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化學”視域下的川鹽文化體系研究

2013-08-30 08:04趙嵐
中華文化論壇 2013年1期

趙嵐

【摘要】“川鹽古道”上,千年的川鹽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瑰寶影響著川、鄂、渝、湘、黔等地區的文化、經濟發展。本文試圖以“生態文化學”的視角,探討以“川鹽古道”為紐帶的中國鹽文化的繁衍史,特別是“川鹽古道”對巴文化、三峽文化以及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發掘川鹽文化的具體形態,梳理一段在華夏文明史上淹沒已久卻顯赫一時的“因鹽成城”、“因鹽成都”、“因鹽成國”的“鹽史”,以此勾勒出生動的鹽文化坐標系,進而提出對川鹽文化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地保護和利用。

【關鍵詞】鹽文化;生態文化學;川鹽古道

【中圖分類號】K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3)01-0072-4

談及巴蜀,自古入川多走兩條路:北向古棧道,從漢中廣元入川;東邊水路,自夔門人川。太白一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川鹽古道養在深閨,并未被人熟知。

一、生態文化學視域下的鹽史

(一)鹽資源,古人類密集聚居的指向標

千百年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人畏自然、人統治自然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三個階段,無一不是在一個大的生態圈中進行,即生態環境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

所謂“生態文化學”是以“生態”為軸心所展開的文化研究,理論基點是認為人類的所有文化行為和文化結果皆是整個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生態文化學”旨在找尋特定文化現象與某種文化環境之間的密切關聯。民間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文”之說,即指以生態文化學的理論基點尋求不同環境因素對文化的塑造之因和形成之果。

按照任乃強先生所言一四川盆地原是侏羅紀內海,沉積有將近兩萬年的鹽質。三疊紀時期印支運動和侏羅紀時期燕山運動使四川西部海槽全部褶皺隆起,加之華南地區地盤上升'海水會逐漸退出。此后殘留的海水經強烈蒸發,便會形成廣泛的蒸發鹽類沉積。[1]簡而言之,由于地殼運動,鹽溢出地表,形成自然鹽泉、咸石或咸土。

由于脊椎動物普遍具有嗜好咸味的生理需求,動物往往先于人類發現古鹽泉,鹽泉地區也就有了“白鹿飲泉”等美麗傳說。人類通過觀察動物的行蹤也找到了自然流出的鹽泉,并開始在鹽泉邊定居,逐漸形成有規模的聚落。

由于地質的原因,決定了有鹽的地方便聚集形成了早期的人類活動。在渝東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遺址發現的巫山人化石,距今已經有了201--204萬年的歷史,比“元謀人”還早30年,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化石,被譽為“亞洲金牌”。[2]各種證據顯示,在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早期,四川東部(今渝東地區)就逐漸形成了一條后來對中華文明影響至深的貫穿大半個中國的“鹽道”,俗稱“川鹽古道”。

在鹽文化的歷史上,鹽一度被稱為“巴鹽”、“鹽巴”,都表明了“鹽”這個與人類生活休戚相關的重要生活、生產資源與“巴國”、“巴蜀”、“巴人的密切關系,甚至有學者將川鹽運輸所自然形成的一條鹽文化路線稱為“中國內陸最重要的文化沉積帶”。[3]可以說,一條“川鹽古道”,串連起一條中華文明的文化史。

(二)一“鹽”興邦,一“鹽”喪邦

4000多年前鹽文化的開啟是人類聚落文明的開啟因素之一,坐落于“川鹽古道”的古代巴國因鹽而迅速興盛。這條貫穿中華腹地的千年古道,因鹽而興,在繁榮地方經濟、傳播地區文化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先天的地理優勢基礎上,勤勞智慧的巴人首創了“汲鹵煮鹽”的方法,大大增加了鹽的產量。巴蜀一帶因擁有巫山鹽泉,東巖磧壩鹽泉、云陽鹵泉、開縣溫湯井鹽泉、萬縣長灘鹽泉等鹽泉日益強大,巴國最終也達到《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檣,食也?!敝?,此可謂一“鹽”興邦。

依傍長江水系的地理條件,產量豐富的巴鹽的外運成為一種必須。當時鹽的往外運送必途徑“川鹽古道”的水、陸兩線。由于鹽的重要性,水路一線很快便成為了巴國的經濟線和文化傳播線。然而,水路方面的鹽運面臨兩大困難:一為來自自然的長江天塹,二為來自人為的戰亂險阻。為了方便鹽的運輸,巴人在險峻的大巴山上開鑿修筑了天險一般的“運鹽大道”,東至楚國、北至中原。

而陸路的鹽運大道,則為史書上所記載的“官鹽大道”,途經云安、渝東,翻越大巴山、巫山,進入武陵山一帶。在運鹽過程中,沿途上各大名城名鎮逐漸成型,成為了“中國內陸最重要的文化沉積帶”,即所謂“因鹽成市”、“因鹽成城”。

