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言語語言學看翻譯多相面對等

2013-08-15 00:42孔寶蘭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語場詞義語言學

孔寶蘭

(新疆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一、引言

運用語言學的理論解決翻譯的問題是當代翻譯理論的一個特點。美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把現代語言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了翻譯理論當中,結合信息論和符號學的知識提出了“動態對等”的翻譯標準。他認為,“翻譯就是在譯入語中用最貼切的自然的對等語把原語中的信息復制過來,首先是在含義方面,其次是文體風格”?!皠討B對等”論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譯文對譯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應與原文對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體相等”。

二、語言與言語

創造語言的行為所造出的語言成分的總和或說話時所運用的工具大體上說來就是語言,運用語言機能的行為(包括創造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行為)和運用語言所說出的話就叫做言語。

索緒爾的著名公式是:言語活動=語言+言語,言語活動明確地區分為了言語和語言,第一次指出了科學的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即語言,索緒爾指出:言語活動是多方面的、性質復雜的,同時跨著物理、生理和心理幾個領域,它還屬于個人的領域和社會的領域。言語活動的研究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實質上是社會的、不依賴于個人的語言為研究對象,這種研究純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語活動的個人部分,即言語,其中包括發音,它是心理、物理的。由此可以得知語言是通過言語實踐存放在某一社會集團全體成員中的寶庫,一個潛存在每一個人的腦子里或者說得更確切些,潛存在一群人的腦子里的語法體系,言語卻是個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為,其中應該區別開:說話者賴以運用語言規則表達他個人思想的組合,使他有可能把這些組合表露出來的心理物理機構。把語言和言語分開,我們一下子就把什么是社會的,什么是個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從屬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開來了,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語言和言語是緊密相連而互為前提的:要言語為人所理解,并產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須有語言;但是要是語言建立,也必須有言語。語言和言語是相互依存的,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物。

語言的使用,實際是一種言語行為,是人們以言行事的社會性行為,因此也是有規則的,而語言的意義也正存在于語言的使用之中,這就是言語行為理論。這種語言理論是我們建構翻譯學的語言學基礎。

三、對等概念

對等是一個科學描述性的概念,從語言學角度研究對等,重點放在音、詞素、詞、詞組、句、句群、語段等各層次上的等值關系。語言成分對等和語義對等都必須受語用對等的制約,但語用學中的對等還不完全等于翻譯中的對等。翻譯中需要的對等是一種綜合性的關系,不是機械地綜合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等方面的對等,而是依靠藝術的眼光和文化語言素養,全面細微地考慮各方面因素。效果上的對等,就是這樣一種綜合性的對等關系。

為了達到效果上的對等,譯文必須通達。奈達用“自然”(natural)這個概念,比“通順”要求高一些?!巴槨敝饕刚Z言,“自然”除了語言外,還指文化上、思想習慣上可以通得過。在一切語言現象中,形式和內容都是統一的,這個統一體對使用這一語言的人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翻譯過程是一個變化過程,形式完全變了,內容為什么能不變或基本不變?怎樣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關鍵就在于“自然”:對譯文接受者的接收渠道和原文接受者的渠道之間的差別,譯者有一個全面而細微深入的了解,他根據新的接收渠道的特點改變信息的形式,甚至調整部分內容,使譯文中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體適應新的接收渠道,和原文的統一體適應原文接受者的渠道一樣,才有可能達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對等從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語言學家雅各布森(R.Jakobson)論翻譯時有一句名言:“差異之中的對等,這是語言的根本問題,也是語言學的關鍵課題?!币虼?,如果證明某些實例中的兩種效果有所差異,那么爭取用可能范圍內最自然的語言,達到可能范圍內最接近原文的效果。

四、從漢英實踐看漢英間的多層面對等

翻譯的過程是通過遣詞造句實現雙語不同層面的過程。對等是人們翻譯實踐中每時每刻考慮的事情。在人們未對翻譯產生理性認識之前,往往想當然地認為一種語言存在的東西在另一種語言必然找到對等物。其實不然,英語和漢語之間對等詞也只有40%(許淵沖,2002)??梢?,實現漢英詞語等效對等更多的是發揮譯者主體性,掃除詞語表面假象,挖掘詞義內涵,實現動態對等,在語中重構對應詞語。詞語對等的復雜性表明文化間的異質性較大。因此,譯者在定奪一個詞語對等之前,既要考慮該詞語所折射的文化,又要考慮讀者的可接受心理。

1.詞的對等

詞是最小的語言單位。研究兩種語言的對等問題,首先要探討詞的對等。不同語言中用來表達同一事物的詞,如“戰爭”和“war”,“醫生”和“doctor”語言不同,意義相同,叫做對等詞。兩個詞在其所在的語言中各有許多不同含義,其中只有一個或數個詞義對等。這種情況通過詞的搭配看得尤為清楚。如“拉”和“pull”是對等詞,通過詞的搭配可以看出,這兩個詞都可以和某些詞搭配,因而在這幾個詞義上“拉”和“pull”是對等的。如:

