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知異化的原因及解決途徑

2013-08-15 00:42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異化家庭院校

宣 萱

(南通大學 政治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1)

高職學生多為“90后”的獨生子女,獲得的來自家庭的寵愛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所不及的,家長過于溺愛,導致學生形成說一不二的霸權思想,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而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及迫于校際競爭的壓力,在某些方面遷就問題學生,以避免矛盾和生源流失,在不經意間助長了學生專橫跋扈的囂張氣焰,進而無視校規校紀,目無師長,恃強凌弱。這在某種程度上深化了學生自我認知的異化,使自身的性格缺陷體現得更為突出和明顯。另外,在日益崇尚知識和道德法治的社會中,高職學生被社會認同率較低,面臨更多的就業壓力,進而強化了自我認知異化的程度。所以,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畢業生,成為有用之才,光靠空洞的說教、責備、懲罰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學生自己正確認清自我,主動修正自身的缺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修養,積聚正能量,才能為其他人、社會所接納。

一、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知異化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正確

高職學生的家庭背景區分度較為明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來自城市富裕家庭,一種來自農村普通家庭,來自城市中產家庭的學生數量少。家長的從業背景區分度也較為明顯,一種是有一定資產的經商者,一種是普通的農民或打工者。雖然家長從事的行業有所差異,但文化層次差別不大,基本上是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屈指可數。家長文化素質不高,直接影響到教育子女的思路和方法。

大多數家長比較重視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缺乏理性正確的方式,他們的指導思想是只要孩子吃得飽、穿得暖,至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就認為是學校的事,與自己無關,他們只管孩子吃喝,負責孩子日常開銷,對孩子的要求言聽計從,想方設法地滿足。換言之,家長已經變相地成了學生的經濟附庸,學生習慣了索取,漠視父母對自己的愛,把父母的給予當成了理所應當的付出,毫無感恩之心,認為自己是中心,是最重要的人,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服務者,一旦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便大發雷霆,怒不可遏,尤其是來自富裕家庭的高職學生,性格更為偏激,自我認知的偏差度更大。有些家長對學生上大學的目的理解有誤,認為孩子既然上大學了,只要把文憑混到手就行了,不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和日常表現。有些農村家庭的家長甚至頻繁地為孩子安排相親,而有些富裕家庭的家長則向孩子灌輸錯誤的價值觀,從某種程度上說,不當的家庭教育是高職學生自我認知異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學校管理不完善

高職院校的教育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學生已經成年了,性格和學習習慣已經趨于成型,在短短的幾年中,要使學生徹底轉變自我,難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學校要維持正常的教學、管理秩序,使學生學習到相應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管教叛逆的學生,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有些高職院校為了避免學生在校惹是生非,對于問題學生,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即一種變相的置之不理,輔導員或班主任對自己班特立獨行、為所欲為的學生放任不管,任由這種學生隨意違反校規(如遲到、曠課、頂撞任課老師等),有的輔導員或班主任,整個學期甚至整個學年,不與任課教師有任何溝通、交流,甚至有些班主任或輔導員,為了保證自己班學生的考試及格率,在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前,要求任課老師為學生提分?!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芾砝砟?,本身沒有錯,把學生培養成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過度的、沒有原則的“以人為本”肯定不是教育的初衷,對學生不合理的管理,必然會助長學生畸形的自我認知,強化不正確的自我評價,變得更加的叛逆、肆無忌憚。有些輔導員或班主任自身修養有限,過于注重學生的家庭背景,對家境殷實的學生是一種態度,對家境貧寒的學生則是另一種態度,在班級管理時,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導致學生自我認知的迷失。

3.社會認可面狹隘

現代社會,注重人才素質的全面發展,不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歷、技能,而且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隨著本科院校的擴招,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涌入了社會,本科學歷甚至成為入職的門檻,大專學歷則處于邊緣化的境地,高職學生的就業面變得非常狹窄,一般高職院校文科專業的學生,面臨的就業難度更大。高職學生在求職時在學歷方面不占優勢,而且社會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勢,那就是學習不好的學生,在其他方面也不行,這無疑又增加了高職學生的就業難度。