然而,樹大招風,因鹽富庶的巴國很快引起了鄰國的覬覦。秦、楚兩國皆因對鹽業爭奪不斷挑起與巴國的戰爭。巴楚的連年戰爭以及后來的秦滅巴楚,都導致,巴國,這個因鹽而起、因鹽而興的聚落,最終也因為“鹽”而喪邦。興盛一時的“千年鹽道”因為道路艱險而逐漸荒漠,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其曾經輝煌的過往,對經濟繁榮和文化傳播所起到的作用,穿透歷史的塵埃,依然泛著耀眼的光芒。

二、川鹽古道一一鹽文化坐標系

必須承認,四川鹽業的發展帶動的不僅是一個城邦,一個國度的經濟發展,更是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川鹽文化坐標系縱橫兩條,分別就鹽文化發展史、鹽文化的多種形態展開。

在時間縱線上,鹽文化的源起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根據史料記載,夏、商時代就有了將鹽政初稅作為貢稅的做法,歷朝歷代,統治者更是通過控制鹽的產和銷到達維護統治的目的。

對于川鹽而言,鹽文化因巴人而起,其鑿井煮鹽,更因產鹽和運鹽在途中形成了大量的古城、古鎮、古群落。兩千多年前的鑿井煮鹽的歷史使川內多座上千年古鎮建鎮成為了“南腔北調”的聚集地,如云陽的云安古鎮,小小一鎮人口在頂峰時期卻達到了6萬人以上,宮殿會館眾多,甚至有了“九宮十八廟”之稱。

昔時昔地,鹽業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的融合與多元化的發展,獨具特色的“峽江古鎮”應運而生。古鎮如今雖大都被淹沒,但從遺址中出土各類陶制釜器,從大至小的盛鹽的量具,展示著人類文明之初與鹽業相關的生產活動[4]。

“川鹽古道”上形成的古鎮群落逐漸成為一條不同民族聚居群落的脈系,成為古老中國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土家、白、苗、侗、羌、傣、布衣等少數民族相互交融,又各自保留了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對中國后來的多民族文化形態的形成做出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于形態縱坐標軸上,從古至今,鹽文化形式,鹽井、紀實文獻、詩歌、小說戲曲都成為了川鹽的文化載體。

三、錯綜交融的川鹽文化形態

(一)“有形”與“無形”中的文化沉淀

古人云“煮海易,煮井難,煮滇井易,煮蜀井難,難鑿井,難及泉,難汲泉。汲泉,難在設鍋;鍋設,難在置車。及泉,井漏,難補;已汲,井枯,廢難?!笨梢?,在我國鹽類生產中,以井鹽最為奇;在井鹽鑿取中,以川鹽最為難;在川鹽文化中以“千年鹽都”自貢為執牛耳者。

自貢坐落于四川盆地南部的上丘陵地區。自東漢章靈帝時期,自貢地區開始大規模產鹽,至唐朝年間其產鹽業已是聞名于全川,到了清朝雍正皇帝之時由于自貢地區鹽業的快速發展,統治者更是在自流井、貢井劃出了當時的“經濟特區”。自貢這座因鹽而起、因鹽而興的古都也有了“富庶甲于川中”的美譽。

自貢在川鹽的制作、運輸等環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其地較早出現的“鑿井法”代表了中國古代鉆井技術的較高水平,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先進的,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有“世界石油的鉆井之父”之稱。

更為可貴的是,以自貢為首的川鹽文化由于地處內陸,故其文化多是以傳統制鹽業和地方傳統習俗為基礎,受外界影響較小。兩次“川鹽濟楚”不僅將川鹽發展帶入“黃金時期”,更使得井鹽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有了互通有無的機會——在如此平臺下的井鹽文化大致可看做“有形”與“無形”兩類。

川鹽文化的“有形”之形大多以古樓閣、廟宇、園林建筑、紀實文獻、勞動工具、井鹽遺址等形式呈現。在這類文化載體雖無可厚非的是寶貴的川鹽文物,但這類文化形式將川鹽文化符號化,使其略顯單??;而川鹽文化的“無形”之形從勞動中挖掘勞動外的生活之美,對于川鹽文化底蘊則是一種補充?!盁o形”的川鹽文化重在內涵的體現,多以詩歌、小說、戲曲等藝術形式以及鹽商文化等形式出現。

(二)川鹽文化具體形態

隨著自貢川鹽生產業的出現、發展,鹽價值的符號化和井鹽業價值觀和鹽業相關的整個生產生活領域逐漸形成,這種依附于鹽業的文化現象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各有所不同。自貢鹽文化也是川鹽文化中最具特點的一個。

自貢居于內陸地理環境使其本土文化根深蒂固,而在運鹽過程中的民族文化、碼頭文化使自貢鹽文化具有自己的多樣性,也有具體性。以自貢為首的川鹽文化體系中主要包括鹽業里的英雄崇拜,技術文化,鹽文學、藝術,地名文化,古跡名勝、民俗風隋、文化節慶、廟會、燈會和特色飲食文化等形式。

