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與影響因素

2013-04-11 05:15王國紅王雨絲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

王國紅,王雨絲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4)

近年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與影響因素

王國紅,王雨絲

(大連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4)

巨大的就業壓力讓創業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嘗試。目前,我國多數大學生有創業意向,傾向選擇低風險領域創業,但創業成功幾率低。創業資金、社會經驗等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因此,應從大學生自身、學校、社會的角度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培養。

大學生;創業現狀;培養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大,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畢業生持續增加,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創業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一種嘗試。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上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1]??梢?,大學生創業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個人的成長,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進步。

早在1999年,我國就對創業教育做出規劃,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一文中指出,要創造條件,在高校周圍,特別是高校集中的地區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并發揮科技開發“孵化器”的作用。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2]。政府近年來出臺了許多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然而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成功創業的幾率很低。所以,研究大學生的創業現狀并提出可行的培養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創業現狀

從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情況看,存在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有創業意向,大學生創業領域多選擇低風險行業,但創業成功率低。

(一)創業意向強烈

各學者的調查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有創業意向。曾曉玲、吳緋(2007)對5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7.1%的被調查者表示會考慮創業,而且在這些具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中,有過實習經歷或工作經驗的占85%[3];吳忠寧、汪保安(2009)對全國21所高校、60多個本科專業的4734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進行了問卷調查,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占76.64%[4];在李國珍、宋波(2007)對武漢市大學生的調查中,在問及“大學四年里或畢業后有沒有打算創業”時,有60.4%的人表示有這種打算,并且有8.4%人已經有過創業的經歷[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有六成以上的大學生有創業意向,大學生群體對創業有極大熱情和積極心態,表明“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大學生中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礎。

(二)創業領域多選擇低風險行業

大學生渴望嘗試創業,但在一定程度上,更傾向于選擇低風險的行業進行創業。劉鳳清、喬芬(2010)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當學生被問到如果創業會選擇哪個領域時,15.5%的學生選擇軟件等高科技行業,54.9%的學生選擇容易開業、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16.5%的學生選擇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13.1%的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行業[6]。各種行業中,同學們較為傾向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銷售行業和餐飲行業[7]。

銷售、餐飲等行業一方面消費群體大,風險相對較低,較為穩定;另一方面,這些行業需要的啟動資金較少,可實施性較強。大多數學生傾向于選擇容易開業、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表明大學生創業心理還不夠成熟,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差。同時可以看出,創業資金對大學生創業有一定影響。

(三)創業成功率低

雖然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很高,但由于受各方面條件限制,創業成功率很低。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3%,仍處于較低水平,這一數字仍與美國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20%有7倍的差距[8]。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由社會經驗、資金、經營能力和人脈等方面條件限制,所以探討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對于提出大學生創業培養的建議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

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并不是由于大學生不具備創業意識。從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有創業傾向的現狀來看,近年來媒體對成功創業者大力宣傳,各高校陸續開設了與創業有關的課程,這都對大學生進行了較好的創業教育。資金是創業的血液,有了資金創業,企業才能很好運作。而創業資金籌集的壓力,使大學生對創業望而卻步。同時,大學生在校園內,與外界社會接觸較少,社會經驗不足,造成在實際的企業運作中的失敗。

筆者認為,創業資金和社會經驗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兩個主要因素。

(一)創業資金較難籌集

大學生僅憑熱情是很難完成創業的,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作為基礎。創業者籌集創業資金一般有三個渠道:自籌、貸款和風險投資。

近年來,物價高、房價高、看病難等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問題。每個家庭吃穿投入大幅上升,住房與醫療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占相當比重,家庭中能用于其它支出的資金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家中本身資金雄厚的大學生只是極少數,大部分普通大學生家庭都很難自籌到創業資金。

現實情況中,如果銀行為企業提供商業貸款,需要企業用固定資產等作抵押。大學生沒有工作經驗,沒有資本積累,所以很難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的方式獲得創業資金。

大學生創業風險大,加之如果創業項目技術含量不夠高,市場盈利的潛力不夠大,很難吸引到風險投資。社會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的風險投資數量有限,很多創業的大學生得不到風險投資。

所以,創業資金缺乏扼殺了許多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二)社會經驗不足

社會經驗的不足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企業間競爭日益激烈,一個初創企業要想生存并得到長足發展,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經營能力和資金運作能力。大學生多數時間在校園內活動,與社會接觸少,缺乏實際經驗,積累的人脈資源也較少。學校授課內容多注重理論知識,大學生無法從課程中獲得真實的企業經營能力和資金運作能力。所以在處理企業管理的各項事務時,難免欠考慮,更無法把握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

大學生創業者因為社會經驗不足,思考問題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而很少站在企業經營者的角度。面對風險投資人,大學生傾向于談自己創業項目的技術如何新穎與獨特,而投資人看重的是技術或產品的盈利狀況和市場空間,以及完備的市場營銷方案。大學生創業者與風險投資人二者注重的內容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許多時候大學生創業者提出的營銷方案可行性不強,致使大學生創業者很難激發投資人興趣。由于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經驗不足,從而無法獲得風險投資,進而創業失敗。

