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信仰教育增效路徑探析

2013-07-25 08:15朱耀華
教育探索 2013年5期
關鍵詞:信仰教育大學生

朱耀華

摘要:高校信仰教育應正確處理個體需求與社會需求、主動與被動,理論與現實的關系。高校信仰教育的增效路徑,一是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二是提高大學生對信仰教育的興趣;三是尊重大學生自身的意義體驗,引導其建立信仰;四是抓好兩項工作,解決模范缺少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信仰教育;增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5-0104-02

大學生信仰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和武裝大學生,使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一、高校開展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要求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等素質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的信仰教育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而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追求的就是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因此我們可以說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大學生通過信仰教育,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其素質得以全面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2.有利于增強轉型時期社會凝聚力

一個沒有信仰和追求的民族,很難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這是人類歷史給我們留下的一條重要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建設的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與之相伴出現的信仰危機、道德危機、信任危機等,時時刻刻威脅著我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未來社會主義建設更多將由大學生承擔;作為未來社會的主體,他們的意識形態狀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教育,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信仰的歸屬感,尤其是對社會主義的認可和擁護,也將有利于社會凝聚力的增強。

3.有利于堅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毛澤東同志曾殷切地寄希望于青年大學生:“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鼻嗄甏髮W生是社會知識文化的重要傳承者,更是社會主義的有生力量,因此,黨的教育事業與現代化建設能否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青年學生的信仰教育成功與否。

二、高校信仰教育應正確處理的問題

信仰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進行信仰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心靈塑造工程”,由于教育內容的抽象性,再加上受教育者原有的“信仰”形成的內在排斥性,都給信仰教育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教育者在開展信仰教育工作中應注意把握如下關系。

1.個體需要與社會要求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同時,馬克思還指出:“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瘪R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告訴我們,人的需要也是人的社會屬性。人們有權利要求滿足個人的正當需要,這里的需要我們姑且劃分為生理需要與心理(精神)需要。很明顯,前者屬于一種低層次的需要,后者則是較高層次的需要,就個體的生存而言,前者是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后者是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且,人們對后者的追求是人的社會性的重要表現。

信仰教育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社會性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會所要求、倡導的價值觀念、政治觀點等,這屬于人的精神需要的層次。因此,教育者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把握好這兩種需要的關系以及與社會性要求之間的關系,切不可把這兩種需要簡單地割裂開來,武斷地認為只有在充分的滿足個體對物質利益的追求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精神生活追求的引導;要知道,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才是人的社會性即人的本質的表現。

2.主動與被動的關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教育的長期性。信仰教育主要是針對人的思想、精神層面的教育活動。人的精神、思想有其相對穩定的一面,一旦某種思想固定成型,其改變是相對緩慢的,這就是我們進行信仰教育較為困難之處。

信仰教育者應體現主導地位,變被動為主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說服力、吸引力,教育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教育者自身的魅力、受教育者自身的理論素養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受教育者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因素,這也是信仰教育在時間上的突變性與有效性的體現。教育者在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地認識其時效性問題,不僅僅認識到信仰教育的長期性,而且也應該看到其突變性的一面。這樣,教育者就能始終占據教育活動的主導地位,以更好地引領信仰教育活動。

3.理論與現實的關系

理論與現實的銜接程度可以說是檢驗信仰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信仰教育只有經得起實踐檢驗才能為人們所信服。在這里所說的“現實”除了內在的包含了實踐之外,還包括理論是否與我國的國情、受教育者的思想狀況及社會整體的思想氛圍相一致。教育者在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過程中,要切實領會理論與現實的關系,真正能夠引導大學生運用理論去認識實際問題,解決問題,切不可停留在理論上。

