我國現階段的法制化程度還很低。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為社會主義法制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為此,加強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已被列入我們經濟立法的首要位置。

加強經濟立法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呼喚并依靠著與之查適應的法律建設的發展與變革。法制建設必須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所謂“立法是對現行行為的規范和對經驗的總結和固定”這一傳統觀念是導致我國的法制建設長期滯后于經濟生活和改革開放步伐的重要原因。在過去傳統計劃體制下,主要靠行政命令來管理,而在改革開放,特別是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種新的經濟關系層也不窮,日益錯綜復雜,如不事先加以規范和調控,就可能對市場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和危害。如果立法沒有預見性、超前性,就適應不了新形勢的要求。當前,市場經濟無論以哪種模式存在,都具一些基本的要素。這就是:建立在明確界定的產權基礎上,獨立自主地進行決策的企業(包括各種所有制);企業有權自由進行平等競爭的能提供正確價值參數的市場;政府的宏觀管理和調控。

2. 加強經濟法制建設的措施

經濟法制建設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濟法制化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經濟法制建設的推動。經濟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將有力地促進和諧社會的全面實現。我們可以從如下方面來加強我國的經濟法制建設:

2.1樹立并堅持公平、秩序、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法制立法理念

國家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都是法律武器的實施機關,這些機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徹底摒棄執法不嚴的思想根源,真正做到不受一切個人意志的干擾,只服從于法律。法律是人民根本意志的體現,任何權力都是人民通過法律賦予的,并受法律的約束。法大于權,而不非權大于法。在我國,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國家干部、各級黨政領導都必須以身作則,遵守法律。任何經濟活動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一切合法權利都必須一視同仁地加以保護、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沒有凌駕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預執法與司法的特權。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是經濟法制的根本追求。只有公平的秩序才是穩定的秩序。和諧的市場經濟,就是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在經濟法制立法中,必須以緩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經濟結構矛盾、發展差異矛盾為己任。充分利用經濟法制地引導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會調控功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公正有序。經濟法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發展性、整體性、多樣性的特點。作為經濟發展的法制保障,它表明經濟法制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動態的、前進的狀態和運動;經濟法制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大范圍、長時期、總體性的發展運動和發展狀態,是一個國家各個部門法的共同發展。經濟法制是建立在區域多樣性和經濟多樣性的基礎上的,經濟法是經濟思想、經濟政策在法律上的體現,是經濟思想、經濟政策的法律化和重要的實現途徑。因此,在經濟法制建設領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和完善我國的經濟法律制度,對于發揮經濟法制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2.2逐步完善經濟法制立法

經濟法應該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為己任,以社會權利本位為宗旨履行著調控經濟、平衡利益、緩和矛盾的職能。但在實踐中的一些經濟法制領域,特別是在價格政策、稅收政策、優惠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區域發展政策、民族政策、勞動政策等方面存在制定法律政策不公平。因此,應該在立法中,將這種不公平現象排除,實現經濟政策的區域公平、主體公平和內容公平。經濟政策公平是經濟法制公平的基礎,通過社會調控立法,實現了經濟政策的公平,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公平、社會公平,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經濟法是國家為了克服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調整全局性的、社會公共性的,需要由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實踐中,經濟法的各個部門法,如企業法、稅法、金融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環境保護法、資源法、人口法等,各自為政,互不協調甚至相互抵觸。因此,應該通過立法修正,將各個部門法統一起來,使其各得其所,各司其職。只有經濟法內部實現和諧,才能實現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目前一些經濟政策和經濟立法存在不公平現象,如對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白領階層和藍領階層、有權人和無權人等方面的差別較大。切實保護各利益群體的合法權益,尤其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利益,有力的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2.3加強人大的執法檢查監督

加強人大對國家行政執法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的執法和司法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保障國家法律統一和切實實施。權力是需要監督的,沒有監督的權力是容易腐敗的,因此應當加快制定監督法,使我國的政黨、人大、政府、司法機關,都嚴格地置于法律監督之下。鑒于我國某些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已有與國家法律抵觸的現象發生,鑒于我國歷史上每次大的動亂都與違反憲法有關,因此加強憲法監督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2.4鼓勵中介組織的發展,大力加強法律服務工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健全的中介組織,因為它們是政府與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市場經濟動作的調節器。為了維護好法律秩序,正確地執行法律,保護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應當鼓勵并大力地發展律師事務所、公證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同業公會等中介組織,大力加強法律服務工作。

2.5堅決制裁違法犯罪

為了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真正實施,還必須依法切實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利。凡是合法取得的一切財產、權利,都應當一視同仁予以保護,不能因時、因人、因所有制之不同而變化。同時,為了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得以實施,還必須堅定不移地制裁違法、打擊犯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對于大案要案,尤其是內外勾結的大案要案,要一查到底,依法堅決懲處。堅決維護市場經濟法律秩序,制止貪污腐敗,保障改革開放健康有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邵平.經濟法與經濟法制初探[J].改革與戰略.2006,(5)

[2] 夏澈.鄧小平經濟法制思想探析[J].文教資料.2007,(4)

[3] 夏文斌.公平原則與和諧社會的建構[J].理論參考.2006,(3)

[4] 范恒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學習月刊.2007,(2)

(作者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猜你喜歡
經濟法市場經濟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財政稅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
笨柴兄弟
論經濟法的憲法性
經濟法在我國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分析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公平比較
公安高等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