鹽業中的英雄崇拜具體表現為,自貢地區擁有大量的井神、火神這類保佑井鹽業興旺發展的廟宇大殿。不同年代的井神廟、火神廟、井口土地廟等作為各年代自貢城市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表達著當地人民對于井鹽業發展欣欣向榮的共同愿景。而眾多以鹽場生產、民俗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如王余杞的小說《自流井》,以及由自貢鹽商興辦的戲曲堂,眾多用鹽井命名的街道、大壩如自流井、鹽店街、進鹽壩等都為自貢的地域文化留下了鹽文化的烙印。

節慶活動本是源于民間,為了紀念包括傳統節日、國家法定節日或各類特定事件所開展的文藝、游樂活動。形式各異的節慶活動是對特定歷史文化符號的再現,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將特定文化延續傳承。川鹽歷史悠久,獨具一格,其將鹽文化作為活動主題的同時,對于一個城市發展而言,其既是一種文化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活動。節慶活動囊括了音樂、舞蹈繪畫、民俗等方面,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瑰麗的文化遺產。

燈會也是由川鹽文化的一枝,有著“天下第一燈”之稱的自貢燈會更是全國聞名。相傳自貢人最初為了慶豐收、表富庶,便在傳統的元宵節前后戶戶張燈結彩。鹽自此為當地人所帶來的不僅是生命線的供給,更是衍生出了一種新的文化形式。

與燈會并重的則是廟會也叫廟市。廟會文化各地皆有,各自不同。川內鹽民們的廟會主要將神明祭祀與井鹽文化、民間商貿相結合。各類廟會中最為著名的則是農歷十月初一的牛王會。自貢民間自來相傳“山小牛屎多,街短牛肉多。河小鹽船多,路窄轎子多”一句話。在產鹽業中,牛是主要的勞動力,人們則通過拜牛王來祈禱牛王為他們帶來好運和財富。

此外,四川的飲食文化與井鹽文化聯系緊密。以自貢位列,其井鹽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更使這座小城餐飲業隨即發展。在飲食上,自貢地區的飲食自成一體。鹽幫菜,是以自貢地區為代表的地方菜系分支,歷來有“吃在四川,味在自貢”之說。自貢的鹽幫菜在川菜“百菜百味”的基礎上,具有“味濃、味厚、刺激”的特點,在保證了較強的視覺效果的基礎上,保有強烈的味覺刺激,被民間公認為“極端的美食”。作為川菜三大菜系之_的自貢“小河幫”菜與井鹽密切相關,水煮牛肉、富順豆花,如此種種聞名于川菜之列。

另外,自貢川劇與鹽業關系尤為密切,其戲臺多設于鹽場會館和殿宇的對面,喚作“萬年臺”。許多鹽商們親自辦戲臺,一來重視、二來酬薪頗高,故各地戲班、名角兒都愿來此獻藝。隨著川劇“資陽河道”的戲曲中心向自流井轉移,川劇界中也自然形成“不到自流井唱戲,算不了戲中仙”的說法。

四、鹽文化的傳承、嬗變與利甩

4000多年的鹽文化發展史,就是一部新舊文化傳承、更替史。巨厚的鹽資源是華夏文明的生態特點,正是由于豐富的鹽資源和生生不息的鹽文化成就了燦爛繁榮的華夏文明。但是,“川鹽古道”之內,川鹽文化由于其歷史性、科學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屬性,部分文化碎片早已殘敗、散落甚至是消失。

“川鹽古道”的形成既是巴蜀地區地質資源自然選擇的結果,同時也是古代巴蜀人辛勤勞作的結晶。雖然,“川鹽古道”在今時今日已經趨于沉寂,仿佛落入歷史的塵埃,悄然無息,然而,從歷史縱向和地域橫向探尋其發追軌跡,發掘一條曾經輝煌且對當下文化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的鹽文化之路顯然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的。

具體而言,鹽文化應包含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個部分。其中,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鹽文化歷史遺跡、有代表性建筑、時刻、石雕、文獻資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文化習俗、節慶禮儀、生產生活經驗、井鹽技術文化、鹽業的制度文化、各種手工藝技能、地方飲食文化、鹽文學等。

“川鹽古道”之外,當下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傳統文化更是受到文化商業化的侵蝕。在時間、空間的掩蓋下如何、保存川鹽文明,在巨大的經濟下如何選擇我們的傳統川鹽文化——這些都是擺在我們亟待面對的問題,亟待找尋的答案。探尋“川鹽古道”的歷史成因,盡快拯救文化線路上漸已消亡的珍貴文化資料、保存現有的文化遺跡等,都將是澤被后世的事情。

【參考文獻】

[1]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22.

[2][4]趙逵,楊雪松,張鈺,“川鹽古道”文化線路之研究初探[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

[3]湖北民族學院主編,土家族研究叢[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彭東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