三、高校信仰教育的增效路徑

信仰教育應構建一個以教育理念為統攝、以受教育者內心思想轉化為主體、以外部環境的優化為支撐的立體結構的教育體系。

1.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之所以在這里提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是因為從對教育實踐觀察,我們可以感受到教育者人格對大學生的影響。學生們的受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前面提到的理論的魅力;一種是教育者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積極陽光的教育心態等。這后面一種可以歸結為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在于它可以通過自己外在的行為所體現的內在素養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從內心接受教師,接受其所傳授的理念,并潛意識地以教師的形象或氣質作為“模板”而學習,此時,教師的一言一行就很容易被學生模仿產生“蝴蝶效應”。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句話恰當地總結了教育者應如何樹立“模板”的兩種形式,它統攝著信仰教育過程中的其他環節。作為教育者若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沒有“漁”授之于學生,那么,教育者再怎么光鮮的外表,再驚人的氣場,在時間面前也會黯然失色,教育效果也會差強人意。

2.提高大學生對信仰教育的興趣

信仰教育的效果最終是由受教育者的行為體現出來的,而思想轉化為相應的行為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作為信仰教育的主體,是人的興趣、信仰、行為漸次進行,相互影響的過程。當前,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調動其對信仰教育的興趣;大學生對信仰教育多持漠視態度,其癥結在于信仰教育與實際相脫節。

青年最大的特點是思想活躍、崇尚新鮮事物。當今的“網絡的世界”,尤其是近年來手機網絡的普及,更使當代大學生做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若信仰教育中對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或是政治事件持一種閃爍回避的態度,就會導致意識形態“百無一用”的局面。因此,教育者應恰當合理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分析一些時事政治問題,或是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或是總結一些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的“處世之道”,而不能脫離學生思想實際,把信仰教育“神圣化”。只有把意識形態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的實際結合起來,從其關注的焦點問題著手,才能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吸引力,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3.尊重大學生自身的意義體驗,引導其建立信仰

建立信仰是學生內心思想運動變化的關鍵環節?!靶叛龅纳?,是信仰主體與信仰客體間的一種互動關系,與信仰主體的生存需要、切身利益、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社會閱歷等因素密切相關”。信仰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基于多種因素形成的,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個體自身的意義體驗。

當代大學生的信仰是對各種思想的簡單認知,或者只是“快餐式”地把各種理論機械地拼湊起來,這樣對其人生毫無指導意義。在這里,也并非要求大學生像革命導師那樣創立自己的理論體系,而是對其進行人生價值、生存意義、人文素養等方面的引導,進而引導其個人價值實現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形成發自內心的認識和體驗,在潛意識中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屬于自己的信仰體系。

4.抓好兩項工作,解決模范缺少的問題

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教育工作者的隊伍,二是抓好學生黨組織的建設。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很好的人文素質和深厚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具有很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人格,具有民主意識、平等意識、法制意識、素質教育意識等等。建立這支隊伍要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因為信仰教育的特殊性使教育工作者壞的言行所產生的效應要比其好的言行所產生的效應強烈和廣泛得多。學生黨組織建設的質量不僅決定著黨本身的凝聚力,關系到黨的形象問題,而且影響到學生的向心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因此,學生黨組織建設應有專人來抓,要嚴格按照黨章規定的入黨程序發展黨員。

5.創設情境,引導其敢于踐行

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宣講,還包括學校的相關部門、機構所進行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宣傳。如在校園文化環境中自然地添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加強網絡紅色陣地的建設;在班級文化中點綴“紅色花朵”等形式來強化其踐行效果。只有在“紅色”的海洋中,減少刻意的灌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地去踐行,才能增強信仰教育的效果。

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學生并非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并非沒有將其作為指導方法行事,但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外部環境的影響大大抵消了教育的效果。就以社會公德教育中的助人為樂教育為例。助人為樂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一個要求,可是時常出現的社會“集體冷漠”,讓持有這種道德的人不敢依照道德標準行事,不能讓信仰教育轉化為行為,應該說這是信仰教育的失敗。學生不敢或不愿踐行社會公德,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認識不足,一方面則是環境的“制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教育環境進行優化,從外部來強化學生的踐行效果。

猜你喜歡
信仰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增強“馬克思主義原理課”信仰教育的思考
思想政治課中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的路徑探究
加強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意識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學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與實現途徑
網絡時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問題探析
魯南地區青年大學生信仰現狀及信仰教育對策研究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