高職學生在家庭、學校中是被保護對象,心理上已經把自己定位成了至高無上、無所不能、誰也不能管、誰也管不了的人,經受不起一點挫折,如果受了批評,不在自身找問題,而進行錯誤歸因,怨天尤人,從不自我檢討,那么家庭、學校只是一味地順從學生,以避免學生發生什么意外。但是社會是很現實的,企業聘用人員的目的在于為企業創造效益,促進企業發展,而不是養一個無所適從的庸才,這樣的學生顯然是不會被社會認可和接受的,即使企業給予了試用機會,這樣的學生也不會服從嚴格的規章制度和上司的管理,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行為習慣將成為工作瓶頸,從而加深社會對高職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否定。高職學生就業的挫敗,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推進學生自我認知的異化,學生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由自以為是轉變為自卑,最后導致社會交往障礙,甚至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無法自拔。

二、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知異化的解決途徑

1.家長要合理教導

家長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個性,所以教育更加會有針對性,但前提是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這種關注不是簡單地詢問子女:飯菜是否合口、服飾是否時尚、錢款是否夠用,而是思想上的交流,家長不僅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在校的學習情況,而且要了解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心想法。譬如今后的打算,是繼續參加專升本考試,提高學歷,還是鉆研實踐操作技能,為畢業后找到心儀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家長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之路,而不是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不能過于溺愛,而要堅決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高職學生一般習慣于索取、攀比,很少能體會家長掙錢的艱辛,家長可以適時地向孩子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還可以直接把孩子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讓孩子親身感受養家糊口的不易,從而使孩子的心靈得到凈化,自覺地換位思考,體諒父母,寬容他人,消除自我為中心的錯誤理念。

2.學校要恰當疏導

在學生入學后,學校首先要盡快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一旦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與學生交談,在找學生談話時,要注意方法,不能以命令式、訓斥式的口吻,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管教學生,語氣語調要平和,要以朋友式的平等態度和學生針對他的問題進行探討,一起找尋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特別要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辯證地剖析自我,在思想上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亦不妄自菲薄,在行為上做到遵守校規校紀、與人為善、尊敬師長、友愛同窗。輔導員或班主任要定期與任課老師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上課表現,并且利用“家校通”等聯絡平臺,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梢愿鶕W生的專業發展要求,定期組織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形成和諧的團隊合作精神。學校還可以擴大校企合作的范圍,拓寬學生的就業途徑,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盡快適應企業工作環境。

3.社會要適當引導

社會對高職學生的看法要適當轉變,畢竟并不是所有高職學生都學業糟糕,冥頑不化,對于有才學的高職學生,社會要積極地接納。政府已經針對高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在不同地區組織高職院校專場招聘會,為高職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對于有人格缺陷的高職學生,社會也不應忽略和歧視,而要適當地進行引導,譬如,為這類學生提供義務的心理醫療干預服務,幫助學生化解心理危機,引導學生對挫敗進行正確歸因,進而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政府還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調節企業招聘人才的準入機制,對錄用高職學生的企業,予以適當的補貼。另外,政府和企業都要重視高職學生的技能優化培訓和適崗培訓,避免學生因對自身技術過于自信而盲目上崗,導致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以及造成學生消極的自我認知。社區要密切關注未就業的高職學生的動態,一方面可以通過邀請這類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擴大學生的社交范圍以及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幫助他們開闊視野,融入社會,另一方面可以根據社區發展需要,聘請這些學生為社區服務,使學生在自食其力的同時增強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感。

[1]潘敏.高職學生不良個性的表現及矯治[J].遼寧.

猜你喜歡
異化家庭院校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家庭“煮”夫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