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教師的教學藝術素養

2013-08-15 00:42王子波徐軼群王志剛吳鴻琳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情感藝術語言

王子波 徐軼群 王志剛 許 健 吳鴻琳

(揚州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沒有固定不變的規格。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總是受自身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心理素質和教學技藝的影響。不同的教師,對同一內容的教學往往會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同一教師對不同的內容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進行教學。學生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之所以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決定的。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培養人的高超藝術。

教學藝術作為表達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教學技巧,作為實現教育目的的有效補充手段,必然受到教育原則和規律的約束[1]。教師在課堂上按照教學規律授課的同時,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施行獨具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教學藝術具有審美性,教師的教學活動既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最終目的,又使教學具有審美價值。教學藝術也具有表演性,教師表演藝術的水準決定了教學藝術,教師教學藝術的展示顯現出表演藝術的魅力[2]。教師用機智幽默的語言、惟妙惟肖的表演,使教學寓于娛樂之中。

一、教學語言的藝術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課堂講授主要是通過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開發其智力。語言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如同其在人們交往中的重要性一樣。語言水平在教學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教學語言必須把思維、交際、知識、信息和創造融為一體[3]。教學語言要有鮮明的邏輯性和科學性,體現準確與精煉的特點,即要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避免啰唆和概念循環;避免“口頭語”和用詞不當的“病句”,務使自己的語言通順,語句完整。用普通話授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但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此重視不夠。許多高校面向全國招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教師的教學語言用普通話就顯得尤其重要,一定要避免教學語言太地方化。學生聽不懂教師的語言,自然影響了教學效果。

教師的語言應具有啟發性和教育性。教師通過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在運用語言教學的同時,還應進行思想教育,教書育人。教師要善于使用賦予教育性的語言,把思想教育滲透在知識教育之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和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好習慣。

教師的語言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情趣。語言運用得好,會有愉悅、美感作用和批評教育作用,讓學生在笑聲中領悟知識的奧妙和思想的哲理。幽默能使教學氣氛恬靜而又活躍,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不把學習當做負擔。

教學語言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教師用正確的語音、語義,合乎語法邏輯結構的口頭語言,對教材內容、問題等進行敘述,深入淺出地傳授科學知識。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水平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影響。教學語言在引導學生學習,啟發學生思維,實現教學目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知識修養、道德修養,而且要有較高的藝術修養,而教師的語言藝術應該是教學藝術的核心,是成功地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缺乏語言藝術修養的人,很難做好教師工作。

二、組織教學的藝術

課堂教學是高校的主要教學形式,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循普遍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以外,還應將科學知識以美好和富有感染力的傳授方式藝術化[4]地再現給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效果。

組織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技藝活動,它是保證教師上課質量的一個基本條件。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的反饋,觀察學生聽課的面部表情,判斷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及心理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講課程序與教學方式。

教學作為一門藝術,要提高效率,增強感染力,必須注意教學節奏。節奏一方面涉及教學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學內容的難易,適當的“緊張度”和“難度”,以及它們在課堂教學中規律性的變化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節奏。一堂課45分鐘,就一個調子,沒有起伏變化,平鋪直敘,學生會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一堂課的開始尤其重要,設計并組織好新課的導入,可以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它能為整個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有經驗的教師在一堂課開始的5分鐘之內,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為講好新知識創造良好的前提。一堂完美的課,不僅要求開始引人入勝,而且要求結尾更精彩,余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對下一次教學的強烈渴望。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偶發事件”,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打亂正常的課堂紀律。采取各種手段,靈活處理,善于處理突發事件是教師教學方法機智靈活的表現,是一種組織教學的藝術。有經驗的教師會憑借高超的教學機智,巧妙地處理好課堂上出現的“偶發事件”。其具體方式多種多樣,或轉移注意,或隨機發揮,幽默詼諧等,因地制宜地采取冷處理、溫處理或熱處理方式加以解決[5]。冷處理,即教師對學生的惡作劇等偶發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溫處理,即因教師自己的失誤,使教學受到不利影響,應態度溫和地承認失誤。熱處理,即教師對一些偶發事件,趁熱打鐵,或正面教育或嚴肅批評。教師要在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中,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偶發事件,將偶發事件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

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是整個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堂課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除了看教學內容、教學語言和手段之外,還要看教師如何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受一定的時間限制,如果教師不具備較好的教學組織藝術,就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易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淵博的知識是教學藝術的基礎