拉門 pull thedoor

拉斷 pull apart

拉開抽屜 pull open the drawer

但有些英語詞可以同“pull”搭配,它的漢語對等詞同“拉”搭配,它的英語對等詞卻不能同“pull”搭配;翻譯時必須換用別的詞。如:

pull a tooth 拔牙

pull in (車)進站

pull round 恢復健康

拉拉手 shake hands

拉拉隊 cheering squad

拉選票 canvass

由此可見,“拉”和“pull”只有一小部分詞義對等,大部分詞義并不對等,翻譯時要用別的詞表達,所以這兩個詞只是部分對等。但有的對等詞所表達的詞義并不完全相同,它們或詞義范圍不同或兩詞所表達的含義有所差異。如:英語marry一詞既可以表示嫁又可以表示娶。Wife可用來表達漢語妻子、夫人、愛人、老婆,等等。

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有時源語中有些詞在譯語中沒有與之相當的對等詞。這種沒有對等詞的情況在翻譯中是屢見不鮮的。

2.形式對等

從翻譯的角度來看,句子對等可分為形式對等和靈活對等兩種。形式對等只從形式考慮,為了使表達的譯語與表達的源語形式相似,力求做到詞詞對應,結構比喻與原作相同,形式對等有時也能達到意思相同。如:

(1)用詞結構相同,意思相同。

如①Emergency Room(急診室)女朋友(girl friend)

②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Penicilin.

亞歷山大·福來明發現青霉素。(詞類,語法作用,詞序均同)

③They are now working against time to produce more oil for the country.

他們為國家生產更多石油而爭分奪秒地工作。(用詞一樣,詞序不同)

(2)比喻相同,意思相同。

如:①snow-white(雪白)②pitch dark(漆黑)

③黃金時代(golden age)

(3)形式相同,意思不同。

由于兩種語言表達習慣不同,多數情況下往往形式相同,意義有出入甚至完全不同。以下例句譯文A為形式相同意思不同的錯誤譯法,譯文B為正確譯法。

①compact disc

A:密紋唱片 B:激光唱片

②biological parents

A:生物父母 B:親生父母

③He isabove cheating in the exam.

A:他在考試中欺騙 B:他絕不會考試作弊

以上各例形式對等,有的意思不清楚,有的費解。由此可見,形式對等在多數情況下照顧了形式,犧牲了意思,是不可取的。

3.靈活對等

由于兩種語言表達方式不同,若將原文形式原封不動照搬過來,則常常不能表達原意,或模糊不清,或意義歪曲。這時必須采用靈活對等,即翻譯時考慮的不是詞的對應,而是句子甚至段落的對等。在形式和意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主要考慮意義,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縛和影響,把原作的意思靈活地表達出來。如:

(1)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您的電話。

(2)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看過你的文章想不到你這么年輕。

(3)他一開口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He can hardly open hismouth without talking story.

由此可見,靈活對等指抓住原意后不妨脫離原文影響,不受源語束縛,既能表達出原文意思,又能達到語言自然流暢。只有這樣才符合翻譯的要求。

4.翻譯中的語場對應

語場涉及交際活動中的話題和題材,它決定了話語的用語,即交際內容。由此可以說,語場指談話的內容或指在什么語境下談論什么樣的主題。語場決定交際的性質,構成話語主要范圍并影響詞匯和話語結構的選擇和使用。譯者必須熟悉源語和譯語的相關語場在這方面的特點,才能達到翻譯的準確性。下面看看以戰爭為背景的著作——《永別了,武器》中的一個片斷:

There was much traffic at night and many mules on the road with boxes of ammunition on each side of their packsaddles and gray mot or trucks that carried men,and other trucks with loads covered with canvas that moved slower in the traffic.

譯文:夜間,這里運輸繁忙。路上有許多騾子,鞍的兩側馱著彈藥箱;灰色的卡車上運載著士兵;還有行駛慢一些的,是運送輜重的車輛,用帆布蓋著。

顯然,譯者在翻譯時考慮到語域等值問題。在這一段中,traffic,men,loads等詞的譯文考慮到了原文的語場,即戰爭的背景。根據譯文,我們可推斷,這里白天極少有行人,為什么到了夜里反而“交通”繁忙呢?原來這是軍隊向前方輸送“輜重”的運輸車隊,車上也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士兵”。這樣譯文才有戰爭的氛圍,最大限度地貼近原文語場。由此來說,語場反映出原文的題材,譯者應注意特定詞語在特定情境下的詞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等是指不同語言對同一事物的描述。翻譯是一種語言和文化的雜和,語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為任何翻譯活動都是以語言作為媒介的,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我們要從語言運用的多層面分析漢英間的對等。

[1]操維維.英漢翻譯中語域對應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07).

[2]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3]高名凱.語言論[M].商務印書館,1999.

[4]孫洪衛.索緒爾語言學理論中的二元對立的基本概念[J].2009(2).

[5]謝旭生.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M].新疆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語場詞義語言學
西夏語“頭項”詞義考
詞義辨別小妙招——看圖辨詞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韓禮德的語域理論與網絡語言
字意與詞義
社會語言學名詞
《詩經》詞義考辨二則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展趨勢
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認知修辭學”——從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兼容、互補看認知修辭學的可行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