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2-12-14 04:06彭湘云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內部會計定義監督

彭湘云

【摘 要】 2001年11月,安然公司財務丑聞曝光,此后,世界通訊公司再度爆發丑聞,由此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300多家公司數千億資產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公司以科學治理機制著稱,尚且漏洞百出,給管理制度相對缺陷更多的我國企業敲響了警鐘。本文針對我國內內部控制管理現狀,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理解內部控制內涵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實際,對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 內部控制控制失控評價體系

1. 內部控制的定義

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對內部控制首次作了權威性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檢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企業堅持執行既定的管理政策?!?/p>

1992年,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多家會計組織參與的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發布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COSO報告”)。該報告將內部控制定義為: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職員的影響,目的在于取得經營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遵循適當的法規等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一種過程。

上述定義具有幾個共同特點:一是都將內部控制解釋為一種政策或程序(過程);二是都在定義中說明了內部控制的目標;三是都是從審計的角度做出的定義。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種自我調整和制約的手段,從其形成至完善,大體經歷了內部牽制的采用-制約機制的建立-控制體系的形成三個階段。

2.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近年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在國外企業成功經驗和慘痛教訓的影響下,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總體上來講,內部控制還很薄弱,主要體現在:

內部控制基礎薄弱。

我國至今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權威的內部控制定義。上市公司報表弄虛作假,亂列成本費用、虛盈實虧、偷稅漏稅等情況,可謂屢見不鮮:銀廣夏、海鑫鋼鐵、億安科技、春都等造假黑幕案件。我們不難將其歸咎于理論研究的滯后,導致內部控制實踐的落后。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良莠不齊,不少企業對內部控制知之甚少,有的企業甚至根本沒有內部控制意識。

內控失效導致獨裁浮面。

現實中,由少數大股東組成的董事會在上市公司主要維持決策權,對經理層的監督則相對分散。即便是在董事會領導的內部審計模式下,也由于審計只是事后監督,而無法保證其及時性,一旦經理的目標與所有者的目標不一致,假如經理與財務負責人“合謀”,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更具隱蔽性和欺騙性,企業和投資者的風險也更大。

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當今社會經營環境變化莫測,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辨別、分析、防范和控制經營風險,已成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內容。然而,從我國企業現狀看,其風險意識并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高度,風險意識任然較為薄弱,內部壓力不足或者說沒有形成風險意識,遇到風險時束手無策,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3.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薄弱的原因

3.1法規建設不夠規范。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法規建設盡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行業、部門等限制因素,這些法規基本上都是行業性的,主要適用于本行業的企業和組織,而對于其他行業或部門的企業和組織來說,往往適用性很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3.2內部控制的動力不足。

企業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公司治理結構形同虛設,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缺乏相互制約的法制環境。另外,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也不健全、到位。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存在著內容不完整、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3.3管理者素質整體不高。

有些企業員工乃至經理的錄用未采用嚴格、科學的公開招聘制度,人員被錄用后亦不注重員工后期繼續教育培訓,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不注重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缺乏工作動力,在我國還未形成一個約束、監督與激勵經理人員的外部機制,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動力和壓力比較小。

4. 健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4.1改善環境、建立健全機制

首先,企業領導要改變傳統的家長制管理模式,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認真制定規范和人性化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對內部控制的理論指導,提高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

認真制定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基本條件之后,還要依賴于各執行部門及人員。只有確立全過程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使每個職工都能自覺地按照內控制度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保障企業的內控制度得到切實的貫徹。

4.2完善內部會計控制評價體系

企業應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科學評價,從中發現使內部會計控制系統作用弱化的原因及薄弱環節,進而推進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同時,在內部會計控制實踐中積極探索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法,使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發揮應有的效果。我國企業由于管理鏈條較長,高層管理人員難以對各項業務活動的執行親自進行監督,所以還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

4.3加強政府對企業的外部監督

企業作為內部控制設計與執行的主體,不但肩負著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責任,更主要的是能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然而,企業在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執行上,都會遇到許多實際困難,單憑企業的力量會力不從心。那么,這時政府應著力推動內部控制的完善,在全社會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加強對內部控制的外部監督,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執行內部控制的主體。因為,從內部控制的責任看,促進內部控制的完善不僅是企業的責任,也是國家及其它有關各界的責任。我認為應采用全方位多層次和諧發展措施,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我們應借鑒COSO報告,逐步構建我國的內部控制框架,使我國企業能在內部控制的保護之下獲得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第十四號)[S].2008-08-22.

[2]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05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審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78-81.

[3] 黃麗華.關于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探討[J].企業經濟,2007(11):92-94.

[4] 楊有紅.《企業內部控制框架--構建與運行》2001-11-1.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農業學校)

猜你喜歡
內部會計定義監督
突出“四個注重” 預算監督顯實效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之我見
企業內部控制對內部會計監督的影響
監督見成效 舊貌換新顏
夯實監督之基
成功的定義
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之我見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研究
監督宜“補”不宜“比”
修辭學的重大定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