三、大學生創業的培養建議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更傾向于選擇低風險行業進入,造成這種現狀,并不是大學生自身或者是其他某一方面的責任,而是學生自身、學校、社會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一)大學生理性進行創業選擇,獲取多元實踐經驗

現如今,大學生不缺乏創業的意識,缺乏的是理性的選擇和創業實踐經驗。大學生在創業之前應該對所要進入的創業領域進行多角度分析,并從創業大賽、市場營銷大賽、實習中獲取多元實踐經驗。

1.理性進行創業選擇

大學生創業熱情高漲,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會媒體的宣傳。媒體將創業成功的案例“神化”炒作,從而對大學生的選擇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有些媒體宣傳也將創業中的困難忽略,或宣傳虛假創業案例,對大學生造成誤導,使大學生盲目選擇創業。大學生社會經驗較少,對創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困難估計不足,盲目地選擇創業導致以失敗告終。所以大學生創業前要思考全面,對宏觀環境、市場條件、資金籌集等方面進行理性分析,確保創業的可行性。

2.積極參加創業實踐

僅僅有了創業的意識和創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敢于投身到創業實踐中。積極參加學校和各企業組織的創業活動,如創業計劃大賽、模擬創業競賽等,并把自己所學的創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同時參加有現實營銷環節的市場營銷大賽,增強自身的市場經驗。利用寒暑假到大公司參加實習,工作與學習相結合,適應商業競爭的環境,將所學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二)學校改善課程設置,提升大學生素質與能力

高校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許多高校偏重于理論知識傳授,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環節薄弱,對創業素質等關鍵能力的培養缺乏。所以,高校應該改變重理論而輕實踐的現狀,加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與創業關鍵能力的培養力度,并通過培養創新能力帶動大學生創業的發展。

1.改善高等教育偏重理論忽視實踐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高等教育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普遍重視理論,較為忽視實踐。學生雖然學習了創業管理、企業運營這類課程的理論知識,但是很難了解創業在實際中的情況。由于教學任務緊等原因,許多實踐教學環節被壓縮或取消,同時也存在實踐課不認真完成的情況。引導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是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最好途徑。例如,學??梢蚤_設課程,指導學生開設真實網店,引導學生進行實際運營的經驗交流,以最后網店的盈利狀況進行評價。

2.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與創業關鍵能力培養

創業活動過程中會面臨諸多挑戰和壓力,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創業者除了具備企業經營的知識、法律知識,還必須具備意志力、自信心、責任心、決斷力、團隊意識等創業能力。學校要在校園文化建設、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創業能力。

3.引導學生培養創新能力

創業是一項創新活動,需要創業者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敢于置疑。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能在創業活動中脫穎而出。

(三)社會提高包容度與關注度,提供大學生創業的支持性環境

創業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對社會的穩定以及社會新產業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學生是社會不可忽視的新生創業力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全社會應該提高包容度與關注度,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支持。

1.放寬大學生創業資金取得渠道

大學生創業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銀行要開辟更多渠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貸款支持,可以適當放寬大學生創業貸款的資產抵押限制,降低大學生創業人貸款利率,放寬大學生創業貸款的行業限制。通過設立更多民間風險投資基金會,吸納社會閑散資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2.企業要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環境

一些企業存在不愿意與高校合作的問題,在實習生培養方面并不培養實習生在企業運營中的真實技能,培養表面化。企業應當變被動為主動,積極與高校聯系,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創業實踐的機會,并提供相應資金予以支持。企業應加入高校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定期選派企業技術與管理人才為高校大學生授課、開展講座,與高校長期合作。這樣一方面建立了企業未來人才儲備庫,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

3.政府要切實落實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政府應簡化大學生創業手續,為大學生創業申請、登記、審批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提高就業、稅務等部門的工作效率。為具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貸款、辦公場地與設備租用等系統性的服務。最重要的是加大政策執行力度,切實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扶持。

[1]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EB/OL].(2007-10-24)[2007-10-2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2]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EB/OL].(1998-12-24)[1999-02-25].http://www.gmw.cn/01gmrb/1999-02/25/GB/17978%5eGM3-2505.HTM.

[3]曾曉玲,吳緋.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現狀、影響因素及培養[J].船山學刊,2007(2):193-196.

[4]吳忠寧,汪保安.全國大學生創業意識的調查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17):96-98.

[5]李國珍,宋波.武漢市大學生創業意識調查[J].青年探索,2007(4):68-72.

[6]劉鳳清,喬芬.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及培養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2):87-90.

[7]高志慧.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調查研究[J].科學時代,2009(2):138-139.

[8]劉茜,王靖.全社會扶助大學生成功創業氛圍形成[EB/OL].(2010-10-15)[2010-10-15].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0-10/15/content_6887050.htm.

G642.0

A

1674-5450(2013)02-0004-03

2012-12-20

王國紅(1968-),男,遼寧丹東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創業管理、技術創新、高技術產業化研究。

【責任編輯 曹 萌】

猜你喜歡
大學生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快把我哥帶走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趕不走的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學生寫話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