合格的高校教師必須有扎實的業務功底,豐富淵博的知識。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熟悉本專業的內容,還要了解相關學科,從不同的側面論述所講的內容。此外,還要盡可能地聯系一些具體事例進行教學。特別是專業教師,應該將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有機聯系,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筆者在講授重金屬污染時,列舉了導致偉大的羅馬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鉛污染。飲水通過鉛管流進住房,污染的水損害了人的大腦和身體,特別是損害了兒童的大腦,最終削弱了整個羅馬社會的實力。就這樣,古代世界一個統治區域極大的社會因污染而消失了。由于聯系了一些具體事件,學生的思維活躍,對所學的內容印象深刻,教學效果較好。

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皆具有可塑性,教師的學識與品質,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6]。教師的人格魅力、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是吸引學生的關鍵因素。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對學生既傳授知識,又傳授文化,培養學生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皩W高為師,德高為范”,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往往具有淵博的知識,像海綿吸水一樣獲取社會的、人文的、科學的新鮮知識,為自己“充電”,改變老化的知識結構。

教師知識淵博,文理相通,多才多藝,為學生樹立了一座無言的豐碑。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對所教的內容有精博的了解,才能將枯燥無味的東西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輕松自如,沒有太大的壓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追求生活的真諦,探索人生的健康之路,教育教學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情感能顯示藝術的真摯

教學藝術具有情感性,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是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過程。教學是雙邊活動的過程,它不僅是知識的傳輸,而且是師生情感的交流。情感教學,常常會在師生之間產生互相感染的效應。教師講課深受學生歡迎,學生聽課聚精會神、秩序井然,從而使師生之間的情感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教師也因而更加熱愛學生,不遺余力地投身教學。教學中的情感,實質是愉悅性和功利性在教學對象中的有機結合,在師生中共同起作用。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學活動就能愉快地進行。反之,學生就會產生抵觸心理,不能有效地接受知識。

教師要在語言、心理和空間上,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正確處理、調節、引導和控制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使學生產生親切、愉悅、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環境,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融洽、溫馨的師生關系要以真誠的愛為基礎,教師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感召學生,才能引發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使情與知相互融合,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具有像文學一樣的感染力,并能使學生獲得美的感受,即“以情感人”。以情感為紐帶的教學,是在情感的陶冶中、思想的愉悅中接受教學。這種情與理的結合,表現了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

五、風度是教學藝術的體現

風度,即人的舉止姿態,是一個人內在實力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種魅力。人的言談、舉止、神情、姿態,主要取決于人的氣質、禮儀、口才、形象,是人們最直觀的素質。

教師的風度,既是教師經過長期的鍛煉和陶冶所形成的一種受人尊敬的穩定的個性氣質,又是凝結著各種美感和氣度的外部流露,它是影響教學活動的一種重要因素。

就課堂教學而言,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師身上,教師的衣著、精神面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不僅要學識淵博、心靈美,而且要講風度儀表美。重視風度儀表之美,是人類文明與開化的表現,它意味著人類在認識和完善自我方面向著更高層次追求。由于教師的職業特點,教師的勞動手段和勞動者本身是融為一體的,即用本身的形象直接影響學生。優雅的姿態作風體現了教師高度的文化修養,給學生以優美感,能增強教師的感染力。所以,風度儀表對教師顯得尤其重要。

教師的風度儀表,對發揮和完善教學藝術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得體的衣著、舉止、儀表,看來是一些平凡的生活瑣事,但它體現了教師的思想作風、品德修養、情感素質,絕不是物質軀體的外表。

六、結語

教學藝術是教師運用語言、直觀形象和教材,創設教學情境,遵循教學規律,靈活運用教法,實現教學任務的各種素養的總和。教學藝術的獲得,是在掌握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長期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實踐,不斷汲取先進的教學經驗的體現,是教師的知識、思想、方法和素養的綜合體現。

[1]羅德紅,吳守衛.教學藝術的本質、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78-82.

[2]李如密,潘朝陽.課堂教學表演藝術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10,4:3-6.

[3]劉博逸.案例教學藝術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5):60-62.

[4]陳的非.試論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藝術[J].廣東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1):56-58.

[5]林彥君.淺談課堂教學藝術[J].南昌教學學院學報,2010,25(1):46-47.

[6]籍敏.梅貽琦教師觀及其實踐新探[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14(2):22-24.

猜你喜歡
情感藝術語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紙的藝術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