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全球化與我國本土文化發展

2013-08-15 00:42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全球化國家英語

吉 琳

(蘭州市西固區第二十八中學,甘肅 蘭州 730060)

1.引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其中著重強調要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先進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當今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時代,一些西方的大片和其他文化產品,紛紛進入中國,只有文化影響力提升了,我們才能在新的條件下繼續前進。當今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越來越緊密,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和未來,就要將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在世界面前,并提出我們的文化思想。與之相對,目前英語已經發展為具有特殊作用并得到每個國家承認而真正獲得全球性地位的語言,這種現象稱為英語的全球化。全球化了的英語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為世界各國或各民族間的交流與對話消除了語言上的障礙,給人們帶來了方便,成為了眾多民族或國家獲得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英語的全球化卻阻礙了各國本土文化的發展,甚至使某些語種瀕臨滅絕[1]。本文以英語全球化與我國本土文化發展的關系為主題,深入討論二者之間的聯系,進一步闡述在英語全球化浪潮下如何發展本國文化,以及如何趨利避害地對待英語全球化。

2.英語全球化的過程與特點

英語在走向全球的過程中,經歷了兩次全球化。隨著17世紀后期英國的崛起和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英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伴隨著英帝國的擴張,英語逐漸從英倫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英語的第一次全球化過程。20世紀以來,英國在國際的影響力逐漸衰落,尤其是二戰以后美國迅速發展為世界頭號強國,進一步強化了英語在全球的地位。目前,英語已成為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母語、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幾乎成為每個國家第二語言的首選。作為源語國,英美兩國的國際地位對英語的普及不言而喻,簡言之,英國的殖民霸權奠定了英語全球化的基礎,美國的經濟霸權和科技影響力催生了英語的語言霸權,全球化背景下,英語的語言霸權把英語全球化推向了高潮[2]。根據英語在當今世界的傳播及習得方式和使用差異,可以將使用英語的國家分為三個類型。核心國家,即把英語作為母語的英語國家,它包括美國、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第二種類型為英語在非母語背景下進行早期發展和傳播的五十多個國家,英語是這些國家主要語言的組成部分,是習慣語言或第二語言,譬如新加坡、印度、馬拉維等國家。外圍國家包括中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希臘和波蘭等,這些國家不把英語放在任何特殊的地位,但英語作為國際語言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重視,并把英語作為外語在學校進行講授,這類國家的數量也在日益增加[3]。結合當今國際政治經濟發展情況,英語的全球化過程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英語的全球化是帶有全局性、超國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動,其語言的全球化帶有語言趨同的意思。第二,英語的不斷國際化必然會產生英語的迅速本土化?!靶录悠掠⒄Z”、“中國英語”、“日本英語”等紛紛出現,也得到了許多英語研究專家的認同,“英語是所有英語使用者的共同財富”得到人們的共識。第三,英語的全球化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英語的全球化并不否認文化的多元化。那種主張全球文化一體化、單極化的思想觀點,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學者的駁斥。第四,英語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同全球化一樣,英語全球化是一種客觀的現象,預示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英語全球化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同時,英語作為人的實踐活動的產物,它的發展離不開實踐。第五,英語全球化不是某一種文化的擴張和壟斷,如人們擔心的“美國化”,而是包括一切文化的整合體。綜上所述,英語全球化并非是簡單的擴張和壟斷,而是世界全球化的一部分,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種客觀現象[4]。

3.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走向世界的道路

近年來,“軟實力”和“大文化”成為中國經濟社會政治發展之外的另一條主線。中國的文化地位和國際吸引力得以提升。然而,中國所處的文化大格局,依然是“西強我弱”[5]。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的短板,并不會因為經濟發展而立即變小,所以找對文化發展的道路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結合最新政策和觀點,該道路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1)著重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2)把文化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格局當中通盤考慮,同時把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設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3)不僅注重文化之“魂”,體現內在價值,更注重這個“魂”如何傳播到廣大的受眾當中,傳播的路徑、方式、載體需要有機統一起來。(4)發展依靠人民群眾,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5)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改革創新,與時俱進,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使文化能夠又好又快地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還需要走出去戰略:(1)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在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的背景下,誰占據了文化發展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2)提高世界上的話語權。話語權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換言之,一個國家是否有話語權,是這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強弱的反映。(3)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現代世界經濟發展表明,發達程度越高,文化產業支柱性作用就越明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就越大。(4)共同繁榮和諧世界,塑造展示國家形象??傮w來講,我國文化的發展既要立足本國又要走向世界,增強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4.在英語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發展的新策略

根據總結英語全球化的過程與特點和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走向世界的道路。結合當今政治、經濟、科技發展的特點,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我國文化發展的新策略。

中國文化要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展示給世界?,F代世界的文化交流手段豐富多彩,特別是互聯網技術更讓文化傳播如虎添翼。對于中國文化而言,應當學會以現代傳播方式走向世界,只有大力推進文化傳播創新,中國文化的真諦才能占領世界大舞臺。

推介中華文化經典和優秀成果,推動中華文化、學術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語言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經典作品的翻譯是促進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作為文獻積累和學術研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翻譯能夠加深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認知和理解,加強對彼此文化傳統的深度把握,對文明的建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加強中國國際形象,立足國家全球利益調整布局,追蹤研究當代中國的國際形象。國家形象調查既是公共外交戰略制定的依據,又是公共外交戰略評估的標準。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國家形象的對外傳播力度,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和海外民眾對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活動的反饋,強化未來中國對外傳播的效果。中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積極構建現代傳播體系,進一步提高國內國際傳播能力,需要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更加重視,并且把國際形象提升到國家軟實力的新高度。

支持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目前許多中國企業試圖通過境外收購擴大市場份額并避免減少國內的競爭。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收購海外知名品牌和世界頂尖的技術知識,提升其在價值鏈中的地位。

搭建國家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和分類指導。全面推進中、小學、國際組織、政府機構、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深層次合作,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加快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學術研究機構,搭建跨語種、跨學科、跨領域的國際化平臺。加強協同攻關,力爭在世界范圍內支持和發展一批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和國際學術組織,逐步建立由中國學術話語權主導的全球學術網絡體系。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是建設文化智庫的重要核心力量。要構筑以基地為支撐的學術高地,重點建設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并依托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按照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標準,建設國際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海外中國學研究實力最強的學術重鎮。同時,積極培育區域和國別問題研究中心,深入分析世界主要國家對外文化發展的程度和方針,建設國家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系統研究如何增強中文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為制定更加符合我國國家利益的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5.結語

本項研究綜述了英語全球化特點與過程,并討論了我國本土文化發展與走向世界的道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文化發展的一些新策略,包括:(1)中國文化要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展示給世界;(2)推介中華文化經典和優秀成果;(3)加強中國國際形象;(4)支持中國企業海外發展;(5)搭建國家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和分類指導;(6)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傮w來講,中國需要堅持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開闊的胸襟,兼收并蓄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長,以自己的聲音融入全球化。

[1]陳傳禮.英語全球化的利弊與全球英語運用的策略[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30(5):109-112.

[2]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Canagarajah,A.S.Resisting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桂林.論英語全球化趨勢下的語言帝國主義特性[J].山東外語教學,2010,(2):16-19.

[5]唐世富.試析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J].法治與社會,2009,(1):254.

猜你喜歡
全球化國家英語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把國家“租”出去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